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被5釐米魚刺卡喉家人讓她吞米飯 結果悲劇了|傳媒機器人

說起吃魚, 不少人都有被魚刺卡喉的經歷, 有刺破食道、腸胃, 還有穿過脖子的, 大醫院耳鼻咽喉科門診忙時每天至少幫助一二十個來取魚刺的病人。 今天這位主角——杭州的曾女士, 她被魚刺折磨的經歷更加可怕!一根5公分長的魚刺從她的喉嚨進入到胃部, 刺破胃壁後, 又插進了胰腺, 整整折磨她兩個多月。

“魚肋骨”鬼使神差插胰腺

去年底的一天晚上, 曾女士突然覺得上腹部劇痛難忍, 被家人急送至浙江省人民醫院看急診。 曾女士說可能胃病發作, 但經驗豐富的急診醫生根據患者腹痛、肌緊、反跳的體征,

明確告訴患者其腹痛絕非胃炎。 果然, 急診CT顯示, 患者胰胃之間有一異物, 醫生詳細瞭解病史, 曾女士和丈夫這才回想起, 2個月前有魚刺卡喉的經歷。

那天, 曾女士一家人去飯店就餐。 曾女士喜歡吃魚, 丈夫點了幾條江魚, 一家說說笑笑。 “哎呀”, 突然,

曾女士感到喉部疼痛, 禁不住叫了起來。 估計是被魚刺卡住, “快, 盛碗米飯!”想起耳熟能詳民間流傳的方法, 曾女士忙叫人盛來大米飯, 幾大口吞了下去。 她覺得喉部疼痛明顯減輕, 就以為不礙事了, 家宴繼續愉快進行。

沒承想, 喉嚨不痛卻發生延綿難斷的腹部脹痛。 因曾女士有胃炎病史, 所以她並未太在意, 按照胃炎在附近醫院配藥來吃, 但時痛時緩, 始終沒有根本性好轉。

醫院胃腸胰外科邵欽樹教授根據病情危急, 當即決定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 術中, 邵欽樹教授、胡俊峰副主任醫師及姚海波博士等, 在患者胰腺部位看到觸目驚心一幕:一根明晃晃如利刃般的魚刺狠插胰腺, 創口處已滾膿。 。 。 。 。 。 專家小心翼翼地取出5公分長的魚刺(看形狀應是魚肋骨),

並清洗引流魚刺周圍的積膿。

魚刺是怎麼跑進胰腺的?專家分析認為, 很可能當時魚刺在飯團“助推”下, 從喉部下移食道進入胃, 繼而刺破胃壁, 插入胰腺, 若任其“逍遙遊”則將危及生命 。 魚刺卡喉、刺破食道及胃腸。 。 。 。 。 。 而魚刺“長途跋涉”鬼使神差般插進胰腺則很少見, 曾女士現已康復出院。

5釐米長的魚刺

這些去刺“秘笈”不要嘗試

邵欽樹教授說, 中國人喜歡吃魚, 江南人更是無魚不歡, 魚刺卡喉很常見。 尤其是臨近農曆年末, 單位年會、同事好友小聚以及及春節走親訪友, 應酬聚餐增加, 魚刺“瘋狂”季也將到來。

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門診剛過去的雙休日每天來取魚刺的都是10多名, 根據往年的資料, 到了最忙時每天得二三十名。

針對曾女士這樣的病例, 邵欽樹教授特別提醒, 被魚刺卡住最好及時去醫院, 對於一些民間流行的所謂去刺“秘笈”並不建議試, 稍有不慎還可能加重損害, 如吞飯、咽韭菜等, 將魚刺由喉面“推”入食道, 期間不但會造成劃傷,

還會使魚刺越刺越深, 若不幸刺破血管, 非常危險。 魚刺僥倖被壓入胃內, 也有個別的“刺堅強”, 胃酸消化不盡, 到了胃腸道仍然作惡。 魚刺會刺破胃壁插入肝臟、胰腺, 此時非得靠外科手術解決不可了。

老人、兒童吃魚要特別小心

邵欽樹教授認為, 有些人群應特別小心。

老人咽部粘膜感覺遲鈍,吃飯時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吞入異物。此外,有的老人掉牙多,食物嚼不碎,也會吞下大塊食物中夾帶的魚刺等異物。

孩子吃飯時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大口吞咽。一旦家長不注意,就可能吞入魚刺。

本文由全球首家智慧傳媒平臺—中傳媒平臺(CMCNP)提供

編輯:品牌內容機器人

優化:文字

監製:鬍子

有些人群應特別小心。

老人咽部粘膜感覺遲鈍,吃飯時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吞入異物。此外,有的老人掉牙多,食物嚼不碎,也會吞下大塊食物中夾帶的魚刺等異物。

孩子吃飯時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大口吞咽。一旦家長不注意,就可能吞入魚刺。

本文由全球首家智慧傳媒平臺—中傳媒平臺(CMCNP)提供

編輯:品牌內容機器人

優化:文字

監製:鬍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