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去就讓它過去,來不及從頭喜歡你

她帶著孩子來得晚了些, “不好意思, 家門口那邊在修地鐵, 堵了會車。 ”她邊跟我道歉邊替孩子脫下厚重的外套, 並給他摘下圍巾和小手套,

這幾天突然的降溫讓人措手不及, 但餐廳裡很暖, 她的指尖凍得有些發紅, 我不知道她為什麼沒有帶手套。

“兩位點些什麼?”服務員遞來了功能表。

“沒關係, 我也剛到一下。 Espresso, 謝謝。 ”其實也只是“剛到”半小時, 並不是我很閑, 早一些到能讓我整理好情緒, 我怕我像她此刻這樣的慌慌張張。 “你喝什麼?摩卡?”我記得她以前是喝這個的。

“不用了。 ”她抬頭看向服務員, “給我一杯熱水就好。 ”她又看向我, “給他點一份薯條吧。 ”

“嗯, 就這些。 ”我看了看手機, 剛過四點, 一杯水的下午茶。

“哦, 薯條不要放鹽, 謝謝。 ”她又對服務員叮囑了一句, 再把孩子的衣服疊好, 終於收拾妥當地坐在了我對面。

“叫人呀, 媽媽怎麼跟你講的。 ”她對那個有些怕生的小男孩說。

“媽媽, 我想去滑梯那玩。 ”男孩並沒有聽她的話跟我打招呼, 便膩在她懷裡撒起了嬌。

“去吧, 進去時把鞋脫了, 就在那玩, 不可以四處亂跑。 ”她目送著男孩跑去兒童區。 “帶孩子出來就是這樣, 四歲了不好哄了。 ”她抱起那杯熱水, 暖了暖手, 才把目光收回到我這邊, “你以前不是不喝咖啡的嗎?”

“老熬夜, 沒辦法, 越喝越濃, 戒不掉了。 ”我尷尬的笑了笑。

“好久不見了, 現在工作壓力很大吧?”她順著我的話說了下去。

“嗯, ”生活裡除了工作其實也沒什麼多餘的愛好, “你以前不是很喜歡喝摩卡嗎?”我看了看她那杯冒著熱氣的白水。

她無奈的笑了笑:“懷他那會這不能吃, 那不能喝, 後來也就清淡了, 我多喝些水, 他才會喝。 ”

她們說女人有了孩子, 是會變的,

她是變了一些。

我從包裡拿出包裹遞給她, 一個月前她打電話給我, 問我能否從國外帶些保健藥回來。 再上次她給我打電話給我是問我要不要參加她的婚禮, 轉眼已是五年。

她接過包裹:“太謝謝你了, 我婆婆手術後一直恢復的不好, 他們說這個藥很管用, 打聽了一圈, 聽說你出差常跑美國, 實在沒辦法才找到你, 麻煩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沒事, 這個牌子在那邊很好找到, 藥這種東西最好還是別找代購, 買到假的反而害人。 ”我常幫朋友帶東西回來, 但她找到我時心中多少還是有些起伏, 能看出她的尷尬和客套, 想必是沒了其他辦法, 不然一個已經嫁人的女子怎會突然去聯繫自己的前任。

“真的是麻煩你了, 真的麻煩了。

”她又說了兩遍, “這些多少錢……”提到錢總是讓人難以啟齒。

“8466, 按照當天的匯率算的。 ”我如實告訴她, 只抹去了後面的分毛。

“那我怎麼給你?”她下意識的摸了下手機。

是呀, 我們在一起那會, 支付寶還不能加好友, 微信也不能轉帳, 該刪的都刪了, 除了這一串她找我朋友要來電話, 再無別的聯繫方式。

“不著急, 我晚點把銀行卡號短信給你, 你打到那就好。 ”我喝了口咖啡, 沒有碰自己的手機, 這些社交軟體上本就不該再有對方的名字。

“好, 那下次……”她還是有些抹不開面子。

“藥吃完你再打電話給我, 如果出差我可以幫你帶。 ”我放下杯子。

“謝謝你。 ”她稍稍側過頭, 隔過我去看了看兒童區的孩子。 為了不擋住她的視線, 我也側了側身子, 將頭扭過看向窗外。

曾經我很喜歡我望向別處時, 她落在我身上的目光, 現在她閒暇的目光都在那四歲的男孩身上。

如今一切都反了過來, 當她不看我時, 我才敢假裝漫不經心地打量她一番, 是有些許生疏了, 畢竟已有七年未見。 她也曾那麼開開心心, 蹦蹦跳跳, 年少可愛地在我面前, 她年輕的臉上沒有一絲憂愁, 可如今即使講一萬句好久不見, 打一萬個電話, 去天涯海角, 晝夜顛倒, 都再也見不到那個她了, 那個曾和我戀愛的姑娘在23歲時就走丟了。

“她們說你還沒結婚。 ”她收回目光, 和我攀談了起來, 女人開啟的話題向來圍繞著婚戀。

“嗯, 談過一個, 現在單身了。 ”我想起在她之後的我的前任, 也是一個我曾深深愛過的戀人。

“自己還是自由些, 想做什麼都可以,結了婚就很麻煩。”她看了看自己指上的那枚戒指,是真的鑽石戒指,雖然只有小小一點,但也不是上大學時我送她的那種夜市款。

“也挺無聊的,總要打發時間,所以單身的人會被公司派去出差,不過也好,能四處逛逛展覽。”我皺了皺眉解釋道。

“你還是那麼文藝。”她放下了水杯。

“這個歲數被說文藝,聽起來就有點可笑了,”我玩笑道,餐廳裡放著劉若英的歌,“有幾個人能像劉若英那樣一直文藝到老。”

她沒有接話,低頭想了些什麼,又抬起頭輕聲說道:“其實,以前你喜歡看的那些書和電影,我都不是很能看下去的,但為了能跟你有些共同話題,就陪著你看了。”

這次換做我不知說什麼是好,只能端起杯子又喝起了咖啡:“我可能只顧著自己的感受了,人要是矯情起來,看什麼書,聽什麼歌都覺得是在說自己。”我自嘲道,直到現在我都以為我們大學時在一起是因為性格愛好相投,想想自己那時寫給她的詩,或許只浪漫了我一個人。

“不過多看些東西終歸是好的。”她試著化解不愉快。

“你現在不會看這些了麼?帶小孩子看看展挺好的,其實。”

她略顯疲憊地搖了搖頭:“這孩子呀,頑皮的厲害,一刻也不安生,哄去幼稚園都難……”

她話還沒說完,那個小男孩便滿頭是汗地跑了過來:“媽媽,我想吃薯條。”

她掏出濕巾給孩子擦了擦手,遞過去了薯條,又拿出保溫杯:“你多喝些水,吃這個容易上火。”

孩子吃了幾根薯條,又跑回兒童區玩耍,她擰好杯蓋:“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有多麻煩了。”顯然她已經忘記了剛剛我們再聊的話題。

“他挺可愛的。”我誇了一句,違心的。

“要是老公疼著,還心甘情願些,要是婆家難為,真是沒辦法了。不過你人這麼好,會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的……”

“我不結婚的。”她還沒說完,我就打斷了她的話。

她垂下了眉,我的直白,讓她猝不及防。我以前跟她說過的,人不一定非要跨入圍牆,婚姻不是維繫感情的必需品。

或許她忘了吧。這些年過去了,我從她身上再也找不到我們相愛時留下過的痕跡,她的容顏變了,她的衣著變了,她愛喝的東西變了,我送她的手套不見了,我送她的戒指不見了,我曾經念給她的書她也不喜歡了……

那個時候我們還是學生,什麼都不怕,敢肆無忌憚地喜歡一個人,即使全世界都不同意;但也什麼都怕,怕同學見到在大街上同行的我們,怕老師看到我們私下牽起的手,怕我的短信讓她爸媽發現了什麼,怕得不到最熱切的祝福。

但她留給我的那些印記也不見了,現在的我不再年輕,我又變得什麼都不怕了,不怕面對著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女人,因為那段故事也已經結束了。

“我又說錯了話,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真好。”她愣了一會意識過來,不是所有人都會走向婚姻。

我們又談了一會,聊了同學,聊了老師,聊了餐廳,聊了八卦,聊了房價,我們的對話中說了很多“以前”,但卻對真正的“以前”隻字不提,小心翼翼。

如果按小說或者電影裡的情節,舊情人見面應該會問彼此,“愛麼?”,“愛過”。但如果現在問這些都是毫無意義的,我問自己,她跟我吵架時我還愛著她麼?愛;分開時我還愛著她麼?愛;得知她結婚時我還愛著她麼?愛;那麼現在我還愛著她麼?不愛。

今天我只是一個幫她忙的朋友,我們心裡都清楚,何苦在不愛時再強調什麼過去,她有她的家庭,我也會有我的愛人。時間這種事呀,誰也不會為了誰停留,想著聯絡,到不如心底遠遠問候,願我們一直都愛與被愛著。

“就這樣吧,時間不早了。”我們互相看著對方微笑,沒有任何多餘的情愫,從相識到分開,所有曾經與之共有的記憶都失去了證據。在舊人身上留下的痕跡也早已被新人擦除得乾乾淨淨。

她蹲下身給孩子穿戴好衣物,他眉眼真的很像她,尤其是笑起來時的酒窩,孩子才是她在這世界上存在過的最有力的證據吧。

“再見,小朋友。”我摸了摸那男孩的頭。

“說再見,愚愚。”她起身對兒子說。

“再見!”那只小手朝我揮了揮。

我下意識地攥了下還沒帶上的手套。

“你們先走,我叫的車還沒到,再等下。”我努力保持著原有的微笑,目送著他們離開。

見他們出門,我無力地坐回那裡,一陣陣無法言說的情緒襲來。想起大學時的一節課上,老師在講蘇東坡的《洗兒詩》:“這個老頭很有個性的,他寫自己兒子這麼說,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那時她低頭悄聲跟旁邊的我說:“怎麼會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傻呢。”

“我呀!”我趴在課桌上沖她笑,四月的陽光裡她好看的像剛剛開好的花,“我以後要是有了孩子,就叫他愚愚!”

電話響起,我才回過神來,是她打來的:“你還在餐廳嗎?”

“在。”

“你看我是把保溫杯落在桌子上了嗎?”

我看見那個紅色的兒童水壺:“是的,你原地等我,我拿給你。”說完,我穿好外套拿著那水壺急匆匆的跑了出去,她就在馬路對面望著我。

紅燈久久沒有變過來,隔著來來往往的汽車,那賓士著的車流仿佛就是那條時間的長河,我跨不過去,她走不過來,這或許就是我們之間的距離,而她緊緊牽著的愚愚成了唯一的痕跡。

文/即書

想做什麼都可以,結了婚就很麻煩。”她看了看自己指上的那枚戒指,是真的鑽石戒指,雖然只有小小一點,但也不是上大學時我送她的那種夜市款。

“也挺無聊的,總要打發時間,所以單身的人會被公司派去出差,不過也好,能四處逛逛展覽。”我皺了皺眉解釋道。

“你還是那麼文藝。”她放下了水杯。

“這個歲數被說文藝,聽起來就有點可笑了,”我玩笑道,餐廳裡放著劉若英的歌,“有幾個人能像劉若英那樣一直文藝到老。”

她沒有接話,低頭想了些什麼,又抬起頭輕聲說道:“其實,以前你喜歡看的那些書和電影,我都不是很能看下去的,但為了能跟你有些共同話題,就陪著你看了。”

這次換做我不知說什麼是好,只能端起杯子又喝起了咖啡:“我可能只顧著自己的感受了,人要是矯情起來,看什麼書,聽什麼歌都覺得是在說自己。”我自嘲道,直到現在我都以為我們大學時在一起是因為性格愛好相投,想想自己那時寫給她的詩,或許只浪漫了我一個人。

“不過多看些東西終歸是好的。”她試著化解不愉快。

“你現在不會看這些了麼?帶小孩子看看展挺好的,其實。”

她略顯疲憊地搖了搖頭:“這孩子呀,頑皮的厲害,一刻也不安生,哄去幼稚園都難……”

她話還沒說完,那個小男孩便滿頭是汗地跑了過來:“媽媽,我想吃薯條。”

她掏出濕巾給孩子擦了擦手,遞過去了薯條,又拿出保溫杯:“你多喝些水,吃這個容易上火。”

孩子吃了幾根薯條,又跑回兒童區玩耍,她擰好杯蓋:“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有多麻煩了。”顯然她已經忘記了剛剛我們再聊的話題。

“他挺可愛的。”我誇了一句,違心的。

“要是老公疼著,還心甘情願些,要是婆家難為,真是沒辦法了。不過你人這麼好,會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的……”

“我不結婚的。”她還沒說完,我就打斷了她的話。

她垂下了眉,我的直白,讓她猝不及防。我以前跟她說過的,人不一定非要跨入圍牆,婚姻不是維繫感情的必需品。

或許她忘了吧。這些年過去了,我從她身上再也找不到我們相愛時留下過的痕跡,她的容顏變了,她的衣著變了,她愛喝的東西變了,我送她的手套不見了,我送她的戒指不見了,我曾經念給她的書她也不喜歡了……

那個時候我們還是學生,什麼都不怕,敢肆無忌憚地喜歡一個人,即使全世界都不同意;但也什麼都怕,怕同學見到在大街上同行的我們,怕老師看到我們私下牽起的手,怕我的短信讓她爸媽發現了什麼,怕得不到最熱切的祝福。

但她留給我的那些印記也不見了,現在的我不再年輕,我又變得什麼都不怕了,不怕面對著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女人,因為那段故事也已經結束了。

“我又說錯了話,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真好。”她愣了一會意識過來,不是所有人都會走向婚姻。

我們又談了一會,聊了同學,聊了老師,聊了餐廳,聊了八卦,聊了房價,我們的對話中說了很多“以前”,但卻對真正的“以前”隻字不提,小心翼翼。

如果按小說或者電影裡的情節,舊情人見面應該會問彼此,“愛麼?”,“愛過”。但如果現在問這些都是毫無意義的,我問自己,她跟我吵架時我還愛著她麼?愛;分開時我還愛著她麼?愛;得知她結婚時我還愛著她麼?愛;那麼現在我還愛著她麼?不愛。

今天我只是一個幫她忙的朋友,我們心裡都清楚,何苦在不愛時再強調什麼過去,她有她的家庭,我也會有我的愛人。時間這種事呀,誰也不會為了誰停留,想著聯絡,到不如心底遠遠問候,願我們一直都愛與被愛著。

“就這樣吧,時間不早了。”我們互相看著對方微笑,沒有任何多餘的情愫,從相識到分開,所有曾經與之共有的記憶都失去了證據。在舊人身上留下的痕跡也早已被新人擦除得乾乾淨淨。

她蹲下身給孩子穿戴好衣物,他眉眼真的很像她,尤其是笑起來時的酒窩,孩子才是她在這世界上存在過的最有力的證據吧。

“再見,小朋友。”我摸了摸那男孩的頭。

“說再見,愚愚。”她起身對兒子說。

“再見!”那只小手朝我揮了揮。

我下意識地攥了下還沒帶上的手套。

“你們先走,我叫的車還沒到,再等下。”我努力保持著原有的微笑,目送著他們離開。

見他們出門,我無力地坐回那裡,一陣陣無法言說的情緒襲來。想起大學時的一節課上,老師在講蘇東坡的《洗兒詩》:“這個老頭很有個性的,他寫自己兒子這麼說,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那時她低頭悄聲跟旁邊的我說:“怎麼會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傻呢。”

“我呀!”我趴在課桌上沖她笑,四月的陽光裡她好看的像剛剛開好的花,“我以後要是有了孩子,就叫他愚愚!”

電話響起,我才回過神來,是她打來的:“你還在餐廳嗎?”

“在。”

“你看我是把保溫杯落在桌子上了嗎?”

我看見那個紅色的兒童水壺:“是的,你原地等我,我拿給你。”說完,我穿好外套拿著那水壺急匆匆的跑了出去,她就在馬路對面望著我。

紅燈久久沒有變過來,隔著來來往往的汽車,那賓士著的車流仿佛就是那條時間的長河,我跨不過去,她走不過來,這或許就是我們之間的距離,而她緊緊牽著的愚愚成了唯一的痕跡。

文/即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