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攜號轉網來臨 中國電信的春天來了?

作為國內三大網路運營商中的老大, 中國移動靠早期的使用者積累以及穩定的信號傳輸, 拿到了通信行業的第一張門票, 在這三家運營商中, 移動的客戶規模也是最大的, 移動表示目前4G用戶已經達到了6.2億, 要遠超電信和聯通的4G用戶人數。

但就在去年, 細心的網友看已經發現, 就是移動的用戶增長速度正在持續下滑, 已經遠遠落後與聯通和電信的用戶增長比例, 究其原因小編覺得還是中國移動這個行業老大的位子做的太舒服了, 以至於喪失了前進的動力, 更缺乏了對消費者的迎合。

攜號轉網就是用戶可以在號碼不變的前提下, 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運營商。 目前全球約有50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攜號轉網服務。 新加坡是最早實施攜號轉網政策的國家, 此後美國、歐盟、中國香港、韓國、日本、澳大利亞、巴西等地也陸續引入了這一政策。

早在2010年底, 我國就開始了攜號轉網試點, 到現在已近7年, 覆蓋天津、海南、江西、湖北、雲南五省兩期實驗, 覆蓋用戶約占全國手機用戶數的11%, 也就是說我國目前11%的手機用戶可以享受帶號轉網。

為什麼要攜號轉網?

因為換號真的很不方便。 現如今, 手機號碼捆綁各大銀行、支付寶、淘寶、美團等各類APP已成常態, 而用手機號碼作為登錄帳號, 以及用手機動態驗證碼作為登錄密碼, 是商家的常用手段。

在這種情況下, 使用者每次更換手機號碼, 都得一一解除與銀行卡、各類APP的捆綁, 除了操作麻煩, 換號後無法登陸原手機號碼綁定的網站, 還會留有安全隱患。

此外, 對很多用戶而言, 一個手機號碼用久了也是有感情的, 捨不得輕易更換;而且一個人的手機號碼不僅僅是一個通訊方式, 在這上面也承載了這個人大部分社會關係和人脈, 隨便更換手機號碼, 很容易失去過去的資源和機會。 因此, 如果能夠實現“攜號轉網”, 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

要是可以攜號轉網,你會選擇移動、電信還是聯通?

此前有網友對攜號轉網進行了一個小調查,投票結果顯示,選擇攜轉中國電信的人最多。而從工信部曝光的資料來看,更加驗證了這個投票的結果。

截止2016年6月底,開展攜號轉網試點的五省(市)共有超過45萬使用者使用了號碼攜帶服務。其中,中國電信攜入16.8萬,攜出6.6萬;中國移動攜入16.2萬,攜出25萬;中國聯通攜入14.7萬,攜出16.1萬。綜合來看,轉入中國電信網路的使用者最多,而中國移動的用戶流失率最高。

其實,出現這樣的結果也是意料之中。對於不少用戶來說,攜號轉網的主要原因是某運營商的套餐價格、服務水準、網路品質不如另外的運營商。雖然4G發牌初始,中國移動全面發力占得了先機,優先搶佔了部分4G使用者,但也正因如此,為搶佔市場份額,如今中國電信和聯通都卯足了勁兒,推出了很多有競爭力的手機套餐.

消費者目前對於移動的信任感是越來越低,如果移動再不做出實質有效的改變,在不久攜號轉網成實施以後,我想他們的苦日子也就開始了。小夥伴們,對於目前的中國移動在三大運營商中的表現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看法。

要是可以攜號轉網,你會選擇移動、電信還是聯通?

此前有網友對攜號轉網進行了一個小調查,投票結果顯示,選擇攜轉中國電信的人最多。而從工信部曝光的資料來看,更加驗證了這個投票的結果。

截止2016年6月底,開展攜號轉網試點的五省(市)共有超過45萬使用者使用了號碼攜帶服務。其中,中國電信攜入16.8萬,攜出6.6萬;中國移動攜入16.2萬,攜出25萬;中國聯通攜入14.7萬,攜出16.1萬。綜合來看,轉入中國電信網路的使用者最多,而中國移動的用戶流失率最高。

其實,出現這樣的結果也是意料之中。對於不少用戶來說,攜號轉網的主要原因是某運營商的套餐價格、服務水準、網路品質不如另外的運營商。雖然4G發牌初始,中國移動全面發力占得了先機,優先搶佔了部分4G使用者,但也正因如此,為搶佔市場份額,如今中國電信和聯通都卯足了勁兒,推出了很多有競爭力的手機套餐.

消費者目前對於移動的信任感是越來越低,如果移動再不做出實質有效的改變,在不久攜號轉網成實施以後,我想他們的苦日子也就開始了。小夥伴們,對於目前的中國移動在三大運營商中的表現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看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