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注意了,殲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圖注:中國殲-10C 戰機, 其採用了諸多新技術, 性能大幅提升, 已經達到了四代半戰機的水準

殲-10戰鬥機, 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第四代戰鬥機,

從服役開始, 就是中國空軍的“骨幹力量”, 承擔著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重責。 而在建軍90周年上首次亮相的殲-10C, 雖然仍冠以殲-10的名頭, 但實際上, 兩者大不一樣。 相比於殲-10, 殲-10C採用了諸多新技術, 從內到外都有了巨大變化, 性能大幅提升, 已經達到了四代半戰機的水準。

圖注:中國殲-10戰機, 殲-10C雖然仍冠以殲-10的名頭, 但實際上, 兩者大不一樣

換裝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

在航電系統方面, 殲-10C採用了更先進的光電系統和雷達系統。 尤其是雷達方面, 殲-10C戰機安裝了最新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替代了殲-10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和其後續型號殲-10B的無源相控陣雷達。 有源相控陣雷達由於採用了數量眾多、各自獨立的T/R發射/接收元件和功放器, 每個天線陣元就是一部小型雷達, 因而具有可靠性高, 有效功率大, 搜索距離遠, 抗干擾能力強, 波束指向靈活、迅速等優點, 可同時實現搜索、識別、跟蹤、制導等多種任務, 功能強大。 在航電系統綜合作戰能力方面, 殲-10C明顯優於殲-10戰機。 而在這方面,

同為四代半戰機的蘇-35, 也不如殲-10C, 其也只採用了Irbis—E(雪豹)型無源相控陣火控雷達系統。

現階段, F-22、殲-20等第五代戰機, 其雷達系統都採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 在這方面, 殲-10C已經不落於後。

圖注:中國殲-10B戰機, 作為殲-10的衍生型號, 其採用了無源相控陣雷達,

在性能上不如採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殲-10C

機體結構有所改進

殲-10C相比於殲-10, 在機體上有了大量改進。 殲-10C採用了DIS進氣道, 相比於殲-10的二元三波系可調進氣道, 該進氣道簡化了進氣道前端結構, 不但有助於戰機整體減重, 而且提高了戰機的進氣效率和飛行性能。 同時, 殲-10C取消了傳統的圓錐形雷達罩, 改為扁身錐形, 並對整個機身的氣動佈局進行了優化, 內部結構和設備佈局更加合理, 其飛行性能、可維護性、隱身性能等, 都有一定的提升。

隱身性能增強

殲-10C屬於准隱身飛機。 殲-10C採用了DIS進氣道, 該進氣道能有有效降低戰機的雷達散射截面積, 有助於提高殲-10C的隱身性能。 同時, 殲-10C進行了玻璃座艙鍍膜技術的改進和升級。 新增塗的金膜不但可以吸收雷達波,

顯著增強殲-10C座艙隱身性能, 而且自身化學性質穩定, 一旦鍍膜之後可以保持很多年, 可維護性比F-22戰機使用的氧化銦錫膜要更好。

多用途能力提升

殲-10戰機屬於一款以制空為主的戰機, 在對海、對地作戰方面能力欠缺。 殲-10C則在作戰性能方面進行了大幅升級, 具備多用途能力。 殲-10C共有11個武器外掛點, 可掛載目前我國最新型的空對地導彈、反輻射導彈、反艦導彈、空對空導彈等, 遂行各種任務。 尤其是在空對空導彈方面, 其可以掛載我國目前最新的PL-15中遠端空對空導彈, 而殲-10、殲-10B由於雷達、火控系統等較為落後, 無法和PL-15實現有效相容。 故而, 掛載PL-15的殲-10C戰機, 配合有源相控陣雷達, 可進行超視距打擊, 作戰能力大幅提升。

結語

殲-10C戰機亮相建軍90周年大閱兵,意味著殲-10C已經實現批生產並大量列裝空軍等航空兵作戰部隊,這標誌著中國空軍裝備開始大量實現從典型第四代向四代半的邁進,將大大增強我國的軍事實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兵工科技微信公眾號(微信ID:binggongkeji)

作戰能力大幅提升。

結語

殲-10C戰機亮相建軍90周年大閱兵,意味著殲-10C已經實現批生產並大量列裝空軍等航空兵作戰部隊,這標誌著中國空軍裝備開始大量實現從典型第四代向四代半的邁進,將大大增強我國的軍事實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兵工科技微信公眾號(微信ID:binggongkej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