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雷霆重罰3800萬!環保部向車企開了第一大罰單!|中國汽車報

1月9日下午, 環保部官網掛出一則消息——《環境保護部首次處罰機動車生產企業》, 其中提到因違反大氣污染防治制度, 環保部近日通報處罰了兩家機動車生產企業。

其中, 對山東凱馬汽車製造有限公司開出了一張三千多萬元的罰單, 對山東唐駿歐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處罰700余萬元。

此次處罰事件, 是環保部2018年在機動車治汙工作上打響的第一槍。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

這同時也是新《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後環保部第一次向車企開出的、也是金額最大的一次罰單。 罰單一出, 一時引發行業震動, 也給相關車企敲響了警鐘。

《中國汽車報》記者梳理了該罰款事件, 重點如下:

1

被罰原因:

尾氣排放不合格、OBD弄虛作假

此次環保部通報處罰的車輛均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生產。

通報指出, 凱馬汽車的8輛柴油輕卡和唐駿歐鈴的109輛柴油輕卡的尾氣排放未達到國四排放標準。 其中, 在抽檢測試中, 凱馬汽車被罰輕卡的氮氧化物排放是標準限值的5.7-5.9倍, 碳氫+氮氧化物是標準限值5.6-5.7倍, 顆粒物排放是標準限值的1.1-1.5 倍;唐駿歐鈴受罰輕卡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是標準限值的5.4-5.9倍, 碳氫+氮氧化物是標準限值5-5.5倍。

另外, 山東凱馬的318輛重型柴油貨車被罰原因是OBD系統檢驗不符合標準要求, 遮罩部分主要功能軟體弄虛作假、未按要求進行環保資訊公開等各類違法行為, 並依法從快、從重處罰, 建立整車企業、發動機企業及後處理企業等違法行為黑名單,

實行多部門聯合懲戒。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從“車企第一罰單”事件已經明確透露出一個信號:機動車排放已經是硬指標, 弄虛作假難以過關。 企業只有嚴守環保防線, 才能謀求更大發展。

警鐘已經敲響。 上述環保部相關負責人也向《中國汽車報》記者透露, 在此次從重處罰之後, 不排除會出現情節更嚴重、處罰更大的罰單。 這意味著未來可能會有更多車企收到罰單, 車企注意啦, 規範經營, 莫撞槍口。

文:趙玲玲 編輯:薛亞培

版權聲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