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病危不通知,死了就給信”背後:原來老娘害怕兒女回來等她咽氣

(圖為作者八旬母親在老家)

六年前的母親節, 我在武漢給兩百多公里外的母親打電話問安, 嘮叨一會兒家常後, 母親對我說:“不要擔心我,

我過得很好。 雖然不知道是今日死, 還是明日亡, 但死了就給信, 病危不通知。 通知了, 你們趕回來等我死, 耽誤你們的工作, 萬一又活過來了, 太麻煩。 ”

掛了電話, 我很感慨也很無奈。 母親不識字, 種了一輩子地, 老了在農村與二哥二嫂一起生活, 她不習慣和在城市工作的兒子一起過, 認為在城裡生活像坐牢。 幾位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只能逢年過節回老家看望母親, 平時打打電話問好。

母親八旬, 為了讓兒子安心, 一直報喜不報憂。 但母親那句“病危不通知, 死了就給信”的話語, 深深地觸動了我, 久久不能釋懷。

後來我寫了一篇題為《八旬母親, 視死如歸》的散文寄給《大河健康報》副刊, 很快發表了。 2016年11月27日, 我將此文修改後再發頭條號,

結果成了爆文, 有40萬加的閱讀流量。

(圖為作者九旬老娘在武漢)

鬥轉星移, 母親九旬之際, 二哥二嫂因要去廣東兒子家帶孩子, 她不得不離開農村, 於2017年9月9日來到武漢我家養老。 當年我告別家鄉進城工作, 母親60歲。 沒想到30年後, 母子卻到省城聚首,

而且老娘九旬, 身體健康。

老娘能自行飲食起居, 能自己獨立上衛生間方便和洗漱, 自己手洗每天換下來的內衣和襪子, 一氣能步行300多米。

我沒有子女, 再婚妻子是營業員, 上早班、中班兩班倒, 每週休一天。 我在國企工作, 作息朝九晚五, 雙休。 每天早餐, 都是我做。 中餐如果老婆在家, 就是她做。 否則, 我從單位食堂打飯打菜回家與母親共進午餐, 餐後再到單位上班。

下午, 我們上班後, 老娘一人在家靜坐, 盼我們下班。 我每次回家, 開門就喊媽, 我回來了。 媽起身笑臉相迎, 說道, 回來了噢。

看到老娘的音容笑貌, 我心裡格外踏實、熨貼, 一頭紮進廚房做晚餐。

(圖為作者八旬母親在老家)

一個月後的一天晚上, 我下班回家, 喊媽媽不應, 心裡發緊, 瞄一眼客廳, 客廳沒人;急奔臥室, 原來她睡在床上。 我忙問怎麼啦?娘說, 頭昏, 胃也不舒服。 我摸了一下娘的額頭, 並不燒。 我還是去我的臥房拿了一支體溫表放在了娘的腋下。 靜等五分鐘後取出一看, 體溫正常。 娘見我焦急不安, 就寬慰我說, 不要緊,

人老了, 是這樣的, 不是這裡疼, 就是那裡不舒服, 睡一覺就好了。

我問, 想吃晚飯嗎?娘說, 吃, 怎麼不吃呢, 就是死, 也要做個飽死鬼。

我問, 您想吃什麼?娘說, 煮碗雞蛋面, 多放點兒青菜。 面煮好後, 我沒有讓母親起床, 搬了一張輕便矮桌子架在床頭, 讓她坐在床上吃, 享受床上晚餐。 我端著一碗面坐在床沿上, 陪著母親吃。

吃完面, 母親精神好多了, 我給倒了漱口水, 讓她繼續在床上坐著。 我倒掉母親的漱口水後, 回到房間坐在床沿上陪她聊天。

(圖為作者九旬老娘在武漢)

聊著聊著,母親給我講了一個很淒涼的老人故事。

鄰村有位八旬老人身體不好,兩次病危都活了過來。老人有三個兒子,老大在省城工作,老二在縣城工作,老么務農。老人一直與老么一起生活。老人第三次病危最嚴重,臥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口不能言,三天水米不進。正常人三天不飲水不吃飯,也會完蛋,何況老病號。老人啞口第三天,老大和老二都請了一周的假,回家給老人送終,辦後事,並且買好了喪葬用口。

老人的前妻聽說前夫不行了,跑過來見最後一面,給他帶了一瓶水果罐頭。老人喝了前妻喂下的幾口甜蜜的罐頭水後,忽然有了食欲,但仍然口不能言,屎尿拉到床上。

(圖為作者八旬母親在老家)

老人前妻離去後,三個兒子一合計,決定不再給老爸吃東西,讓他慢慢虛脫氣絕。但是老么媳婦不忍心,見老人用手指口,就端來一碗稀飯喂給公公吃。老大和老二都說,你要喂就喂吧,老爸就交給你了......

後來老么媳婦一狠心,不再餵食稀飯,老人第二天就咽了氣。

老娘講完故事後,歎了一口氣說,我如果死,一定要做個飽死鬼。

我心一驚,頓時領悟到了母親先前說過的那句“病危不通知,死了就給信”的話的用意,原來她害怕跟鄰村的那位老人一樣,被後人活活餓死。

我向老娘保證說,您放心,我絕對不會餓著您的。

......

(圖為作者九旬老娘在武漢)

我一直以為老娘說那句話是一種灑脫,一種無畏;原來是一種無奈、自私、明智和恐懼。

世人或許以為臨終時,兒女均在身邊是福氣;其實人不行了死時跟動物差不多,還不如悄悄地孤寂地離世,以免遠方的兒女回來等人死,盼人亡。

(圖為作者九旬老娘在武漢)

聊著聊著,母親給我講了一個很淒涼的老人故事。

鄰村有位八旬老人身體不好,兩次病危都活了過來。老人有三個兒子,老大在省城工作,老二在縣城工作,老么務農。老人一直與老么一起生活。老人第三次病危最嚴重,臥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口不能言,三天水米不進。正常人三天不飲水不吃飯,也會完蛋,何況老病號。老人啞口第三天,老大和老二都請了一周的假,回家給老人送終,辦後事,並且買好了喪葬用口。

老人的前妻聽說前夫不行了,跑過來見最後一面,給他帶了一瓶水果罐頭。老人喝了前妻喂下的幾口甜蜜的罐頭水後,忽然有了食欲,但仍然口不能言,屎尿拉到床上。

(圖為作者八旬母親在老家)

老人前妻離去後,三個兒子一合計,決定不再給老爸吃東西,讓他慢慢虛脫氣絕。但是老么媳婦不忍心,見老人用手指口,就端來一碗稀飯喂給公公吃。老大和老二都說,你要喂就喂吧,老爸就交給你了......

後來老么媳婦一狠心,不再餵食稀飯,老人第二天就咽了氣。

老娘講完故事後,歎了一口氣說,我如果死,一定要做個飽死鬼。

我心一驚,頓時領悟到了母親先前說過的那句“病危不通知,死了就給信”的話的用意,原來她害怕跟鄰村的那位老人一樣,被後人活活餓死。

我向老娘保證說,您放心,我絕對不會餓著您的。

......

(圖為作者九旬老娘在武漢)

我一直以為老娘說那句話是一種灑脫,一種無畏;原來是一種無奈、自私、明智和恐懼。

世人或許以為臨終時,兒女均在身邊是福氣;其實人不行了死時跟動物差不多,還不如悄悄地孤寂地離世,以免遠方的兒女回來等人死,盼人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