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烏鎮來過,便不曾離開?這句話意味深遠卻又字字深情

小時候, 讀艾青的詩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

當時年紀太小, 不明白其中包含的感情, 經歷了一些事後, 算是有了粗劣的見識, 引人流淚的從來不是我們看得見摸得到的實物, 而是它們包含的那些人, 那些事。

這片土地上, 有放不下忘不了的人。

回想一下

有多少事情讓你滿懷期待

有多少事情讓你魂牽夢繞。

烏鎮是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 古風猶存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

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

白與黛, 這是我對它的認識。

單單一個“白”字, 只是說出來她純潔的本質, 讓人憐愛。 "黛", 本想用“烏”代替, 它本來是白牆烏瓦, 但是“黛”更有古風古韻之美。 而且《紅樓夢》中, 那個多情多才的黛玉妹妹深入人心,

林黛玉正如江南女子的溫婉舒雅, 用“黛”再合適不過。

簷頭、古殿、高牆、雕欄、深巷、流水。

一個溫婉的江南女子。

路上有很多宣傳海報, 烏鎮來過, 便不曾離開。 宿在烏鎮, 枕水江南。 刻畫著這座古鎮獨有的風格。

錯落有秩的民居延伸著幽幽古鎮, 廊棚水閣與碧水藍天相接, 水鄉美景盡收眼底。

這裡一步一景、撩人心弦。

烏鎮河道的水比較深, 看著河中的倒影, 有如夢幻般撩人心弦, 突然有一種, 人生在世, 就如水上寫字的感覺。

這座古橋, 不知駐足了多少如我一般的旅人, 他們的模樣如我一般, 此時倒映在水中, 百年過去, 轉身便消失不見。

這座沉睡了千年的古鎮, 究竟收藏了多少故事?

罷了、罷了。

此地雖美,中非我家。這場旅途結束了,下一場,就會來臨。

烏鎮來過,便不曾離開。

我想,寫這句話的人,對這座古鎮也一定有著千絲萬縷的情意、我想那情意一定是陪在她身邊的那個看風景的人。

時光書簡

以史為鑒,為你講訴時光裡的故事

此地雖美,中非我家。這場旅途結束了,下一場,就會來臨。

烏鎮來過,便不曾離開。

我想,寫這句話的人,對這座古鎮也一定有著千絲萬縷的情意、我想那情意一定是陪在她身邊的那個看風景的人。

時光書簡

以史為鑒,為你講訴時光裡的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