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雙一流正式實施以後,未來10年全國高校格局將會劇變!

今年對於我國高等教育而言, 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今年, 雙一流取代了985、211工程成為了各大重點高校新一輪競爭的戰場。 而在最近, 各所雙一流高校都公佈了雙一流的建設目標。 根據各所高校當前的實力和發展趨勢, 小編認為未來10年高校間的實力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 進而形成層次分明的梯級結構, 這也符合當前教育部提出了先讓部分大學邁入世界一流大學行業的思想。 雖然雙一流大學名單有42所, 但對很多身處這一名單的高校而言, 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還依舊很遙遠。 依照小編看來, 未來十年高校按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時間可以分為4個梯隊:

第一梯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

從這些高校公佈的雙一流建設目標即可發現, 這四所高校的目標都很相似, 均要求在2050年成為世界頂尖大學。 而根據雙一流學科、第四輪學科評估、國家三大獎項獲得數量和頂尖人才培養等各個指標來看,

這四所高校均處於第一集團之中。 按照國內大學既大又強的建設目標, 這四所高校與其它高校之間的發展差距會逐漸拉大。

第二梯隊: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

從學科上來說, 這四所高校都有明顯的短板。 上海交通大學作為典型的工科大學, 在文科和理科方面實力還存在短板;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工類極強, 目前剛剛開始建設醫學, 出成績還需要一段時間;南京大學算是學科比較平均的高校, 沒有明顯的短板, 但在大家比較關注的醫學方面還沒有取得讓人滿意的成績;中國科學院大學在走一條與眾不同之路, 按目前的趨勢應該能夠達到當前華五的水準。

第三梯隊: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東南大學

第三梯隊的高校實力都比較平均, 雖然目前各所高校之間實力有些差距, 但還不明顯。 湖北的兩所高校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發展速度較快, 目前有升級為第二梯隊的可能。 中山大學雖然不顯山漏水, 但這些年一直在進步, 各項評估指標也是穩步提升。 哈爾濱工業大學雖然生源指標有所下降, 但其實力還在, 畢竟擁有重點大學的底蘊。 北航和東南在雙一流大學評估時表現不錯,

目前依舊處於上升期。

第四梯隊:天津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

第四梯隊的高校很多都是曾經實力很牛的高校, 但近些年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實力都有所下滑。 天津的兩所高校——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發展趨勢截然不同, 天津大學由於新工科佈局實力明顯復蘇;南開大學下滑趨勢依舊。同濟大學地處上海,在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夾擊下生存,而且學科佈局偏傳統。西安交通大學近些年頹勢明顯,還有繼續下滑的風險。北京師範大學學科實力頂尖,但存在感偏低。廈門大學當前僅剩了經管實力不俗,其餘學科發展一般。

剩餘的重點高校裡面,華南理工大學和中南大學近些年有明顯進步,但和第四梯隊高校相比實力還存在差距。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東北大學、吉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這幾所高校實力進一步下滑,地域將成為影響其發展的關鍵因素。湖南大學、重慶大學、山東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這幾所高校當前地位很尷尬,雖然未重點大學卻僅有一兩個頂級學科,和其它重點大學相比競爭力不足。未來10年,伴隨著雙一流建設的深入,重點高校間的差距也會不斷拉大。這也是雙一流和985、211工程之間的差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本來就不是做平均。

天津大學由於新工科佈局實力明顯復蘇;南開大學下滑趨勢依舊。同濟大學地處上海,在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夾擊下生存,而且學科佈局偏傳統。西安交通大學近些年頹勢明顯,還有繼續下滑的風險。北京師範大學學科實力頂尖,但存在感偏低。廈門大學當前僅剩了經管實力不俗,其餘學科發展一般。

剩餘的重點高校裡面,華南理工大學和中南大學近些年有明顯進步,但和第四梯隊高校相比實力還存在差距。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東北大學、吉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這幾所高校實力進一步下滑,地域將成為影響其發展的關鍵因素。湖南大學、重慶大學、山東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這幾所高校當前地位很尷尬,雖然未重點大學卻僅有一兩個頂級學科,和其它重點大學相比競爭力不足。未來10年,伴隨著雙一流建設的深入,重點高校間的差距也會不斷拉大。這也是雙一流和985、211工程之間的差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本來就不是做平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