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新研究:火星體型為何這麼小?這要怪木星

英媒稱, 火星體型小是因為木星的緣故。 這顆紅色星球可能比我們設想的要小得多, 因為木星的引力在其形成過程中影響到了它。

據英國《新科學家》週刊網站4月7日報導, 我們的太陽系形成模型表明, 火星的品質應為地球的1.5到2倍。 然而, 它的品質只有地球的1/10。

現在, 一個或許可以對此作出解釋的舊有理論再次浮出水面:木星形成時留下的氣體干擾了最終構成火星的岩石, 使它們分散開來, 沒有積聚在一起。

來自太陽周圍的原行星盤的吸積氣體形成了氣態巨行星。 隨著它們的增大, 它們的引力開始對那些仍在形成過程中的岩石行星產生比剩餘的原行星盤更大的影響力。

原行星盤的引力將原行星的轉動軸朝一個方向拉, 但來自木星的引力將其往相反的方向拉, 於是形成拉鋸戰。 當那些相互爭奪的力量以某種方式達到平衡時, 原行星在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某一點會受到木星引力的攝動, 形成與木星的共振。

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斯科特·凱尼恩說:“在受到攝動前, 固體之間的碰撞是低速進行的, 所以它們結合了。 在受到攝動之後, 碰撞是高速發生的, 所以相互碰撞的物體成為碎片。 ”

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道格拉斯·林領導的一個三人研究小組在十年前首次提出這一推測。 現在,

凱尼恩和猶他大學的本·布羅姆利再度提出這一設想, 並具體解釋了火星特別小的原因。

凱尼恩說:“最近對隕石的研究表明, 火星形成的速度遠比(林的團隊)認為的要快, 所以我們算出了原行星盤演變較快的後果。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