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治療前列腺炎要分型辯治,才能見效

前列腺炎有可能是一種症狀輕微, 或者全無症狀的疾病, 但也有可能伴發尿路感染、性功能障礙、不育等疾病。 所以, 前列腺炎患者治療時不應該採用簡單、消極或者盲目偏重抗生素治療的態度, 應該採用個體化綜合治療。 中醫治療前列腺炎, 也要分型而治。

中醫治療前列腺炎分為五種辯證施治:

1.濕熱下注:

濕熱下注是前列腺炎的重要因素之一。 濕熱之邪, 可由外侵, 亦可由內生。 外侵者可岡外感濕熱火毒, 蘊結不散, 濕熱穢濁之邪下注;或者外陰不潔, 包皮過長, 藏汙納垢, 或者性交不潔, 濕熱之邪從下竅侵淫, 留於精室, 清濁混淆, 精離其位而成本病。 內生者可由嗜食肥甘酒酪和辛辣之品, 積濕生熱, 下注膀胱, 導致本病的發生。

症見小便淋澀赤痛, 少腹拘急, 會陰部脹痛, 尿道口摘白濁, 舌苔黃膩, 脈滑數。 濕熱下注前列腺炎的治療, 治宜清熱利濕, 方選八正散加減:木通,

車前子, 扁蓄, 瞿麥, 滑石, 梔子, 大黃, 甘草。

2. 氣滯血瘀:

或由濕熱之邪長期不得清利, 相火久遏不泄, 精道敗精瘀阻;或由情志不調, 抑鬱傷肝, 肝失疏泄;氣血流行不暢, 經脈受阻, 氣血瘀滯;或由感受寒邪, 與血博結, 厥陰之絡受損, 氣滯血瘀, 運行不暢, 故而發生本病。

症見小便澀滯會陰及小腹下墜脹痛, 前列腺腫大堅硬, 舌紫暗, 脈弦澀。 中醫治療氣滯血瘀的前列腺炎, 宜活血化瘀、行氣通絡, 方選少腹逐瘀湯:桃仁恩紅花綠葉當歸, 小茴香, 川楝子恩烏藥可赤芍, 澤蘭, 蒲公英。

3.陰虛火旺:

房事過度, 或忍精不泄, 酒色勞倦, 勞傷精氣, 以致腎精虧損, 相火妄動;久病傷腎或素體陰虛, 水火失濟, 陰虛火旺, 擾動精室, 亦可導致本病的發生。

症見尿道口常有白濁、會陰墜脹, 腰膝酸軟, 潮熱盜汗, 舌紅少苔, 脈細數。 治療陰虛火旺的前列腺炎, 宜滋肝腎, 清泄相火。 方選知柏地黃東加減:知母, 黃柏, 土地黃, 澤瀉, 丹皮, 茯苓, 制首烏, 黃精, 白藤, 丹參。

4. 腎陽衰疲:

本病早期多是腎陰虧虛, 相火妄動, 隨後陰損及陽,

或素體陽虛, 腎氣不足, 精關不固, 精離其位, 陰精變成腐濁, 敗精流注, 逐成精濁。

症見小便淋澀挾精, 畏寒, 腰膝酸冷, 陽痿, 早洩, 舌質淡胖, 脈沉弱。 中醫治療腎陽衰疲類型的前列腺炎, 宜溫腎壯陽, 方選金匱腎氣丸加減:制附片, 菟絲子, 仙靈脾, 杜仲, 黃精, 當歸, 山藥, 茯苓。

5. 脾虛濕盛型:

脾腎素虛, 或病久傷及脾腎, 脾主升清, 腎主封藏, 脾氣虛則濕愈難化, 腎氣虛則精易下泄, 以至升清降濁功能失常, 清濁不分, 濕濁下流而發生本病。

症見小便流濁, 面色不華, 肢體困倦, 不思飲食, 舌淡苔白, 脈虛。 中醫治療脾虛濕盛型的前列腺炎, 宜健脾利濕、方選參苓白術散加減:黨參, 炒白術, 茯苓, 薏苡, 砂仁, 澤瀉, 當歸, 坤草, 陳皮。

中醫治療前列腺炎, 要具體分析其病因, 發病和相火妄動、脾胃受損、敗精瘀阻等因素相關, 又與心、脾、腎等臟腑關係密切。 所以, 中醫治療前列腺炎要分型辯治, 才能見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