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年後,農村將只有3類農民,土地會出現2種結局

近年來農村發生的不變化, 是以前沒有的, 特別是從2013年土地確權, 將農村改革推向深入;緊接著又開始出臺取消農業戶口的政策, 打破以前戶口二元制的限制, 為城鎮化發展注入強心劑。 而農村發展本身, 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動、種地不賺錢等, 越來越多的農民不再僅僅依靠土地生活, 農民有更多的機會選擇到城市生活。

隨著農村與城鎮在福利待遇差距的縮小、土地改革和農業轉型, 將對未來農村格局產生一定影響。 10年後, 農村將只有3類農民, 農村土地或將出現2種結局。

第一類:已經上了年紀的農民

如今在農村種地大多數都是上了一定年紀的老人, 特別是50、60歲人居多。 這類農民由於在外很難找到工作, 所以就常年在農村, 還在種地。 10年之後, 子女進入城市生活的逐漸增多, 而他們很多只能留在農村, 孤獨的守望。

第二類:半城半農

在農村, 大多數家庭的勞動力, 除了逢年過節在家, 其他時間基本上都在外打工, 不能與親人團聚。 特別是農村的年輕人不會種地、也不感興趣, 而在城市定居沒有經濟能力, 所以只能遠離家鄉、在城市漂泊。

第三類:“戶口農民”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 不少農民在城裡買了房, 但出於種種原因考慮, 沒有將戶口遷出, 他們或許為了子女教育、亦或者是看到了城裡福利待遇和就業機會等, 基本生活已不在農村生活, 是具有農村戶口的城裡人。

而農村土地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國家為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對農村土地進行一系列的改革。 其中未來10年, 農村土地或將出現2種結局。

第一種: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 不願種地的農民, 將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或者農民合作社, 實現集中經營管理, 這一方面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方面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

第二種:部分集體土地入市, 城鎮化發展帶動部分農村土地價值的攀升, 比如2017年出臺了農村集體土地住房租賃試點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 農村土地的潛在價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