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活豐富多彩服務細緻入微 台老人公寓映出“夕陽紅”

原標題:台老人公寓映出“夕陽紅”

圖為陽明老人公寓的住所。

圖為長庚養生文化村的住所。

圖為老人在老人公寓的菜地裡種菜。

“看, 這是我今天早上寫的毛筆字, 老師誇我寫得好。 住在這裡, 每天的生活很豐富, 護理人員和志工對我的照顧也很細緻。 ”記者眼前的這位元老人叫陳端和, 是臺北市陽明老人公寓的住戶。 年近九旬的他精神矍鑠, 向記者展示著自己的書法作品, 並表示自己住在老人公寓很愜意, 有家的溫暖, 卻比家裡過得更精彩。

陳端和的舒心生活不是個案。 在臺灣, 有不少長者在老人公寓裡享受著豐富多彩的生活和貼心的服務, 這些老人公寓注重“銀髮社區”的營造, 讓老人在公寓裡有所居、有所養、有所樂,

擺脫過去給人“老人被遺棄”的消極印象, 映出美麗“夕陽紅”。

居家感覺, 業餘活動豐富

從臺北市區出發約30分鐘, 車便行駛至桃園市龜山區。 不久可以看到一大片起伏的綠地, 綠地中有幾棟現代化的建築:這正是長庚養生文化村的所在地。

走進長庚養生文化村, 記者看到老人們有說有笑, 做著符合各自興趣的活動:有人在菜地種菜、有人在KTV唱歌、有人在畫畫、有人在打檯球、有人在祈禱室祈禱……豐富的業餘生活, 讓老人的晚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原先我住在家裡, 但是子女們平時都忙, 所以白天都沒有人說話, 也找不到業餘活動, 就只能坐著休息或看電視。 ”陳端和說, 人的年紀越大, 越需要熱鬧和陪伴, 同時也要“活到老學到老,

活到老做到老”, 這樣才可能活得更健康、更長久。

除了為老人安排各式各樣的業餘活動、請護理人員和志願者多陪伴老人, 許多臺灣老人公寓還注重提供優質的居住場所, 既讓老人住得舒適, 同時也能讓他們住得起。 例如長庚養生文化村的一室一廳(約46平方米)單人住宿費大致為4600元(人民幣, 下同), 雙人為5700元, 包含住宿、健康照護、緊急照護、公共設施維護等費用。 而房間內則按照居家的佈局進行設計, 讓他們感覺更溫馨。

對於部分中低收入群體來說, 他們可以向當地政府部門申請補助, 從而也能享受到老年公寓的居住。 不過, 臺灣老年公寓主要面向生活能夠自理的長者, 因而入住者除了年齡上有要求(65歲以上), 還必須接受健康檢查,

合格者才能入住。

規範細緻, 確保服務品質

讓長者在老人公寓安度晚年, 除了要有舒適的居住環境和豐富的活動, 細緻入微的服務和嚴格的服務團隊管理也必不可少。

在臺灣, 許多老人公寓都很重視服務的貼心與人性化:比如在設施設備上, 老人房間的牆壁上都有手扶欄杆, 方便老人在行走不便時使用;衛生間和床的兩側都安有“救命繩”, 以便老人在出現緊急狀況時尋求救援;甚至種菜的菜地都刻意堆高, 以免老人彎腰種菜傷及身體。 而在老人的生活習慣與身體調養上, 老人公寓都會有專門的護理師為長者建立健康檔案、定期查看用藥用餐情況、每天做血壓血糖測量等。 如果老人在就餐時段點名未出現, 或半日內未出房門,管理人員會及時上門瞭解情況。

服務的貼心離不開服務團隊的嚴格管理。如何才能讓服務人員悉心照顧老人,減少虐待老人等事情的發生?針對這一問題,長庚養生文化村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臺灣的護工及社工管理體系相對完備。一方面,各養老機構會安排從事養老服務的工作人員參與培訓提升技能,並鼓勵考取證照,且為他們制定了很詳細的操作守則;另一方面,養老機構和主管部門也很重視長者的投訴建議和滿意度調查,一旦發現服務人員有違規行為(例如收紅包、虐待老人等),相關人員會被處罰甚至禁止從業,其所在的養老機構也有可能被勒令整改甚至停業。

陽明老人公寓的相關負責人則提到,在臺灣,工作人員不僅可能面對負面的懲罰和約束,同時也會有正向激勵。比如他們的起薪比平均工資高,如果考取相應證照還可以加薪。“像剛畢業參加工作的護工或社工可達七八千元,如果拿到證照,則可以達到1萬元甚至更多。”

而在志願者團隊的管理上,臺灣老人公寓也表現出細緻化的特徵:通過細化志願者可參與服務的時間段和專案(比如修花圃、採購、教鋼琴等),合理分配志願者,盡可能避免志願者服務時間“冷熱不均”、服務工作無所適從。此外,部分老人公寓“青銀共居”項目的推出,讓一些優秀且熱心服務老人的學生,與老人共同居住並給予陪伴,同時也減輕自身租房壓力(每個與老人合租的年輕人,僅需每月交房租700元)。

體系完善,實現多層照顧

老人公寓只是臺灣多層次養老照護模式中的一種,實際上,臺灣地區在養老服務方面有較多成熟經驗,建立起從社區照顧、居家照顧、老人公寓、安養機構到養護機構、長期照顧機構、護理之家、安寧療護等全方位的照護體系,覆蓋不同身體健康狀況、自理能力的老人群體。

比如陽明老人公寓所屬的恒安照護集團,與長庚養生文化村所在的長庚醫療,都有多層次的養老照護機構和服務團隊,其中恒安照護集團提供社區、居家、機構的照護量每天超過1萬人。

而從台當局主管機構的層面來說,臺灣自2007年起,實施覆蓋全社會的“十年長照計畫”,服務物件主要是65歲以上老人,服務專案包括:居家照顧、居家護理、社區照顧、機構照顧、老人送餐、交通接送、喘息服務、輔具購租等。

台當局依據老人失能程度與家庭經濟情況給予不同程度的説明。低收入家庭當局全部買單,中等收入家庭當局補貼90%,其他家庭當局補貼60%。

此外,臺灣鼓勵民間投資社會福利事業,私人投資非營利性的社會福利機構可以享受免稅優惠,極大地調動了民間積極性。自上世紀90年代起,臺灣養老機構從公營為主,逐漸轉變成現在的純民營或公辦民營。

對於許多曾經“低小散”的低品質安養機構,台當局也沒有“一刀切”勒令關門,而是要求自行申報,同時訂出行業標準,並對其進行轉型輔導。如在考核後,這些機構能夠合格,則成為合法經營的養老場所,否則請其退出經營。

(責編:孫紅麗、伍振國)

或半日內未出房門,管理人員會及時上門瞭解情況。

服務的貼心離不開服務團隊的嚴格管理。如何才能讓服務人員悉心照顧老人,減少虐待老人等事情的發生?針對這一問題,長庚養生文化村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臺灣的護工及社工管理體系相對完備。一方面,各養老機構會安排從事養老服務的工作人員參與培訓提升技能,並鼓勵考取證照,且為他們制定了很詳細的操作守則;另一方面,養老機構和主管部門也很重視長者的投訴建議和滿意度調查,一旦發現服務人員有違規行為(例如收紅包、虐待老人等),相關人員會被處罰甚至禁止從業,其所在的養老機構也有可能被勒令整改甚至停業。

陽明老人公寓的相關負責人則提到,在臺灣,工作人員不僅可能面對負面的懲罰和約束,同時也會有正向激勵。比如他們的起薪比平均工資高,如果考取相應證照還可以加薪。“像剛畢業參加工作的護工或社工可達七八千元,如果拿到證照,則可以達到1萬元甚至更多。”

而在志願者團隊的管理上,臺灣老人公寓也表現出細緻化的特徵:通過細化志願者可參與服務的時間段和專案(比如修花圃、採購、教鋼琴等),合理分配志願者,盡可能避免志願者服務時間“冷熱不均”、服務工作無所適從。此外,部分老人公寓“青銀共居”項目的推出,讓一些優秀且熱心服務老人的學生,與老人共同居住並給予陪伴,同時也減輕自身租房壓力(每個與老人合租的年輕人,僅需每月交房租700元)。

體系完善,實現多層照顧

老人公寓只是臺灣多層次養老照護模式中的一種,實際上,臺灣地區在養老服務方面有較多成熟經驗,建立起從社區照顧、居家照顧、老人公寓、安養機構到養護機構、長期照顧機構、護理之家、安寧療護等全方位的照護體系,覆蓋不同身體健康狀況、自理能力的老人群體。

比如陽明老人公寓所屬的恒安照護集團,與長庚養生文化村所在的長庚醫療,都有多層次的養老照護機構和服務團隊,其中恒安照護集團提供社區、居家、機構的照護量每天超過1萬人。

而從台當局主管機構的層面來說,臺灣自2007年起,實施覆蓋全社會的“十年長照計畫”,服務物件主要是65歲以上老人,服務專案包括:居家照顧、居家護理、社區照顧、機構照顧、老人送餐、交通接送、喘息服務、輔具購租等。

台當局依據老人失能程度與家庭經濟情況給予不同程度的説明。低收入家庭當局全部買單,中等收入家庭當局補貼90%,其他家庭當局補貼60%。

此外,臺灣鼓勵民間投資社會福利事業,私人投資非營利性的社會福利機構可以享受免稅優惠,極大地調動了民間積極性。自上世紀90年代起,臺灣養老機構從公營為主,逐漸轉變成現在的純民營或公辦民營。

對於許多曾經“低小散”的低品質安養機構,台當局也沒有“一刀切”勒令關門,而是要求自行申報,同時訂出行業標準,並對其進行轉型輔導。如在考核後,這些機構能夠合格,則成為合法經營的養老場所,否則請其退出經營。

(責編:孫紅麗、伍振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