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奮鬥在北上廣的我們就像這奇怪的毛驢,看懂的話人生可以輕鬆很多

我的姥姥家在農村, 前些年每逢夏天, 我都會去姥姥家避暑。 姥爺養了兩頭毛驢,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牽著毛驢上山放驢, 毛驢在身邊自由的吃草, 姥爺坐在山坡上曬太陽, 挺愜意的。

後來國家實行封山育林政策, 姥爺養的毛驢不能在山上隨意放牧了, 便在院子裡蓋了驢棚, 把兩頭毛驢圈養起來。 主要的口糧成了晾乾的莊稼秸稈, 姥爺每天也會出去割上一些青草, 喂給兩頭毛驢吃。

毛驢當然是更喜歡吃青草, 每次見姥爺提著筐靠近驢棚都興奮不已, 可後來我發現, 姥爺每次丟進驢棚的青草還沒吃完, 毛驢就抬起頭迫不及待的等著姥爺繼續往裡面扔, 有時看著掛在高處的草筐, 急的“啊兒嗯~~啊兒嗯~~”不停叫喚, 甚至站起身子靠後腿站立去夠草筐, 姥爺才不會讓它們得逞, 筐掛的很高, 毛驢再怎麼努力都差那麼一點, 兩頭毛驢想吃又夠不到, 看樣子十分痛苦。

有的時候, 姥爺去田裡幹活也會牽著毛驢去田埂邊放, 為了避免嘴饞的毛驢糟蹋別人家的莊稼, 每次都是拴在地頭的一顆大樹上, 毛驢可以以大樹為圓心吃到圓心以內的青草。 可吃不了多大一會, 兩頭毛驢就躁動起來, 總想嘗試一下圓圈以外的青草味道, 於是, 兩頭毛驢就急的都圍著大樹轉圈圈。 即使臉都被拉變形了, 吃到的草也十分有限。

每次看到這樣的場景, 我都會問姥爺, 明明它們自己腳下有很多新鮮的青草?為什麼要把繩子掙直了去吃夠不到的青草呢?

姥爺總是答道:哼, 不知足惹的禍, 自討苦吃唄。

那時候, 我還不是很理解毛驢的想法, 可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 北漂的壓力越來越大, 有時躺在床上會想起姥姥家養的兩頭毛驢, 其實我們人類跟那兩頭毛驢很相似, 無論所處的環境多麼好都不知道滿足, 總以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從而不珍惜眼前擁有的, 導致錯過了很多, 失去了很多, 痛苦也就隨之而來。

有時候學會知足才是一種大徹大悟, 不去追求得不到的東西, 也就會找到快樂的源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