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闢謠特工隊,2017年的十大養生謠言,你中過招嗎?

你是否聽說過以下謠言

“空心菜是吸收農藥和重金屬

最厲害的蔬菜”

“西瓜和桃子一起吃會中毒”

“低鈉鹽是“送命鹽””

……

當下人們越來越注意養生

與此相伴的養生謠言也逐漸

成為網路虛假資訊的重災區

2017年過去了

為你盤點2017年出現的一些養生謠言

2018年和他們揮手再見吧

1

【空心菜是吸收農藥和重金屬最厲害的一種蔬菜】

【謠言內容】“空心菜千萬別吃, 因為空心菜在所有綠葉蔬菜裡,

是吸收農藥和重金屬最厲害的一種。 ”

【真相解讀】農產品的生產取決於三大要素:空氣、土壤和水質。 無論是空心菜還是其他蔬菜, 對這三大要素都有嚴格的指標要求。 蔬菜生長的環境如果存在大氣污染、工業殘渣或者工業污水灌溉等問題, 都會被蔬菜吸附。 在吸收重金屬能力方面, 空心菜確實強於一般蔬菜, 但空心菜重金屬含量本身並不高, 並不是有毒蔬菜, 是日常家庭餐桌上的常見蔬菜。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醫師夏公旭介紹說, 空心菜是一種藥食兩用的蔬菜, 作為藥材的名稱叫作“蕹菜”。 空心菜中粗纖維含量極為豐富, 可增進腸道蠕動, 對於防治便秘及減少腸道癌變有積極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 空心菜屬於寒涼性蔬菜, 體質弱、大便溏泄、脾胃虛寒、血壓偏低者不宜多吃空心菜。

2

【西瓜和桃子一起吃會中毒】

【謠言內容】桃子和西瓜不能一起吃, 同吃會產生劇毒, 嚴重者可致命。

【真相解讀】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食療藥膳門診主任中醫師王東旭介紹說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

桃子和西瓜二者不存在相克的說法, 更不會吃出中毒。

如果有人因為吃了兩種水果出現中毒反應, 可能與不潔飲食有關係。

王東旭說, 早在齊梁時期的中醫著作《名醫別錄》中已經記載過桃子“多食令人有熱。 ”到了清代, 著名藥學著作《本經逢原》中對桃子吃多的弊端說得更具體:“多食令人腹熱作瀉。 ”由於西瓜偏寒性且多吃會有駐濕的弊端, 所以脾胃虛寒的人、體內有濕邪的人都不適合多吃。 如果是適量食用西瓜和桃子, 一般不會出現不適的問題, 但是如果多吃對腸胃等還是有不利影響的。

3

【藿香正氣水+頭孢=中毒, 會立刻喪命!】

【謠言內容】藿香正氣不能和頭孢一起吃, 會中毒, 甚至會喪命。

【真相解讀】王東旭說, 藿香正氣水與頭孢同時服用, 的確會有不良反應, 但是網上說會立刻喪命有些誇張。

兩種藥物同時服用易引起“雙硫侖樣反應”, 會有頭痛、頭暈、出汗等症狀出現, 重者會出現呼吸抑制、心動過速, 更嚴重的甚至有過敏性休克。

之所以兩種藥物一起服用會產生如此不良反應,原因是藿香正氣水含有40%~50%的乙醇,頭孢類藥物抑制了乙醇在體內的代謝產物——乙醛的繼續降解,如果在體內大量堆積,會進一步引起中毒症狀。所以,藿香正氣水和頭孢不能一起服用。

4

【低鈉鹽是“送命鹽”】

【謠言內容】急診的高鉀血症越來越多,追問病史,許多人都是用的低鈉鹽……腎臟科醫生天天講,就買最便宜的雪花鹽,不能買低鈉鹽,低鈉鹽就是高鉀鹽,是送命鹽……

【真相解讀】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腎病科主任醫師徐梅昌介紹說高鉀血症患者主要還是因為飲食不健康導致的。

一般人食用低鈉鹽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食用低鈉鹽對維持鈉鉀平衡有好處,因此對控制血壓也有好處。

對於慢性腎病患者來說,不但要低鈉飲食也要注意低鉀飲食,但是低鈉鹽也含有一定量的鉀,即便是輕度的腎病患者也有一定的排鉀能力,正常用量都沒有多大的問題,但是要注意定期到醫院監測腎功能、電解質,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含鉀食物的調節,預防不知不覺中攝取鉀過多導致高血鉀症。

5

【馬兜鈴酸是引發肝癌重要原因之一】

【謠言內容】一篇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登上權威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封面,該研究顯示,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是導致亞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真相解讀】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中藥學副教授林志健說,上世紀90年代,國外將含馬兜鈴酸類中藥用於減肥,出現多人罹患腎衰竭甚至出現死亡案例的嚴重中藥中毒臨床事故。

2000年以後,有關含馬兜鈴酸中藥腎臟毒性問題引起國內重視,2003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取消了廣防已、關木通、青木香藥用標準,並將含馬兜鈴酸的中藥製劑列為處方藥,可以說含馬兜鈴酸中藥的安全問題已不是新問題。

林志健指出,肝癌的病因及確切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其發病是多因素、多步驟的複雜過程。研究證實,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黃麴黴素、飲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亞硝胺類物質、微量元素等都與肝癌發病相關。

美國醫學權威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10月中旬刊發的題為《臺灣及更廣亞洲地區的肝癌與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廣泛相關》這篇論文,在肝癌樣本篩選過程中,並沒有排除亞洲人群乙肝患者多這一致病因素,因此,馬兜鈴酸導致肝癌,還需進一步的研究證明。

6

【喝王老吉能延長10%壽命】

【謠言內容】 在《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上,廣藥集團董事長宣佈:國家863計畫研究結果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長壽命大約10%。

【真相解讀】據介紹,得出這一結論的是國家863計畫中的首個涼茶專案。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作為科研單位,承接了其中關於功能性食品安全評價因數的研究。該中心衛生毒理所主任黃俊明介紹,該課題是個很龐大的專案,涼茶只是其中一個子項,主要圍繞涼茶安全性展開,大鼠的最終存活率是一項對結果考察的指標。實驗結果是,用了涼茶的大鼠比沒用涼茶的大鼠活得更長久。至於是否說明王老吉有延年益壽的功能,這個大鼠實驗是無法給出結論的。

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中藥學副教授林志健說,影響壽命的原因有很多,這種延壽的研究需要跟蹤很多年,而且樣本要很大,並且得避免各種混雜因素,也就是說要排除其他影響壽命的因素去證明只有這一個因素產生影響。

涼茶作為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成藥飲品,並不是藥物,對於脾胃虛寒等並不適合飲用,所以說涼茶具有延年益壽的功效是不合適的。

7

【按“通血管古方”食療一個月後,原本堵塞的血管就全通了】

【謠言內容】微信上廣為流傳著一張“通血管古方”,號稱按方食療一個月後,原本堵塞的血管就全通了。根據這張方子的描述,原料為檸檬汁、薑汁、大蒜汁、蘋果醋各一杯。還說“吃上一個月以後去醫院做次檢查,會發現血管乾乾淨淨,堵塞的地方全通了”。

【真相解讀】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心內科邢俊武副主任醫師介紹說,從理論上來說,大蒜、生薑、檸檬、蘋果醋都有直接或者間接的心血管保健食療功效,但是從中醫角度來說,生薑本身是溫熱性食物,具有溫中、助陽、散寒等作用,如果是實熱體質的高血壓患者或者陽亢的高血壓患者則不宜使用。

這些食物的食療的作用更多的是保健,但是遠不如藥物治療的效果。建議讀者朋友們不要輕易嘗試,最好在使用前諮詢專科醫生。

8

【便秘吃姜皮,感冒吃薑肉】

【謠言內容】薑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之說。如果表現為便秘、口臭、口腔潰瘍等體內有“熱”症,最好只吃姜皮,這樣既可發揮姜皮的利水功效,又可避免“火上澆油”。但若是患了風寒感冒,想喝紅糖生薑水緩解病症,生薑最好去皮,只食薑肉,以發汗。

【真相解讀】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肛腸科主任醫師王元釗介紹說,中醫認為姜皮的確有利水消腫的功效,一般用於治療治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病症。

那麼“風寒感冒吃薑肉”的做法是不是對的呢?夏公旭介紹說,老百姓常用的“生薑紅糖水”防治風寒感冒時有道理的,因為生薑性溫,其特有的“薑辣素”能使血管擴張,血液迴圈加快,進而達到驅寒的功效。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方法用來預防和輔助治療風寒感冒初期的患者是可以的,但是中重度的寒性感冒患者則不適用。

因為生薑主要用於解表,發汗作用較弱,臨床上常配合麻黃、桂枝等同用,能增強發汗力量。至於是不是一定要去皮才能有驅寒的效果倒也未必,只是說去皮之後效果更好一些罷了,總體上影響不大。

夏公旭特別提醒,對於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患有炎症疾患及糖尿病與痔瘡患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薑,也不適宜擅自服用生薑入藥的方劑,最好使用前諮詢有經驗的中醫師,以免弄巧成拙。

9

【熏艾條、放洋蔥能去除甲醛】

【謠言內容】新裝修的房屋用熏艾條、放洋蔥等方法能有效去除甲醛。

【真相解讀】去甲醛的方法,最靠譜的還是通風。

打開門窗通風,通過自然稀釋的做法去除甲醛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新裝的房子至少要空置通風3~6個月才安全,而且後期入住不注意通風依舊會造成甲醛超標。

在開窗通風前應該先把裝修後的房屋門窗關嚴,封閉幾天,讓室內溫度升高,這樣有利於甲醛等有害氣體從地板、傢俱中儘快釋放出來,然後再開窗對流通風,如此反復數次更好。

10

【長期吃健胃消食片會患上胃潰瘍和胃結石】

【謠言內容】80後女白領向女士長期將健胃消食片當零食,吃了兩年,患上胃潰瘍。

【真相解讀】有胃病別亂吃山楂。很多人認為,只要胃部出現不適,嚼幾片消食片就能緩解症狀,還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胃口好,特地買來健胃消食片或是山楂丸之類的給孩子吃。

林志健告訴記者,健胃消食片是臨床用於治療食物積滯的常見中成藥,目前尚未有文獻、臨床資料顯示,長期服用健胃消食片會導致胃結石和胃潰瘍的證據。林志健說,臨床上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是胃潰瘍的主要致病原因,另外還有情緒、飲食、環境等其他原因有關。而胃結石則在臨床上很少見到,多認為是與空腹進食大量柿子有關。

林志健提醒,雖說長期吃健胃消食片會患上胃潰瘍和胃結石是無根據的,但是畢竟消食片中的主要成分是山楂,山楂所含的酸性成分較多,會使胃中的酸度急劇增加,所以脾胃虛弱者,要少吃消食片,以免加重病情。

編輯:肇慶食品藥品監管

之所以兩種藥物一起服用會產生如此不良反應,原因是藿香正氣水含有40%~50%的乙醇,頭孢類藥物抑制了乙醇在體內的代謝產物——乙醛的繼續降解,如果在體內大量堆積,會進一步引起中毒症狀。所以,藿香正氣水和頭孢不能一起服用。

4

【低鈉鹽是“送命鹽”】

【謠言內容】急診的高鉀血症越來越多,追問病史,許多人都是用的低鈉鹽……腎臟科醫生天天講,就買最便宜的雪花鹽,不能買低鈉鹽,低鈉鹽就是高鉀鹽,是送命鹽……

【真相解讀】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腎病科主任醫師徐梅昌介紹說高鉀血症患者主要還是因為飲食不健康導致的。

一般人食用低鈉鹽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食用低鈉鹽對維持鈉鉀平衡有好處,因此對控制血壓也有好處。

對於慢性腎病患者來說,不但要低鈉飲食也要注意低鉀飲食,但是低鈉鹽也含有一定量的鉀,即便是輕度的腎病患者也有一定的排鉀能力,正常用量都沒有多大的問題,但是要注意定期到醫院監測腎功能、電解質,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含鉀食物的調節,預防不知不覺中攝取鉀過多導致高血鉀症。

5

【馬兜鈴酸是引發肝癌重要原因之一】

【謠言內容】一篇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登上權威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封面,該研究顯示,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是導致亞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真相解讀】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中藥學副教授林志健說,上世紀90年代,國外將含馬兜鈴酸類中藥用於減肥,出現多人罹患腎衰竭甚至出現死亡案例的嚴重中藥中毒臨床事故。

2000年以後,有關含馬兜鈴酸中藥腎臟毒性問題引起國內重視,2003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取消了廣防已、關木通、青木香藥用標準,並將含馬兜鈴酸的中藥製劑列為處方藥,可以說含馬兜鈴酸中藥的安全問題已不是新問題。

林志健指出,肝癌的病因及確切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其發病是多因素、多步驟的複雜過程。研究證實,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黃麴黴素、飲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亞硝胺類物質、微量元素等都與肝癌發病相關。

美國醫學權威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10月中旬刊發的題為《臺灣及更廣亞洲地區的肝癌與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廣泛相關》這篇論文,在肝癌樣本篩選過程中,並沒有排除亞洲人群乙肝患者多這一致病因素,因此,馬兜鈴酸導致肝癌,還需進一步的研究證明。

6

【喝王老吉能延長10%壽命】

【謠言內容】 在《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上,廣藥集團董事長宣佈:國家863計畫研究結果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長壽命大約10%。

【真相解讀】據介紹,得出這一結論的是國家863計畫中的首個涼茶專案。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作為科研單位,承接了其中關於功能性食品安全評價因數的研究。該中心衛生毒理所主任黃俊明介紹,該課題是個很龐大的專案,涼茶只是其中一個子項,主要圍繞涼茶安全性展開,大鼠的最終存活率是一項對結果考察的指標。實驗結果是,用了涼茶的大鼠比沒用涼茶的大鼠活得更長久。至於是否說明王老吉有延年益壽的功能,這個大鼠實驗是無法給出結論的。

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中藥學副教授林志健說,影響壽命的原因有很多,這種延壽的研究需要跟蹤很多年,而且樣本要很大,並且得避免各種混雜因素,也就是說要排除其他影響壽命的因素去證明只有這一個因素產生影響。

涼茶作為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成藥飲品,並不是藥物,對於脾胃虛寒等並不適合飲用,所以說涼茶具有延年益壽的功效是不合適的。

7

【按“通血管古方”食療一個月後,原本堵塞的血管就全通了】

【謠言內容】微信上廣為流傳著一張“通血管古方”,號稱按方食療一個月後,原本堵塞的血管就全通了。根據這張方子的描述,原料為檸檬汁、薑汁、大蒜汁、蘋果醋各一杯。還說“吃上一個月以後去醫院做次檢查,會發現血管乾乾淨淨,堵塞的地方全通了”。

【真相解讀】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心內科邢俊武副主任醫師介紹說,從理論上來說,大蒜、生薑、檸檬、蘋果醋都有直接或者間接的心血管保健食療功效,但是從中醫角度來說,生薑本身是溫熱性食物,具有溫中、助陽、散寒等作用,如果是實熱體質的高血壓患者或者陽亢的高血壓患者則不宜使用。

這些食物的食療的作用更多的是保健,但是遠不如藥物治療的效果。建議讀者朋友們不要輕易嘗試,最好在使用前諮詢專科醫生。

8

【便秘吃姜皮,感冒吃薑肉】

【謠言內容】薑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之說。如果表現為便秘、口臭、口腔潰瘍等體內有“熱”症,最好只吃姜皮,這樣既可發揮姜皮的利水功效,又可避免“火上澆油”。但若是患了風寒感冒,想喝紅糖生薑水緩解病症,生薑最好去皮,只食薑肉,以發汗。

【真相解讀】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肛腸科主任醫師王元釗介紹說,中醫認為姜皮的確有利水消腫的功效,一般用於治療治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病症。

那麼“風寒感冒吃薑肉”的做法是不是對的呢?夏公旭介紹說,老百姓常用的“生薑紅糖水”防治風寒感冒時有道理的,因為生薑性溫,其特有的“薑辣素”能使血管擴張,血液迴圈加快,進而達到驅寒的功效。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方法用來預防和輔助治療風寒感冒初期的患者是可以的,但是中重度的寒性感冒患者則不適用。

因為生薑主要用於解表,發汗作用較弱,臨床上常配合麻黃、桂枝等同用,能增強發汗力量。至於是不是一定要去皮才能有驅寒的效果倒也未必,只是說去皮之後效果更好一些罷了,總體上影響不大。

夏公旭特別提醒,對於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患有炎症疾患及糖尿病與痔瘡患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薑,也不適宜擅自服用生薑入藥的方劑,最好使用前諮詢有經驗的中醫師,以免弄巧成拙。

9

【熏艾條、放洋蔥能去除甲醛】

【謠言內容】新裝修的房屋用熏艾條、放洋蔥等方法能有效去除甲醛。

【真相解讀】去甲醛的方法,最靠譜的還是通風。

打開門窗通風,通過自然稀釋的做法去除甲醛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新裝的房子至少要空置通風3~6個月才安全,而且後期入住不注意通風依舊會造成甲醛超標。

在開窗通風前應該先把裝修後的房屋門窗關嚴,封閉幾天,讓室內溫度升高,這樣有利於甲醛等有害氣體從地板、傢俱中儘快釋放出來,然後再開窗對流通風,如此反復數次更好。

10

【長期吃健胃消食片會患上胃潰瘍和胃結石】

【謠言內容】80後女白領向女士長期將健胃消食片當零食,吃了兩年,患上胃潰瘍。

【真相解讀】有胃病別亂吃山楂。很多人認為,只要胃部出現不適,嚼幾片消食片就能緩解症狀,還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胃口好,特地買來健胃消食片或是山楂丸之類的給孩子吃。

林志健告訴記者,健胃消食片是臨床用於治療食物積滯的常見中成藥,目前尚未有文獻、臨床資料顯示,長期服用健胃消食片會導致胃結石和胃潰瘍的證據。林志健說,臨床上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是胃潰瘍的主要致病原因,另外還有情緒、飲食、環境等其他原因有關。而胃結石則在臨床上很少見到,多認為是與空腹進食大量柿子有關。

林志健提醒,雖說長期吃健胃消食片會患上胃潰瘍和胃結石是無根據的,但是畢竟消食片中的主要成分是山楂,山楂所含的酸性成分較多,會使胃中的酸度急劇增加,所以脾胃虛弱者,要少吃消食片,以免加重病情。

編輯:肇慶食品藥品監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