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小敏參加政協“更加注重經濟提質增效”專題討論

中國江蘇網訊 1月8日上午, 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進入大組專題討論環節。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小敏與委員們相聚一堂, 圍繞“更加注重經濟提質增效”這一專題進行深入探討。 市領導周敏煒、黃欽、王進健、高亞光、吳仲林, 蔡捷敏和市政協秘書長王鴻湧參加了專題討論。

當天上午, 大組討論現場氣氛熱烈, 趙振元、王海寶、胡建光、張健、包小為、侯海峰、周剛、呂建平、楊有成等來自市場一線、經濟金融部門的委員們, 圍繞主題直抒胸臆、暢所欲言。 大家一致認為, 過去一年, 我市深入推進產業強市, 經濟運行呈現出增長穩健、工業加快、結構優化、動能增強、質效提升、區域協調的良好局面,

GDP邁上萬億元新臺階, 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成績令人欣喜、催人奮進。 大家結合各自工作實際, 對推進產業強市、強化科技創新、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打造大資料驅動的“無錫智造”等提出了意見建議。 有的委員提出, 要用高品質的增量來推動高品質發展, 只有增量是高端、高品質、高附加值的, 才能帶動整個經濟發展的高品質。 有的委員建議, 隨著產業強市主導戰略的持續推進, 要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管道、增強民間投資信心、加強民間投資引導, 為經濟持續平穩增長注入新動能。 有的委員認為, 現代服務業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要著力發展生產技術類、電商物流類、金融商務類、資訊外包類、居民生活類等五類服務業。 有的委員建議, 黨委政府要為企業提供更科學合理的產業政策、加強經濟發展綜合環境的改善、努力破解產業人才匱乏之痛, 為企業創新提供更好的環境支持。

李小敏對委員們提出的中肯意見建議表示感謝。 他說, 近年來, 各位委員主動圍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 積極投身到產業強市的生動實踐中, 為推動無錫產業轉型作出積極貢獻。 這次專題討論圍繞“更加注重經濟提質增效”展開, 體現了市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各位委員問題抓得准、情況分析得透, 建議很有針對性、操作性, 聽了之後很受啟發、很受教益。

對於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建議, 市各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 有的可以直接吸收到工作部署、政策制定之中, 有的重點問題要作進一步專題研究, 有的具體事項要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及時予以答覆。

李小敏指出, 當前, 高品質發展已經成為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和根本要求, 表現在產業結構上, 是由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向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轉變; 在產品結構上, 是由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為主轉變; 在經濟效益上, 是由高成本、低效益向低成本、高效益轉變; 在生態環境上, 是由高排放、高污染向迴圈經濟、環境友好型轉變。 無錫貫徹落實好高品質發展要求,

要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和產業強市主導戰略, 統籌做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謀劃佈局未來產業三篇大文章, 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經濟的提質增效, 努力走在高品質發展的前列。

李小敏說, 新興產業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根本方向, 是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 無錫發展新興產業, 一要發揮比較優勢, 立足無錫發展基礎、條件和發展需求, 突出發展以物聯網為龍頭的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 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人工智慧、新能源、生物醫藥、石墨烯等新興產業, 加快在這些產業發展上形成突破。 二要形成競爭優勢, 圍繞“大而強”,

加快在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新材料等領域建成超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在高端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建成超500億級的產業集群;圍繞“特而強”, 在細分領域打造具有特殊優勢、特別競爭力的“獨角獸”企業;圍繞“高而強”, 聚集高端人才, 掌握關鍵技術, 使企業處於產業鏈高端。 三要營造環境優勢, 針對重點產業發展制定專項行動方案、出臺專項政策措施、設立專項發展基金, 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成為無錫未來的支柱產業、主導產業。 李小敏說, 無錫傳統產業面廣量大, 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 一要堅持正與反並重。 “正”就是正向激勵, 通過財政專項激勵、優先提供金融支持、加大土地要素保障等舉措, 鼓勵支援資源利用績效管理好的企業加快發展。“反”就是反向倒逼,通過評價企業勞動生產率有沒有提升、盈利能力有沒有提升、資源消耗有沒有降低,淘汰能耗高、污染大、工藝落後、附加值低、稅收產出少的企業。二要堅持內與外結合。“內”就是對內做強實力,鼓勵企業提檔升級,不斷提高裝備工藝水準,努力成為掌握關鍵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行業頂尖企業。“外”就是對外創造需求,鼓勵企業通過開發新產品、新功能,創造新模式、新服務,引導客戶需求,創造客戶需求。三要堅持進與守統一。“進”就是向新經濟邁進,加快智慧化改造步伐,推動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加大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在傳統產業的應用推廣,提高企業智慧化數位化網路化水準。“守”就是堅守實體經濟,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轉型升級的著力點放在做強實體經濟上,推動無錫經濟行穩致遠。

李小敏說,推進產業發展,把握未來才有希望和前途。我們要未雨綢繆,儘早謀劃佈局未來產業。一要見識早有定力,在跟蹤研究上下功夫,更早看清技術演進趨勢,更早把握未來產業走向,堅持不懈抓下去,把握發展主動權。二要支持創新冒險,進一步解放思想、鼓勵創新,吸引從事前沿技術研究的高端人才到無錫來搞開創性研究,鼓勵企業參與到未來產業開發實踐中。三要提前佈局落子,制定實施相應的政策措施,做好相關的人才、項目儲備,搞好未來產業的空間佈局,讓未來產業的朝陽在太湖之畔升起。

(高美梅)

鼓勵支援資源利用績效管理好的企業加快發展。“反”就是反向倒逼,通過評價企業勞動生產率有沒有提升、盈利能力有沒有提升、資源消耗有沒有降低,淘汰能耗高、污染大、工藝落後、附加值低、稅收產出少的企業。二要堅持內與外結合。“內”就是對內做強實力,鼓勵企業提檔升級,不斷提高裝備工藝水準,努力成為掌握關鍵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行業頂尖企業。“外”就是對外創造需求,鼓勵企業通過開發新產品、新功能,創造新模式、新服務,引導客戶需求,創造客戶需求。三要堅持進與守統一。“進”就是向新經濟邁進,加快智慧化改造步伐,推動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加大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在傳統產業的應用推廣,提高企業智慧化數位化網路化水準。“守”就是堅守實體經濟,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轉型升級的著力點放在做強實體經濟上,推動無錫經濟行穩致遠。

李小敏說,推進產業發展,把握未來才有希望和前途。我們要未雨綢繆,儘早謀劃佈局未來產業。一要見識早有定力,在跟蹤研究上下功夫,更早看清技術演進趨勢,更早把握未來產業走向,堅持不懈抓下去,把握發展主動權。二要支持創新冒險,進一步解放思想、鼓勵創新,吸引從事前沿技術研究的高端人才到無錫來搞開創性研究,鼓勵企業參與到未來產業開發實踐中。三要提前佈局落子,制定實施相應的政策措施,做好相關的人才、項目儲備,搞好未來產業的空間佈局,讓未來產業的朝陽在太湖之畔升起。

(高美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