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環保講堂」這些環保專業名詞原來意思是這樣

1、化學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 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 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 在河流污染和工業廢水性質的研究以及廢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 它是一個重要的而且能較快測定的有機物污染參數, 常以符號COD表示。 是水體有機污染的一項重要指標

它的定義是水樣在一定條件下, 以氧化1升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為指標, 折算成每升水樣全部被氧化後, 需要的氧的毫克數, 以mg/L表示。 它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

該指標也作為有機物相對含量的綜合指標之一。

2、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又稱生化耗氧量, 是指在一定期間內, 微生物分解一定體積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質, 特別是有機物質, 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數量。 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 如果進行生物氧化的時間為五天就稱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相應地還有BOD10、BOD20 。

它是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 它說明水中有機物出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 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 其值越高, 說明水中有機污染物質越多, 污染也就越嚴重。 有機污染物, 可經好氧菌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 由於在分解過程中消耗氧氣,

故亦稱需氧污染物質。 若這類污染物質排入水體過多, 將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 同時, 有機物又通過水中厭氧菌的分解引起腐敗現象, 產生甲烷、硫化氫、硫醇和氨等惡臭氣體, 使水體變質發臭。

3、懸浮物(Suspended Solids )指懸浮在水中的固體物質, 包括不溶于水中的無機物、有機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 水中懸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標之一。 懸浮物是造成水渾濁的主要原因。 水體中的有機懸浮物沉積後易厭氧發酵, 使水質惡化。 中國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分3級, 規定了污水和廢水中懸浮物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 中國地下水品質標準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對水中懸浮物以渾濁度為指標作了規定。

4、總氮, 簡稱為TN,

水中的總氮含量是衡量水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總氮的定義是水中各種形態無機和有機氮的總量。 包括NO3-、NO2-和NH4+等無機氮和蛋白質、氨基酸和有機胺等有機氮, 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數計算。 常被用來表示水體受營養物質污染的程度。

總氮為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氨氮與有機氮的總稱, 是反映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指標。 據瞭解, 《雜環類農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 在環境承載能力開始減弱, 或環境容量較小、生態環境脆弱, 容易發生嚴重環境污染問題而需要採取特別保護措施的地區, 現有企業和新建企業要執行總氮特別排放限值30mg/L。 新修訂的《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中, 對總氮排放的要求是, 現有企業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6月30日執行50mg/L的限值,

自2010年7月1日起執行30mg/L的限值。 新建企業自2008年7月1日起就要執行30mg/L的限值, 而特殊地區的企業要執行20mg/L的限值。

5、氨氮是指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動物性有機物的含氮量一般較植物性有機物為高。 同時, 人畜糞便中含氮有機物很不穩定, 容易分解成氨。 因此, 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時指以氨或銨離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廢水中氨氮的構成主要有兩大類, 一種是氨水形成的氨氮, 一種是無機氨形成的氨氮, 主要是硫酸銨, 氯化銨等等。 共分四種:有機氮.氨氮.亞硝酸氮(NO2-)和硝酸氮(NO3-)。

而自然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中主要以硝酸鹽氮(NO3-)為主。

高氨氮廢水的一般的形成是由於氨水和無機氨共同存在所造成的,

一般上ph在中性以上的廢水氨氮的主要來源是無機氨和氨水共同的作用, ph在酸性的條件下廢水中的氨氮主要由於無機氨所導致。

水中的氨氮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轉化成亞硝酸鹽, 如果長期飲用, 水中的亞硝酸鹽將和蛋白質結合形成亞硝胺, 這是一種強致癌物質, 對人體健康極為不利。

氨氮對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離氨, 其毒性比銨鹽大幾十倍, 並隨鹼性的增強而增大。 氨氮毒性與池水的pH值及水溫有密切關係, 一般情況, pH值及水溫愈高, 毒性愈強, 對魚的危害類似於亞硝酸鹽。

氨氮對水生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慢性氨氮中毒危害為:攝食降低, 生長減慢, 組織損傷, 降低氧在組織間的輸送。 魚類對水中氨氮比較敏感,當氨氮含量高時會導致魚類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為:水生物表現亢奮、在水中喪失平衡、抽搐,嚴重者甚至死亡。

6、總磷是水樣經消解後將各種形態的磷轉變成正磷酸鹽後測定的結果,以每升水樣含磷毫克數計量。

水體中的磷是藻類生長需要的一種關鍵元素,過量磷是造成水體污穢異臭,使湖泊發生富營養化和海灣出現赤潮的主要原因。

7、色度是一項感官性指標。為定量說明工業廢水色度的大小,採用稀釋倍數法表示色度。即:將工業廢水按一定的稀釋倍數,用水稀釋到接近無色時,記錄稀釋倍數,以此表示該水樣的色度,單位為倍。

一般純淨的天然水是清澈透明的,即無色的。但帶有金屬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呈各種顏色。將有色污水用蒸餾水稀釋後與參比水樣對比,一直稀釋到二水樣色差一樣,此時污水的稀釋倍數即為其色度。

8、陰離子表面活性劑(An-ionic surfactant)是表面活性劑的一類。在水中解離後,生成親水性陰離子。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分為羧酸鹽、硫酸酯鹽、磺酸鹽和磷酸酯鹽四大類,具有較好的去汙、發泡、分散、乳化、潤濕等特性。廣泛用作洗滌劑、起泡劑、潤濕劑、乳化劑和分散劑,產量占表面活性劑的首位。

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的生產廢水或生活污水中的表面活性劑,導致江河、湖泊和海洋等的水質污染的問題日益嚴重。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進入水體後聚集在水和其它微粒表面,產生泡沫或發生乳化現象,從而阻斷水中氧氣的交換,導致了水質的惡化,直接危害水生生物,而且抑制其他有毒物質的降解,導致嚴重的水質污染,已受到廣泛關注。因而,對環境水樣中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進行快速、高靈敏度的檢測已成為環境監測工作的一項基本任務。目前測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方法主要有:兩相滴定法、分光光度法、電化學分析法、螢光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譜法。

9、石油類(mg/L)環境水中石油類來自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工業廢水中石油類(各種烴類的混合物)主要來自原油的開採、加工、運輸以及各種煉製油的使用等行業。石油類碳氫化合物漂浮於水體表面,將影響空氣與水體介面氧的交換:分散于水中以及吸附於懸浮微粒上或以乳化狀態存在于水中的油,它們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將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質惡化。

石油類中所含的芳烴類隨較烷烴類少,但其毒性要大得多。

10、動植物油類 animal and vegetable oils指在本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HJ 637-2012代替GB/T 16488-1996》)規定的條件下,能夠被四氯化碳萃取且被矽酸鎂吸附的物質。當萃取物中含有非動植物油類的極性物質時,應在測試報告中加以說明。

11、糞大腸菌群數(個/L)又稱大腸菌群指數。水樣中大腸菌群數目的表示方法,一般指一升水樣中能檢出的大腸菌群數。我國地面水環境品質標準(GB3838-83)規定第一級地面水大腸菌群≤500個/L,第二級≤10000個/L,第三級≤50000個/L。我國生活飲用水質標準(GB5749-85)規定生活飲用水大腸菌群為3個/L。

12.揮發酚:根據酚類能否與水蒸汽一起蒸出,分為揮發酚和不揮發酚。酚類為原生質毒,屬高毒物質,人體攝入一定量會出現急性中毒症狀;長期飲用被酚污染的水,可引起頭痛、出疹、瘙癢、貧血及各種神經系統症狀。當水中含酚0.1~0.2mg/l,魚肉有異味;大於5mg/l時,魚中毒死亡。含酚濃度高的廢水不宜用於農田灌溉,否則會使農作物枯死或減產。

通常認為沸點在230℃以下為揮發酚,一般為一元酚;沸點在230℃以上為不揮發酚。苯酚、甲酚、二甲酚均為揮發酚,二元酚、多元酚屬不揮發酚。酚的主要污染源有煤氣洗滌、煉焦、合成氨、造紙、木材防腐和化工行業的工業廢水。

13、硫化物:無機化學中,硫化物指電正性較強的金屬或非金屬與硫形成的一類化合物。大多數金屬硫化物都可看作氫硫酸的鹽。由於氫硫酸是二元弱酸,因此硫化物可分為酸式鹽(HS,氫硫化物)、正鹽(S)和多硫化物(Sn)三類。

有機化學中,硫化物(英文:Sulfide)指含有二價硫的有機化合物。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有機硫化物可包括:硫醚(R-S-R)、硫酚/硫醇(Ar/R-SH)、硫醛(R-CSH)、硫代羧酸和二硫化物(R-S-S-R)等。

自然界中的含硫化合物很多,其中能直接或間接對地下水產生污染的物質主要是硫酸和硫酸鹽等。煤、石油、石油產品等燃料中都含有不同量的硫,大致在l%~3%。在燃燒過程中90%左右的硫變成了二氧化硫,隨煙氣排放到大氣中。排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硫約有一半轉變成硫酸和硫酸鹽。它是以硫酸霧的氣溶膠形式在空氣中飄蕩或寄存於雲霧中,遇到降雨的天氣,硫酸被沖洗下來降落地面,當其pH值低於5.6,就變成含有硫酸的酸雨了。酸雨不但會影響動植物的生長,還增強了土壤的酸性,減小土壤肥力。酸雨對人更有直接危害,會刺激人的皮膚。能侵蝕石雕像、水泥建築物和金屬器物。

這種酸性雨滲入地下,硫化物也就污染了地下水。水的酸度增加,能毀滅或抑制水中的細菌與微生物,影響水生生物的成長和繁殖,酸性水會促使有毒金屬溶解重新釋放,加重了水體的污染。水中含有硫化氫時,使水呈腐臭味。飲水中硫酸鹽含量較高時,帶有緩瀉作用。水中硫酸鹽含量達到2000毫克/升時,會使牛的身體逐漸衰弱,以至最後死亡。

此外,含硫酸鹽的酸性水還能溶解土壤中的鈣、鎂等元素,使水的硬度增高。這樣就降低了供水水質,特別是飲用水的品質,不但影響到工業產品的品質,而且提高了工業生產的成本。也影響了人體健康。

14、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物,在我國,它是指常溫下飽和蒸汽壓大於70 Pa、常壓下沸點在260℃以下的有機化合物,或在20℃條件下蒸汽壓大於或者等於10 Pa具有相應揮發性的全部有機化合物。

VOCs來源廣泛,主要污染源包括工業源、生活源。

工業源主要包括石油煉製與石油化工、煤炭加工與轉化等含VOCs原料的生產行業,油類(燃油、溶劑等)儲存、運輸和銷售過程,塗料、油墨、膠粘劑、農藥等以VOCs為原料的生產行業,塗裝、印刷、粘合、工業清洗等含VOCs產品的使用過程;生活源包括建築裝飾裝修、餐飲服務和服裝乾洗。

室內空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過高時很容易引起急性中毒,輕者會出現頭痛、頭暈、咳嗽、噁心、嘔吐、或呈酩醉狀;重者會出現肝中毒甚至很快昏迷,有的還可能有生命危險。

長期居住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污染的室內,可引起慢性中毒,損害肝臟和神經系統、引起全身無力、瞌睡、皮膚瘙癢等。有的還可能引起內分泌失調、影響性功能;苯和二甲苯還能損害系統,以至引發白血病。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對兒童健康的影響

經國外醫學研究在證實,生活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污染環境中的妊婦,造成胎兒畸形的幾率遠遠高於常人,並且有可能對孩子今後的智力發育造成影響。同時,室內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造成兒童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兒童後天疾患的重要原因。

魚類對水中氨氮比較敏感,當氨氮含量高時會導致魚類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為:水生物表現亢奮、在水中喪失平衡、抽搐,嚴重者甚至死亡。

6、總磷是水樣經消解後將各種形態的磷轉變成正磷酸鹽後測定的結果,以每升水樣含磷毫克數計量。

水體中的磷是藻類生長需要的一種關鍵元素,過量磷是造成水體污穢異臭,使湖泊發生富營養化和海灣出現赤潮的主要原因。

7、色度是一項感官性指標。為定量說明工業廢水色度的大小,採用稀釋倍數法表示色度。即:將工業廢水按一定的稀釋倍數,用水稀釋到接近無色時,記錄稀釋倍數,以此表示該水樣的色度,單位為倍。

一般純淨的天然水是清澈透明的,即無色的。但帶有金屬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呈各種顏色。將有色污水用蒸餾水稀釋後與參比水樣對比,一直稀釋到二水樣色差一樣,此時污水的稀釋倍數即為其色度。

8、陰離子表面活性劑(An-ionic surfactant)是表面活性劑的一類。在水中解離後,生成親水性陰離子。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分為羧酸鹽、硫酸酯鹽、磺酸鹽和磷酸酯鹽四大類,具有較好的去汙、發泡、分散、乳化、潤濕等特性。廣泛用作洗滌劑、起泡劑、潤濕劑、乳化劑和分散劑,產量占表面活性劑的首位。

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的生產廢水或生活污水中的表面活性劑,導致江河、湖泊和海洋等的水質污染的問題日益嚴重。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進入水體後聚集在水和其它微粒表面,產生泡沫或發生乳化現象,從而阻斷水中氧氣的交換,導致了水質的惡化,直接危害水生生物,而且抑制其他有毒物質的降解,導致嚴重的水質污染,已受到廣泛關注。因而,對環境水樣中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進行快速、高靈敏度的檢測已成為環境監測工作的一項基本任務。目前測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方法主要有:兩相滴定法、分光光度法、電化學分析法、螢光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譜法。

9、石油類(mg/L)環境水中石油類來自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工業廢水中石油類(各種烴類的混合物)主要來自原油的開採、加工、運輸以及各種煉製油的使用等行業。石油類碳氫化合物漂浮於水體表面,將影響空氣與水體介面氧的交換:分散于水中以及吸附於懸浮微粒上或以乳化狀態存在于水中的油,它們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將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質惡化。

石油類中所含的芳烴類隨較烷烴類少,但其毒性要大得多。

10、動植物油類 animal and vegetable oils指在本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HJ 637-2012代替GB/T 16488-1996》)規定的條件下,能夠被四氯化碳萃取且被矽酸鎂吸附的物質。當萃取物中含有非動植物油類的極性物質時,應在測試報告中加以說明。

11、糞大腸菌群數(個/L)又稱大腸菌群指數。水樣中大腸菌群數目的表示方法,一般指一升水樣中能檢出的大腸菌群數。我國地面水環境品質標準(GB3838-83)規定第一級地面水大腸菌群≤500個/L,第二級≤10000個/L,第三級≤50000個/L。我國生活飲用水質標準(GB5749-85)規定生活飲用水大腸菌群為3個/L。

12.揮發酚:根據酚類能否與水蒸汽一起蒸出,分為揮發酚和不揮發酚。酚類為原生質毒,屬高毒物質,人體攝入一定量會出現急性中毒症狀;長期飲用被酚污染的水,可引起頭痛、出疹、瘙癢、貧血及各種神經系統症狀。當水中含酚0.1~0.2mg/l,魚肉有異味;大於5mg/l時,魚中毒死亡。含酚濃度高的廢水不宜用於農田灌溉,否則會使農作物枯死或減產。

通常認為沸點在230℃以下為揮發酚,一般為一元酚;沸點在230℃以上為不揮發酚。苯酚、甲酚、二甲酚均為揮發酚,二元酚、多元酚屬不揮發酚。酚的主要污染源有煤氣洗滌、煉焦、合成氨、造紙、木材防腐和化工行業的工業廢水。

13、硫化物:無機化學中,硫化物指電正性較強的金屬或非金屬與硫形成的一類化合物。大多數金屬硫化物都可看作氫硫酸的鹽。由於氫硫酸是二元弱酸,因此硫化物可分為酸式鹽(HS,氫硫化物)、正鹽(S)和多硫化物(Sn)三類。

有機化學中,硫化物(英文:Sulfide)指含有二價硫的有機化合物。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有機硫化物可包括:硫醚(R-S-R)、硫酚/硫醇(Ar/R-SH)、硫醛(R-CSH)、硫代羧酸和二硫化物(R-S-S-R)等。

自然界中的含硫化合物很多,其中能直接或間接對地下水產生污染的物質主要是硫酸和硫酸鹽等。煤、石油、石油產品等燃料中都含有不同量的硫,大致在l%~3%。在燃燒過程中90%左右的硫變成了二氧化硫,隨煙氣排放到大氣中。排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硫約有一半轉變成硫酸和硫酸鹽。它是以硫酸霧的氣溶膠形式在空氣中飄蕩或寄存於雲霧中,遇到降雨的天氣,硫酸被沖洗下來降落地面,當其pH值低於5.6,就變成含有硫酸的酸雨了。酸雨不但會影響動植物的生長,還增強了土壤的酸性,減小土壤肥力。酸雨對人更有直接危害,會刺激人的皮膚。能侵蝕石雕像、水泥建築物和金屬器物。

這種酸性雨滲入地下,硫化物也就污染了地下水。水的酸度增加,能毀滅或抑制水中的細菌與微生物,影響水生生物的成長和繁殖,酸性水會促使有毒金屬溶解重新釋放,加重了水體的污染。水中含有硫化氫時,使水呈腐臭味。飲水中硫酸鹽含量較高時,帶有緩瀉作用。水中硫酸鹽含量達到2000毫克/升時,會使牛的身體逐漸衰弱,以至最後死亡。

此外,含硫酸鹽的酸性水還能溶解土壤中的鈣、鎂等元素,使水的硬度增高。這樣就降低了供水水質,特別是飲用水的品質,不但影響到工業產品的品質,而且提高了工業生產的成本。也影響了人體健康。

14、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物,在我國,它是指常溫下飽和蒸汽壓大於70 Pa、常壓下沸點在260℃以下的有機化合物,或在20℃條件下蒸汽壓大於或者等於10 Pa具有相應揮發性的全部有機化合物。

VOCs來源廣泛,主要污染源包括工業源、生活源。

工業源主要包括石油煉製與石油化工、煤炭加工與轉化等含VOCs原料的生產行業,油類(燃油、溶劑等)儲存、運輸和銷售過程,塗料、油墨、膠粘劑、農藥等以VOCs為原料的生產行業,塗裝、印刷、粘合、工業清洗等含VOCs產品的使用過程;生活源包括建築裝飾裝修、餐飲服務和服裝乾洗。

室內空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過高時很容易引起急性中毒,輕者會出現頭痛、頭暈、咳嗽、噁心、嘔吐、或呈酩醉狀;重者會出現肝中毒甚至很快昏迷,有的還可能有生命危險。

長期居住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污染的室內,可引起慢性中毒,損害肝臟和神經系統、引起全身無力、瞌睡、皮膚瘙癢等。有的還可能引起內分泌失調、影響性功能;苯和二甲苯還能損害系統,以至引發白血病。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對兒童健康的影響

經國外醫學研究在證實,生活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污染環境中的妊婦,造成胎兒畸形的幾率遠遠高於常人,並且有可能對孩子今後的智力發育造成影響。同時,室內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造成兒童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兒童後天疾患的重要原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