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焦點|弱筋小麥並不“弱” 強力支援脫貧攻堅

"聆聽三農, 感悟中國"

點擊上方"三農中國"可以訂閱哦!

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和精准扶貧的深入推進, 發展特色產業, 變輸血為造血, 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脫貧攻堅有效結合起來, 成為許多地區的首選。 地處我國優質弱筋小麥核心區的河南省淮濱縣, 就提出了“弱麥強縣”戰略。

“弱麥強縣”是指實施弱筋小麥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 使弱筋小麥品質逐年提高, 產業規模迅速擴大。 目前, 弱筋小麥成為淮濱經濟發展、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

隆冬時節, 河南省淮濱縣馬集鎮項元村貧困戶李春光,正在自家的麥田裡不停忙活。 鎮上的農技推廣技術員霍永久, 在一旁仔細傳授著冬季小麥管理的要點。

霍永久:這個小麥現在已經, 根子有的已經想腐爛了, 抓緊得排水。

貧困戶李春光:往年是靠天收, 一畝地三四百斤、四五百斤的。 現在技術員來我們農村指導,

有譜了, 一畝地可以打個八九百斤。

李春光地裡種的是弱筋小麥, 不僅可以享受到越來越多的產業扶持政策, 還時常有技術員來指導, 而且資金和訂單也都不用愁。

項元村過去以傳統作物種植為主, 全村1101人中有410人是貧困人口。 這幾年,

村裡調整種植結構, 改種附加值更高的弱筋小麥, 幫助絕大部分貧困戶順利脫貧。

項元村第一書記李邦傑:2014年我村通過弱筋小麥產業扶持, 帶來了技術、資金和訂單, 讓我村人均收入達到3400元, 82戶367人通過種植弱筋小麥實現了脫貧。

項元村是河南省淮濱縣弱筋小麥產業扶貧的縮影。 淮濱縣是中國優質弱筋小麥的核心區。 這裡生產的弱筋小麥具有低蛋白、弱麵筋等獨特品質, 可以與美國、澳大利亞局部地區的弱筋小麥相媲美。 但由於缺乏資金、技術和市場推廣, 前些年, 淮濱縣弱筋小麥種植一度十分蕭條。 淮濱縣弱筋小麥產業扶貧部指揮部成員王建民:

王建民:2002年以前, 我們種的都是普通小麥, 那個時候我們淮濱的小麥稱為飼料麥,

就是說一般的吃, 品質很差, 就作為飼料用。 一般來說全縣平均的畝產也就是說兩百多公斤。

為了改變落後局面, 發揮好弱筋小麥特色農業優勢, 近年來, 淮濱縣看准國內外弱筋小麥供不應求的商機, 與江蘇農科院、揚州農科院等科研機構開展合作,

培育引進優質弱筋小麥, 在全縣實施規模化種植。 淮濱縣還制定出臺了《弱筋小麥生產指導意見》, 為農戶提供從供種供肥, 到分擔農業保險的“五統一”全套服務, 讓農戶能種上、種得好, 還能銷得出。 淮濱縣弱筋小麥產業扶貧部指揮部成員王建民:

王建民:通過統一供種節本, 每畝財政補貼30元;第二個是統一供肥, 財政補助20元;第三是統一植保, 財政和企業共同補助8元;第四個是統一保險, 財政和企業共同補助24元, 這樣就節本增收82元。 增產增收和增價增收259元, 合計每畝地可以增加收入340元, 按每個人1.5畝計算, 可以增加510元的收入。 按每戶平均4口人計算, 每戶增收2040元。

“五統一”讓群眾種植收益有了保障, 同時也提高了產量。 據淮濱縣農業部門測算,實行“五統一”之後,每畝可以增產180斤,同時加價10%進行收購,農民增收更加明顯。

淮濱縣蘆集鄉許老圩村的貧困戶方桂江的兩個孩子都在上大學,一年光學費、生活費就需要四萬多塊錢,日常開銷都捉襟見肘。前年他加入到優質弱筋小麥種植行列,當年就有了好收成。

方桂江:現在自從推廣了弱筋小麥以後,每斤比普通小麥在公司統一回收的情況下,一斤要高出一至兩毛錢,這樣使我們每畝地多增收了三到四百元,我家現在有十來畝地,包括扭轉自己親戚的十來畝,(一共)二十來畝地,每年光賣小麥一項收入就達兩萬餘元。

加價10%收購,每斤就需要多掏一毛錢,對於年加工能力60萬噸弱筋小麥的河南省金豫南麵粉有限公司來說,每年就需要多支出1200萬元以上。對於這筆支出,企業負責人卻說“我願意”。公司副總經理王俊民:

王俊民:我們企業肯定願意多掏這1200萬的支出。過去我們是靠進口小麥,配額少價格高,現在有了六萬噸以上優質弱筋小麥的保障,我們的品質上去了,產量也上去了,這個價格也上去了。這麼一來看似我們多掏了1200萬的成本,實際上是成本下降,而效益上升了。

這兩年,一到收穫季節,不僅本地企業大量購進弱筋小麥,大批來自廣東、浙江等地的小麥加工企業也早早開始蹲點淮濱收購。淮濱縣弱筋小麥產業扶貧部指揮部成員王建民:

王建民:淮濱弱筋小麥的品質得到廣泛認可,迎來了五糧液集團在淮濱建立生產基地,每年訂購十萬噸,然後還有中糧集團要在淮濱發展弱筋小麥產業化,麵粉加工企業比如說周口益海、鄭州海嘉、濟南明天、鄭州雪雁這些企業紛紛爭相來淮濱採購弱筋小麥,按照現在的發展,我們淮濱生產的弱筋小麥是供不應求。

產前有訂單、產中有服務、產後有保障,推廣弱筋小麥種植,河淮濱縣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雙贏。淮濱縣弱筋小麥種植面積從2012年的5萬畝,發展到2016年的60萬畝,占到全縣小麥種植面積的75%以上,覆蓋貧困村44個。淮濱縣已從原先的弱筋小麥生產基地,逐步發展成“弱筋小麥+麵粉加工+烘焙食品+工業化主食精深加工”的弱筋小麥產業基地。僅2015年淮濱縣就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為貧困戶年增收1166萬元,帶領3萬多人擺脫貧困。

記者:任磊萍 辛鵬 任瀟

統稿編輯:劉璐

據淮濱縣農業部門測算,實行“五統一”之後,每畝可以增產180斤,同時加價10%進行收購,農民增收更加明顯。

淮濱縣蘆集鄉許老圩村的貧困戶方桂江的兩個孩子都在上大學,一年光學費、生活費就需要四萬多塊錢,日常開銷都捉襟見肘。前年他加入到優質弱筋小麥種植行列,當年就有了好收成。

方桂江:現在自從推廣了弱筋小麥以後,每斤比普通小麥在公司統一回收的情況下,一斤要高出一至兩毛錢,這樣使我們每畝地多增收了三到四百元,我家現在有十來畝地,包括扭轉自己親戚的十來畝,(一共)二十來畝地,每年光賣小麥一項收入就達兩萬餘元。

加價10%收購,每斤就需要多掏一毛錢,對於年加工能力60萬噸弱筋小麥的河南省金豫南麵粉有限公司來說,每年就需要多支出1200萬元以上。對於這筆支出,企業負責人卻說“我願意”。公司副總經理王俊民:

王俊民:我們企業肯定願意多掏這1200萬的支出。過去我們是靠進口小麥,配額少價格高,現在有了六萬噸以上優質弱筋小麥的保障,我們的品質上去了,產量也上去了,這個價格也上去了。這麼一來看似我們多掏了1200萬的成本,實際上是成本下降,而效益上升了。

這兩年,一到收穫季節,不僅本地企業大量購進弱筋小麥,大批來自廣東、浙江等地的小麥加工企業也早早開始蹲點淮濱收購。淮濱縣弱筋小麥產業扶貧部指揮部成員王建民:

王建民:淮濱弱筋小麥的品質得到廣泛認可,迎來了五糧液集團在淮濱建立生產基地,每年訂購十萬噸,然後還有中糧集團要在淮濱發展弱筋小麥產業化,麵粉加工企業比如說周口益海、鄭州海嘉、濟南明天、鄭州雪雁這些企業紛紛爭相來淮濱採購弱筋小麥,按照現在的發展,我們淮濱生產的弱筋小麥是供不應求。

產前有訂單、產中有服務、產後有保障,推廣弱筋小麥種植,河淮濱縣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雙贏。淮濱縣弱筋小麥種植面積從2012年的5萬畝,發展到2016年的60萬畝,占到全縣小麥種植面積的75%以上,覆蓋貧困村44個。淮濱縣已從原先的弱筋小麥生產基地,逐步發展成“弱筋小麥+麵粉加工+烘焙食品+工業化主食精深加工”的弱筋小麥產業基地。僅2015年淮濱縣就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為貧困戶年增收1166萬元,帶領3萬多人擺脫貧困。

記者:任磊萍 辛鵬 任瀟

統稿編輯:劉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