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盡力而為 量力而行——四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經濟工作的方法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全力推進保障和改善民生。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 做好民生工作, 要“盡力而為, 量力而行”, 這對於我們處理好民生工作中幹什麼、該怎麼幹的問題, 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盡力而為, 就是有多大本事出多大力, 堅決守住民生底線。 民生工作直接關乎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搞好這項工作, 必須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盡心盡力而為之。 當前,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 有許多發展不充分的地方。 一些山區孩子上學還得走遠路, 一些城市的市民擔心孩子上不了好學校, 年輕人發愁找不到可心的工作, 人們看病還不太方便, 老人們還存在養老擔憂, 有些地方社會公共服務水準還很低……這些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 都是民生大事。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 就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 一年接著一年幹, 以釘釘子精神, 不遺餘力地幹下去。

量力而行, 就是吃飯穿衣量家當, 不提不切實際的目標, 不做超越階段和能力的事情。 人民群眾在民生領域的要求很多,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務很重。 現在, 有些地方不考慮發展基礎,

作出一些不切實際、難以實現的民生許諾。 比如, 農村基本醫療保障本來是要解決農村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有的地方卻要把什麼病都“包”起來;有的縣鄉要求村村都建養老院, 各方籌資把養老院建起來了, 如何正常運轉又成了問題;義務教育本來是九年制, 有的地方卻提出高中、大學都“義務”。 還有些地方喜歡在民生建設中“湊數”, 年年搞“幾個包起來”“幾個全覆蓋”, 不顧地方實際, 最終難以兌現。 其結果, 從經濟角度看, 是寅吃卯糧, 可能導致新的不平衡;從社會角度看, 則會掉進“福利陷阱”, 帶來更大問題。 民生好事要辦好, 不能一味地提高標準, 吊高胃口。 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 而不是把重點放在錦上添花上。

盡力而為, 體現的是一種對待民生事業的決心和意志;量力而行, 要求民生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做好民生工作, 處理好“盡力”和“量力”的辯證關係至關重要。 我們要立足實際多辦利民惠民的實事, 避免提“蹦起來夠不著”的口號, 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責編:王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