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這“奇裝異服”,只有生活在

中國的少數民族最大的特點不是看他們的長相, 而是看服裝, 每個民族, 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穿著特點。 圖說旅行, 近日, 筆者在參加2017內蒙古冬季冰雪那達慕開幕式時, 見到了一些身著“奇裝異服”的少數民族人, 她們全身上下都為“皮毛”, 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我國最早出現“皮草”這個詞, 是在舊上海時期, 一些俄羅斯的猶太人開設一些毛皮店, 多以野生動物為主, 毛皮非常昂貴, 一件黃狼皮短衣就要花費五根金條。 但是上海的氣溫不是特別冷, 所以聰明的猶太人冬季賣毛皮, 到了夏天就進一些草席去賣, 隨後就將店名改成了“皮草店”。

圖中穿“皮草”的人, 可不是來自於上海, 而是從內蒙古的根河而來, 他們來自于敖魯古雅鄂溫克族。 此行, 他們帶著心愛的馴鹿, 穿著自己民族的盛裝, 來參加開幕式的巡遊。

敖魯古雅鄂溫克族分佈於中國、俄羅斯兩國的跨國界, 在中國境內約有3萬人, 生活在內蒙古的約占90%。 他們生活在極寒地帶, 所以氣候與環境, 決定了他們的穿著特點。

他們生活在根河境內,

長年遊獵在大興安嶺密林深處, 更加寒冷。 根河被稱為中國最冷的城市, 年平均氣溫-5.3℃, 極端低溫-58℃, 一年長達九個月的冬天, 在過去, 他們自給自足, 在山中飼養馴鹿過著狩獵生活, 最好的禦寒方式就是穿皮衣。

“政府安排我們先後進行了3次大的搬遷定居,

讓所有獵民免費入住免費醫療, 孩子們免費上學”, 有“馴鹿之鄉”之稱的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這樣說, 但大多數人, 依然改變不了原始的山林生活方式, 依然深居深山之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