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23位才是中國真正的“國寶”,現在僅剩5位元健在,再來認識下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近程導彈成功發射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于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後來與原子彈並稱為核彈)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它們的誕生代表著我國走上了軍事大國的道路。 標誌著中華民族不再受到外國列強的恥笑。

這些歷史性的成就不會改變, 而創造這些奇跡的23位科學家們, 也有必要再次跟大家分享一下。

錢學森, 世界著名科學家, 空氣動力學家, 中國載人航太奠基人, 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被譽為“中國航太之父”“中國導彈之父”。

鄧稼先, 著名核子物理學家, 中國核武器研製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錢三強, 是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

錢驥, 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

姚桐斌, 冶金學和航太材料專家, 火箭材料及工藝技術專家。

趙九章, 中國著名大氣科學家, 中國動力氣象學的創始人,

王淦gan昌, 著名的核子物理學家、中國核科學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

彭桓武, 著名物理學家。 長期從事理論物理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程開甲, 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黃緯祿, 中國航太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有“巨浪之父”、“東風-21之父”之稱。

屠守鍔, 火箭總體設計專家,

周光召, 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

楊嘉墀, 空間自動控制學家。

陳能寬, 著名金屬物理學。 是我國金屬物理學科的奠基人之一。

陳芳允, 無線電電子學與空間系統專家。

吳自良, 著名材料科學家, 物理冶金學家。

任新民, 航太技術專家,

“航太四老”之一。

孫家棟, 火箭和衛星總體技術專家。

朱光亞, “中國科技眾帥之帥”, 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

王希季, 衛星與返回技術專家。

王大珩, 應用光學家, 中國光學事業奠基人, 中國光學之父,

于敏, 核子物理學家, 被譽為中國“氫彈之父”。

郭永懷, 著名力學家、空氣動力學家, 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者之一, 是該群體中唯一一位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家。

截止2017年, 兩彈一星元勳只還有5人健在, 這些人才是中國真正的國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