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轉山轉水轉佛塔,我們究竟在朝拜什麼?

在拉薩大昭寺廣場(朝聖者統稱:內廓轉經), 看到這位持兩根拐杖老奶奶的時候, 我安靜了。

地面上的雪水剛化去, 又下起了灰蒙細雨,

整個拉薩就像一座濕漉漉的小縣城, 陰冷交錯。 我和藏族朋友剛從茶館出來, 嘴裡仍有酥油茶的餘熱和奶香。 看到朝聖老奶奶的時候, 我發現藏族朋友臉上有些微妙的變化, 那種說不清楚的變化, 似自豪, 又似敬畏, 或者說憐憫。 我們倆不自覺地掏出了一些零錢, 交由藏族朋友塞給老奶奶, 在陰雨中我只聽見樂觀、健朗的笑聲:咩咩咩, …圖吉愜圖吉愜…

意外的, 老奶奶拒絕了我們的好意。 我從藏族朋友的話裡大概知道了她的意思:“我生活還好, 謝謝你年輕人, 我只是想拜拜佛, 趁現在還走得動。 ”我倆怔住了, 目送老奶奶前行的背影, 豁然豁達。

望著老奶奶前行的背影, 我們手中的零錢已經被一邊朝聖一邊乞討的孩子拿去了。

看著他們歡喜的笑臉, 我卻莫名的多了一些不安;藏族朋友說, 這些孩子再不管教就真的完了。 那天下午, 我們開始有意無意地討論藏傳佛教, 討論藏族同胞身體力行、時刻虔誠的宗教信仰究竟是什麼?當我們轉山轉水轉佛塔的時候, 我們究竟在朝拜什麼?

這樣的討論和思索, 是一時半會兒找不到答案的, 日子久了還會被我們的生活忘得一乾二淨。 當然, 我是這樣。

我問藏族朋友是否信仰藏傳佛教, 黃教、紅教、白教、薩迦等, 他搖搖頭, 打趣地說“我心裡有一尊佛, 無處不在。 ”後來, 我們盤坐在普甯巴寺裡, 那裡的信徒白天吃喝拉撒睡都在寺院裡, 一位紅衣喇嘛跟我們說, “朝聖是一種禮節、一種約束, 也是一種修行。 ”他那天大概的意思是說, 修行不定是為來世, 也不一定是懺悔贖罪, 很可能是為了當下的幸福、富裕。 譬如, 有些牧民不遠萬里朝聖拉薩, 僅僅是為了娶個老婆放羊, 有幾個孩子, …這些都是朝聖, 每一個藏族人一生都要朝拜一次拉薩。

紅衣喇嘛的話, 通俗易懂, 不加掩飾, 不像經書上說的抽象、虛無, 話席之間還有說有笑。

藏族朋友說, 在宗教教義裡, 朝拜是一種修行, 也是一種贖罪, 更是為了來世。 “不少漢族人嘲笑我們, 用笨拙的方法修行看不見的來世;但這只是表像的理解, 更確切的說, 是對朝聖的誤解。 ”藏族朋友不喜歡言語之間勝辯,

但他還是把話說完了, “在我看來, 朝聖歷經千辛萬苦, 不管來世修得如何;但都修煉了朝聖者一身堅毅的品性和持之以恆的態度。 我想, 這就是佛, 每個人心裡都應該有一尊這樣的佛。 不論工作、學習、生活, 做事情, 都需要堅毅的品性和持之以恆的態度。 ”

他說, 通俗的講, 就是不放棄。 許多藏族人不遠萬里進藏朝聖, 不會因為下雪了、山路滑坡了而停止朝聖;在他們看來, 朝聖是不可阻擋的。 把這理兒換到我們做事的態度上, 就是看准了一件事, 就要把這件事做好, 堅持到底。 “許多人一輩子都很忙, 卻做不好一件事, 但朝聖者做到了。 ”

我和藏族朋友的對話, 一直放在心裡, 並把這段對話告訴了一位元隱居竹林的漢傳佛和尚。 他哈哈的笑了,“朝聖只是一種形式,你朋友卻看到了朝聖最珍貴的一面,這本身就是修行。”

是啊!佛家隨緣修緣,朝拜的既是佛祖,又是自己。

他哈哈的笑了,“朝聖只是一種形式,你朋友卻看到了朝聖最珍貴的一面,這本身就是修行。”

是啊!佛家隨緣修緣,朝拜的既是佛祖,又是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