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快過年了,教你如何優雅地拒絕別人借錢?

這眼瞅著就快過大年了, 七大姑八大姨張羅著給你介紹, 還有各種兄弟姐妹跟你借錢, 快貸君表示, 這這這, 實在是不好拒絕。 看看下面的大神是怎麼給我們支招的吧!

生活中, 要開口跟人借錢固然很難, 但坦白說, 要開口拒絕熟人向你借錢, 其實也一點都不輕鬆。

面對親友的請求, 沒有人喜歡借錢出去, 但是也沒有人願意因為一點錢就得罪親友。 面對那些我們不想傷感情但又不想借錢的親友, 該如何拒絕呢?

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問:“你想借多少?”而這是大錯特錯的。

因為首先, 你一開始就把話題的焦點放在“借多少”這個問題上,

相當於已經錯失了拒絕借錢的機會(對方內心活動很可能是:你如果一開始就不打算借, 幹嗎問數額呢?既然問了, 就意味著或多或少總能借點唄);

其次, 除非你問完之後毫不遲疑地拿出錢包, 否則你同時也失去了借錢給對方時原本可以收穫的人情(對方內心活動很可能是:你居然討價還價之後才借給我一個打過折的數目, 我就算借到錢也覺得受到了侮辱)。

比如我們演示一下:

“馬薇薇啊, 最近我手頭有點緊, 可不可以先跟你借兩萬?”

“哎呀, 我現在手頭也不方便。 這樣吧, 這裡有2000你先拿去用, 可以嗎?”

“唉, 2000真的不夠啊。 幫幫忙, 看在老同學的分兒上, 能不能再多借一點?”

“那我看看……”

(對方內心:現在不管你借不借, 我都不會領你這個情了)

這種無休無止的、不快樂的糾纏, 就成了對話中的主要基調。 可見, 一上來就著重“借多少”的應答方式是不對的。 畢竟, 只要一談起金額, 那麼這場談話的主動權就會落到借錢者的身上, 對方的每一次討價還價都好像是在質問:

“你舍不捨得這麼多?”

“你現在手上有多少錢?”

“你覺得我們的交情值多少錢?”

以上這些問題正是我們最難以回答的, 說實話錢包吃虧, 說謊話良心吃虧, 總之都是自己不舒服。 甚至在許多情況下, 討價還價之後借給對方, 還不如乾淨痛快地拒絕, 更能維繫雙方關係。

究其根本, 這是因為在咱們中國人心裡, 跟每個親友的感情或多或少地都與某個具體的金額掛鉤。

親近點的, 願意借的金額會多一點;疏遠點的, 願意借的金額會少一些。 比如, 同學借錢, 在我們心裡頂多1000元封頂, 不還就算了;親戚借錢, 大概可以承受1萬元, 多了自己就會心疼, 還得日夜擔心人家不還。 然而, 把這個“情感數額”拿到檯面上說, 卻是一件很失禮、很不講情感的事情。

正因為如此, 當一個我們實在很不願意借錢的人開口來向我們借錢的時候, 往往就意味著我們內心對他認定的那個金額, 跟他所自我感覺的金額, 壓根兒不是同一個數字。

所以, 此時一旦你將借錢的重點放在金額上, 彼此的關係就已經基本走向破裂。 人情變成了討價還價的交易, 借錢的雙方會在不好意思的彼此糾纏中商量出一個居中數目, 可兩個人都覺得自己虧了, 再加上日後我們不甘心地催錢和他不以為意的拖延, 這種本來就脆弱的關係早晚會斷裂的。

總之, 將重點放到借錢的金額上, 是想要拒絕他人借錢的人最容易走入的誤區。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掌握一句話:別關心金額,

先關心原因。

遇到親友借錢, 第一步, 一定不是先關心“借多少”, 而是先關心“為什麼”。 唯有這樣, 才能把焦點放在對方身上, 掌握這場談話的主動權。

其差別在於:對於“借多少”, 這個話題是落在我們身上;但對於“為什麼要借”, 這話題是落在對方身上。 別忘了, 借錢時給我們一個合適的理由是對方的義務。

而先問原因, 一方面顯得咱們重情重義, 關心對方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把壓力轉嫁到對方的身上, 更容易採取下一步的舉動。

此時, 對方說出的借錢理由也不外乎兩種:

一是救急, 比如說家人生病要借錢救命, 這個時候我們的態度往往是能幫就幫。 如果對方借錢的數額實在太大, 借不了那麼多, 或是壓根兒不想陷入無止境的催錢與拖債中, 也可以將你認為合適的金額用包個紅包的方式送給對方,而原本是想借錢的親友也不太可能挑你的理。

面對這種理由,一旦開始借錢,基本上以後雙方的關係就是催款關係;不借,反而可能還有一線生機。

當對方說出諸如買房之類的借錢理由時,不要馬上說“買房啊,不借”這樣讓人尷尬的話,而是要進一步以關切的態度來確定對方缺錢的原因,比如:

“買房首付不夠啊,理解理解,現在房子的確太貴了。”

千萬不要傻乎乎地直接問對方,憑什麼買超過自己支付能力的房子,這樣顯得很不客氣。只要我們開始感歎房子太貴,跟對方做出同仇敵愾的樣子,對方一定會順勢進一步解釋不是自己非要超前消費,而是丈母娘或者老婆逼的,這就間接幫助我們確定了對方借錢的根本原因及壓力所在,同時也為提出拒絕理由打下了基礎。

而探聽清楚原因後,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根據對方的原因給出一個不借的相似理由,比如:

“我借錢是因為最近想籌畫買房,你看能不能幫我周轉周轉。”

“哎呀,怎麼這麼巧,我恰好最近也在計畫買車,手頭的資金壓力也很大,想幫你也是有心無力啊。”

此時,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在努力攢錢,對方臉皮再厚也不會說“你的美好生活先等等,我的美好生活比較急”吧?

再比如:

“最近老闆承諾的獎金一直沒到位,生活實在有點困難,你能不能幫幫我?”

“啊?你也遇到一樣的問題啊!我們老闆也是一樣,工資都拖著不發,現在的老闆怎麼都這樣啊!”

直接表明與對方遭遇一樣的困境,還可以借勢與對方一起抱怨老闆,情感上也可以下得了臺階。

這個訣竅的巧妙之處在於:當對方以某種原因為理由向你借錢時,對方一定會覺得這個理由本身很有說服力,他人無法拒絕,而用同樣的理由來拒絕對方時,他也同樣沒辦法再接著糾纏,或否定你的理由不重要。

在我們在談到如何拒絕親友借錢時,所分享的其實不只是如何說話的技巧,還包括一定程度的人際觀與金錢觀。當然,對於後兩者,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本文僅供參考,有不同看法的朋友大可將本篇重點放在對話目標的挑選上。

另外,希望你做好心理建設,借錢給人從來都不是義務,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你肯學習好好說話,把拒絕的話說得好聽些,已經是在額外付出了。

要是你怎麼也拒絕不了,那就試著跟他說,試試恒快dai吧,也許可以幫到你!

也可以將你認為合適的金額用包個紅包的方式送給對方,而原本是想借錢的親友也不太可能挑你的理。

面對這種理由,一旦開始借錢,基本上以後雙方的關係就是催款關係;不借,反而可能還有一線生機。

當對方說出諸如買房之類的借錢理由時,不要馬上說“買房啊,不借”這樣讓人尷尬的話,而是要進一步以關切的態度來確定對方缺錢的原因,比如:

“買房首付不夠啊,理解理解,現在房子的確太貴了。”

千萬不要傻乎乎地直接問對方,憑什麼買超過自己支付能力的房子,這樣顯得很不客氣。只要我們開始感歎房子太貴,跟對方做出同仇敵愾的樣子,對方一定會順勢進一步解釋不是自己非要超前消費,而是丈母娘或者老婆逼的,這就間接幫助我們確定了對方借錢的根本原因及壓力所在,同時也為提出拒絕理由打下了基礎。

而探聽清楚原因後,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根據對方的原因給出一個不借的相似理由,比如:

“我借錢是因為最近想籌畫買房,你看能不能幫我周轉周轉。”

“哎呀,怎麼這麼巧,我恰好最近也在計畫買車,手頭的資金壓力也很大,想幫你也是有心無力啊。”

此時,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在努力攢錢,對方臉皮再厚也不會說“你的美好生活先等等,我的美好生活比較急”吧?

再比如:

“最近老闆承諾的獎金一直沒到位,生活實在有點困難,你能不能幫幫我?”

“啊?你也遇到一樣的問題啊!我們老闆也是一樣,工資都拖著不發,現在的老闆怎麼都這樣啊!”

直接表明與對方遭遇一樣的困境,還可以借勢與對方一起抱怨老闆,情感上也可以下得了臺階。

這個訣竅的巧妙之處在於:當對方以某種原因為理由向你借錢時,對方一定會覺得這個理由本身很有說服力,他人無法拒絕,而用同樣的理由來拒絕對方時,他也同樣沒辦法再接著糾纏,或否定你的理由不重要。

在我們在談到如何拒絕親友借錢時,所分享的其實不只是如何說話的技巧,還包括一定程度的人際觀與金錢觀。當然,對於後兩者,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本文僅供參考,有不同看法的朋友大可將本篇重點放在對話目標的挑選上。

另外,希望你做好心理建設,借錢給人從來都不是義務,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你肯學習好好說話,把拒絕的話說得好聽些,已經是在額外付出了。

要是你怎麼也拒絕不了,那就試著跟他說,試試恒快dai吧,也許可以幫到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