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逐夢新時代·縣市區掃描】五福臨門,美麗靖州放異彩

【逐夢新時代·縣市區掃描】今日推出靖州篇

靖州是一座山水城市, 水山相映, 別有情趣。 巍巍飛山是神山, 垂范千古, 雄偉挺拔, 護佑一方水土和諧安寧;悠悠渠江是母親河,

蜿蜒不息, 輕吟淺唱, 哺育了靖州富饒美麗。

靖州位於湘黔桂三省交界處, 是一個山明水靜、安定祥和的好地方。 自從崇寧二年改誠州為靖州以來, 曆為軍事重鎮、州府所在。 作為名副其實的“五福之地”, 這裡, “苗侗祖地”風情美;“商貿重地”四海聯;“文化聖地”書香濃;“生態綠地”宜居地;“特色產地”富源長。

“苗侗祖地”搖曳最炫“民族風”

靖州民族風情濃郁, 早在舊石器時代, 就有先民在靖州繁衍生息。 千百年來, 這裡被苗侗人民公認為祖地, 至今仍保存有苗侗民族的祖廟“飛山宮”。

對少數民族地方來說, 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就是最具魅力、最有潛力的“傳家寶”和“助推器”。 豐富多樣的資源, 別具一格的特色, 為靖州加快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走過花橋、走過鼓樓, 就走進了苗鄉侗寨, 走進了山水畫廊;坐在茶棚、坐在吊腳樓, 一起喝攔門酒、吃龍頭宴, 苗族的山在歌中藏, 侗家的水在舞裡淌。

近年來, 靖州依託苗侗風情打造的民族文化品牌紅紅火火,

聲名遠揚, 西有地筍苗寨、東有岩腳侗寨, 成為最具風情的兩條風景線。

更有千年傳唱的苗族歌鼟, 蕩漾著苗族最古老的傳奇, 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禾花魚上榜《舌尖上的中國》, “苗鄉起新屋”進入央視《鄉土》, 雕花蜜餞被譽為“舌尖上的藝術品”, “四十八寨趕歌場”驚豔全國……

“商貿重地”建起最廣“朋友圈”

靖州曆為湘黔桂接邊商貿重鎮, 清乾隆後, “五省八幫”商人前來“淘金”, 商鋪林立、百貨齊全, 形成了“八邦會靖”之繁榮。

對於後發地區來說, 打開山門、合作雙贏, 尤為重要。 “朋友多了路好走”, 靖州對此認識深刻。 因此, 立足區位優勢和歷史積澱, 堅持“走出去、引進來”, 靖州交天下朋友, 會四海英雄, 砥礪奮進。

世界茯苓看中國, 中國茯苓看靖州。 靖州茯苓資源得天獨厚, 成為“中國茯苓之鄉”, 年出口歐美及東南亞等地區茯苓製品占全國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二。 茯苓產業漂洋過海, 造福全球。

商貿活, 則人氣旺;人氣盛, 則百業興。 如今, 每年在靖州周轉的客流達280余萬人次, 各類物流量達140萬噸,

車水馬龍、安居樂業, 開創了靖州商貿之輝煌。

“文化聖地”涵養最強“動力源”

靖州自古文化興盛, 人才輩出, 楊再思、魏了翁, 一武一文, 被當地奉為神靈, 影響極其深遠。 為紀念楊再思, 以“飛山”命名的廟、宮、殿, 遍佈湘桂黔鄂渝滇數省和東南亞地區, 每年數十萬人自發朝覲祭拜;魏了翁創建於宋朝的鶴山書院, 曾與嶽麓、濂溪、石鼓並稱為“湖湘四大書院”。

以此形成的“飛山文化”,集釋道儒和苗侗等少數民族文化之大成,是靖州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園,滋養這方土地枝繁葉茂。

地靈不一定人傑,人才輩出一定要靠尊師重教。教育就是靖州文化建設最靚麗的名片。在靖州,有一種最高的禮遇叫“狀元上榜”,這是重視人才的最好見證,也是尊師重教的最佳詮釋。

如果說商貿是靖州的骨骼,民族風情是其血肉,那麼文化則是靖州的靈魂,也是“軟實力”。從靖州被授予“清華大學生源學校”,到連續23年保持懷化市教育先進行列,從文峰塔“百年狀元坊”,到“靖州教育現象”,都書寫著靖州文化的繁榮篇章。

立足“綠洲”,鋪就最美“生態路”

綠色,希望的色彩,讓人心情舒暢、信心滿滿;綠色,是美麗的標籤,是生機的展現,更是前行的力量!

靖州擁有秀麗的山川、充裕的森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沒有污染的神奇綠洲”,成就了“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國生態示範區”“全國綠色小康縣”“全國木材重要產地”和“湖南省林業十強縣”等金字招牌,猶如綠色的琴弦彈奏著生態和諧之音。

行走在靖州大地,山高林密綠波卷潮,鬱鬱蔥蔥;秀水湖畔柳綠花紅,碧波瀲瀲。五龍潭國家濕地公園森森翠色,雲蒸霞蔚;排牙山國家森林公園水杉與光影交織,鳥叫與蟲喃齊鳴;蜿蜒在大森林中的騎行賽道,被網友評為湖南“五個秋季最美賞景地”之首……

靖州發展堅持走“迴圈路”、念“生態經”、唱“綠色戲”,著力打造“碧水、青山、藍天、綠地”工程,讓人在綠中走、讓家在綠中居、讓城在綠中顯。加強生態保護,靖州安居樂業充滿了“綠色生機”。

“特色產地”打造最旺“生產線”

好山出好水,沃土育珍寶。

靖州是一塊寶地,一片福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最顯著的特徵。茯苓、楊梅、山核桃是靖州“三寶”,分別有“四時神藥”“梅中之王”“乾果之王”之美譽,造就了“中國茯苓之鄉”“中國楊梅之鄉”“南方山核桃之城”的美名。

特色就是優勢,優勢就是競爭力。靖州按照“一鄉一品牌、一村一產業”的發展思路,立足獨一無二、獨具一格的資源,優化產業結構,抓好產業佈局,實施品牌戰略,打造名優產業,大力發展茯苓、楊梅、山核桃、生豬養殖、雜交水稻制種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水準上了一個檔次。

為了特色產業出實效,靖州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多業態打造,多要素髮力,多項目並進,項目建設熱氣騰騰,產業發展碩果累累。

栽有梧桐樹,引來鳳凰棲。靖州先後成功爭取了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湖南省特色農副產品加工重點縣、楊梅小鎮等一批惠及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工業增速進入全市第一方陣。

“五福之地”自有“五福臨門”,如何立足福地優勢造福靖州人民?多年來,靖州謀篇佈局、砥礪前行,憑著“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的壯志豪情,在全面發展中攻城拔寨,把新時代的美麗畫卷一覽無餘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靖州之美,是“流淌在童話世界裡的快樂老家”——地筍苗寨,也是“塵封于苗鄉侗寨絲綢路上的女兒王國”——岩腳侗寨。這美,就像一曲古老歌謠,樂聲悠遠、笙歌宏亮;這美,就如一首現代詩,是“北極無雙苑、南湘第一峰”的飛山寨,也是“塔高文為峰”“百年狀元坊”的文峰塔……

在闊步新征程的幸福時光裡,一個如詩如畫、美輪美奐的新靖州已悄然起航。靖州縣委書記張遠松表示,要奮力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商貿興縣、旅遊活縣”四大戰略,建設湘黔桂三省接邊區域中心,在如期脫貧摘帽、同步建成小康靖州、建設民族經濟強縣的道路上奮勇爭先、加速前進,共同描繪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吳展團

逐夢新時代·縣市區掃描

曾與嶽麓、濂溪、石鼓並稱為“湖湘四大書院”。

以此形成的“飛山文化”,集釋道儒和苗侗等少數民族文化之大成,是靖州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園,滋養這方土地枝繁葉茂。

地靈不一定人傑,人才輩出一定要靠尊師重教。教育就是靖州文化建設最靚麗的名片。在靖州,有一種最高的禮遇叫“狀元上榜”,這是重視人才的最好見證,也是尊師重教的最佳詮釋。

如果說商貿是靖州的骨骼,民族風情是其血肉,那麼文化則是靖州的靈魂,也是“軟實力”。從靖州被授予“清華大學生源學校”,到連續23年保持懷化市教育先進行列,從文峰塔“百年狀元坊”,到“靖州教育現象”,都書寫著靖州文化的繁榮篇章。

立足“綠洲”,鋪就最美“生態路”

綠色,希望的色彩,讓人心情舒暢、信心滿滿;綠色,是美麗的標籤,是生機的展現,更是前行的力量!

靖州擁有秀麗的山川、充裕的森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沒有污染的神奇綠洲”,成就了“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國生態示範區”“全國綠色小康縣”“全國木材重要產地”和“湖南省林業十強縣”等金字招牌,猶如綠色的琴弦彈奏著生態和諧之音。

行走在靖州大地,山高林密綠波卷潮,鬱鬱蔥蔥;秀水湖畔柳綠花紅,碧波瀲瀲。五龍潭國家濕地公園森森翠色,雲蒸霞蔚;排牙山國家森林公園水杉與光影交織,鳥叫與蟲喃齊鳴;蜿蜒在大森林中的騎行賽道,被網友評為湖南“五個秋季最美賞景地”之首……

靖州發展堅持走“迴圈路”、念“生態經”、唱“綠色戲”,著力打造“碧水、青山、藍天、綠地”工程,讓人在綠中走、讓家在綠中居、讓城在綠中顯。加強生態保護,靖州安居樂業充滿了“綠色生機”。

“特色產地”打造最旺“生產線”

好山出好水,沃土育珍寶。

靖州是一塊寶地,一片福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最顯著的特徵。茯苓、楊梅、山核桃是靖州“三寶”,分別有“四時神藥”“梅中之王”“乾果之王”之美譽,造就了“中國茯苓之鄉”“中國楊梅之鄉”“南方山核桃之城”的美名。

特色就是優勢,優勢就是競爭力。靖州按照“一鄉一品牌、一村一產業”的發展思路,立足獨一無二、獨具一格的資源,優化產業結構,抓好產業佈局,實施品牌戰略,打造名優產業,大力發展茯苓、楊梅、山核桃、生豬養殖、雜交水稻制種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水準上了一個檔次。

為了特色產業出實效,靖州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多業態打造,多要素髮力,多項目並進,項目建設熱氣騰騰,產業發展碩果累累。

栽有梧桐樹,引來鳳凰棲。靖州先後成功爭取了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湖南省特色農副產品加工重點縣、楊梅小鎮等一批惠及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工業增速進入全市第一方陣。

“五福之地”自有“五福臨門”,如何立足福地優勢造福靖州人民?多年來,靖州謀篇佈局、砥礪前行,憑著“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的壯志豪情,在全面發展中攻城拔寨,把新時代的美麗畫卷一覽無餘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靖州之美,是“流淌在童話世界裡的快樂老家”——地筍苗寨,也是“塵封于苗鄉侗寨絲綢路上的女兒王國”——岩腳侗寨。這美,就像一曲古老歌謠,樂聲悠遠、笙歌宏亮;這美,就如一首現代詩,是“北極無雙苑、南湘第一峰”的飛山寨,也是“塔高文為峰”“百年狀元坊”的文峰塔……

在闊步新征程的幸福時光裡,一個如詩如畫、美輪美奐的新靖州已悄然起航。靖州縣委書記張遠松表示,要奮力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商貿興縣、旅遊活縣”四大戰略,建設湘黔桂三省接邊區域中心,在如期脫貧摘帽、同步建成小康靖州、建設民族經濟強縣的道路上奮勇爭先、加速前進,共同描繪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吳展團

逐夢新時代·縣市區掃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