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樹看皮也看骨,知人善面要知心!

選一棵好的盆景樁材要由表及裡, 觀皮讀骨;瞭解一個人也要觀顏閱色探內心。 讀樹如同識人, 但識人比懂樹卻難多了!

俗話說,

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心隔肚皮, 人心難測, 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諸多俗語都告訴我們知人不易。

古人常從“親、生、貴、賤、言”這五個方面來識人, 簡單來說就是:

一者親, 孝順父母, 善待親人, 知感恩, 有良心的人往往厚道;

二者生, 在親友熟人面前會戴上面具,

在陌生面前往往才是真性情, 這也是對人的一種考量;

三者貴, 在權貴面前的表現, 往往也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內心世界, 是否貪欲, 諂媚, 重利;

四者賤, 這裡賤特指弱勢。 看一個人在面對比自己弱勢的人時候, 是落井下石還是扶弱鋤強也反映一個人的品行;

五者言, 為人處世盡在言語之中可以體現, 觀其言語也能知其聰愚善惡、淺薄自傲、厚德寬仁。

知人善辯不容易, 還是多瞭解樹吧。

盆景樹的選取沒有明確的標準, 但有技巧, 好樹都有特徵:生長慢, 植株奇, 葉小, 荒皮老樹, 兼有水線、舍利骨, 馬眼, 洞坑、節腫、天然瘤疤等元素為優材, 這些元素可以使作品呈現出歲月的滄桑感, 同時更貼近自然, 更有藝術感染力, 也是成就一件優秀盆景作品的必不可少的外在的條件, 也可說是一件作品的皮。

盆景藝術追求致雅脫俗, 形神兼重, 意境深遠。 優秀盆景最大的特點是創造意境, 它是盆景作品的內在生命, 也是作者思想體現。 意境是衡量盆景作品優劣的重要標準, 我個人理解也可以是一件盆景作品的骨。

下面這些堪稱經典的作品, 每一件都烙上了深深的歲月印記, 由裡及外荒皮傲骨。 同時榮與枯、生與死的反差對比, 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彰顯出生命的偉大與神奇。

▲《濃蔭》陳昌大師作品

▲王俞又作品

▲林強作品

▲孫龍海作品

▲馮卓展作品

▲陳昌作品

▲吳成發作品

▲徐淦作品

▲吳成發作品

▲莊偉生作品

▲勞壽權作品

▲羅小冬作品

▲羅崇輝作品

▲《崢嶸如歌》 作者: 普發春

▲《崢嶸如歌》 作者: 普發春

▲周寬祥 《祥和》 黃楊 153x118

▲《為護青翠不知年》

▲ 戎芳元作品

▲韓學年作品

▲韓學年作品

我覺得枯枝嫩葉、樹老皮荒、榮與枯、生與死的強烈反差以及視覺衝擊力,不是美與醜的對比,而是彰顯出生命的偉大與神奇,向人展示出一種與自然搏擊的頑強鬥志。常聽到有人在問盆景人為啥特別喜歡那些有舍利、瘤疤以及殘破的枝幹的樹樁,也經常看到一些文章,討論盆景的美學,有些理論家將舍利、瘤疤等引入美與醜的範疇進行討論,我覺得是誤導,我們應該從帶舍利、瘤疤以及殘破的樹樁中感受到這種自然的殘缺美,並從中得到某種啟示和力量。

嶺南盆景公眾號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

ID: lnpjsj

想要閱讀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關注《嶺南盆景》微信公眾平臺: lnpjsj ,分享最有價值的盆景文化。小編微信: lnpj178 歡迎投稿、留言參與交流。

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彰顯出生命的偉大與神奇。

▲《濃蔭》陳昌大師作品

▲王俞又作品

▲林強作品

▲孫龍海作品

▲馮卓展作品

▲陳昌作品

▲吳成發作品

▲徐淦作品

▲吳成發作品

▲莊偉生作品

▲勞壽權作品

▲羅小冬作品

▲羅崇輝作品

▲《崢嶸如歌》 作者: 普發春

▲《崢嶸如歌》 作者: 普發春

▲周寬祥 《祥和》 黃楊 153x118

▲《為護青翠不知年》

▲ 戎芳元作品

▲韓學年作品

▲韓學年作品

我覺得枯枝嫩葉、樹老皮荒、榮與枯、生與死的強烈反差以及視覺衝擊力,不是美與醜的對比,而是彰顯出生命的偉大與神奇,向人展示出一種與自然搏擊的頑強鬥志。常聽到有人在問盆景人為啥特別喜歡那些有舍利、瘤疤以及殘破的枝幹的樹樁,也經常看到一些文章,討論盆景的美學,有些理論家將舍利、瘤疤等引入美與醜的範疇進行討論,我覺得是誤導,我們應該從帶舍利、瘤疤以及殘破的樹樁中感受到這種自然的殘缺美,並從中得到某種啟示和力量。

嶺南盆景公眾號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

ID: lnpjsj

想要閱讀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關注《嶺南盆景》微信公眾平臺: lnpjsj ,分享最有價值的盆景文化。小編微信: lnpj178 歡迎投稿、留言參與交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