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畫”啟動 103名外國青年將參與

央廣網北京4月11日消息2017年度“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畫”4月10日在北京師範大學啟動。 來自33個國家的103名外國青年將踏上“看中國”之旅, 在中方志願者協助下, 分別前往北京、上海、廣東、雲南、廣西、湖南、甘肅、福建、河南、吉林、青海、內蒙古12個省、市、自治區, 每人拍攝一部10分鐘以“工匠·傳承·創新”為主題的紀錄短片。 整個活動從4月10日啟動, 到7月21日在北京進行展映結束, 歷時3個月。

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表示, “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畫”是由外國青年以自己的眼睛看中國, 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中國, 通過自主拍攝來講述中國故事、傳遞文化形象的文化體驗活動。

自2011年專案開展以來, 已經連續舉辦六屆, 組織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以色列等34國302名青年落地中國21座城市, 在當地師生的支持與協助下, 出色完成301部短片, 共獲50余項國際獎。 “看中國”今年的主題是“工匠·傳承·創新”。 工匠精神是一種技能, 也是一種精神品質;是個人情懷, 也是國家文明。 品牌、百年老店、匠人、企業文化、高鐵、掛壁公路……無論大工程還是手工藝, 都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文化氛圍、社會心理, 以及價值共識。 希望今年的創作者們, 能在協作的基礎上, 通過出色的藝術表達方式, 獨特的文化發現視角, 解讀你們眼中的“工匠精神”, 以及蘊含在“工匠精神”中的傳承與創新。

為使活動的創作者、作品更加多元, 今年的“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畫”還設立了專業組、回訪組和VR組。 在“專業組”中, “看中國”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合作, 邀請到泰國、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國家級電視臺、高等院校的專業電影人前往內蒙古鄂爾多斯進行創作, 為looking China pro版開創新篇;在“回訪組”中, 今年組委會經過審慎篩選, 最終邀請了三位歷屆“金目獎”獲獎者再次回到中國, 每人拍攝一部對中國文化具有更加深入理解的紀錄短片。 “回訪組”的設立, 意在通過獎勵機制, 鼓勵外國青年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 與此同時, “看中國”引進最前沿的虛擬實境技術參與拍攝, 誠邀來自羅馬尼亞、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五位具有VR豐富製作經驗的青年電影人落地青海,

進行虛擬實境創作。 這三個特殊單元的影片將與其他作品一道進行拍攝、製作、展映與獨立評獎。

匈牙利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參贊宋妮雅表示, 匈中兩國友好往來源遠流長, 兩國在文化和傳媒領域的交流緊密。 此次“看中國”邀請匈牙利布達佩斯城市大學的師生到中國, 希望他們能將他們眼中的中國展現給兩國觀眾, 加深兩國人民的相互瞭解。 外國青年代表、義大利馬切拉塔大學學生桑保羅表示, 義大利和中國都有著漫長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 深圳是一個發達的城市, 一定可以有豐富的收穫。 來自羅馬尼亞、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的五位青年電影人還將組成“VR組”, 進行虛擬實境創作。

為了強化短片的文化發現和藝術表達, 主辦方特地設置了文化顧問組。 馮驥才、白庚勝、安樂哲、白樂桑、于廣華、郭英德、蕭放、楊利慧等8位元來自文化學、漢學、民俗學、影視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 受聘成為本屆“看中國”專案文化顧問。 義大利、匈牙利、捷克等國25位青年代表出席啟動儀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