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逆天的造假手段

曾經在我們高中發生過一件被學校認定為極度惡劣的事件, 事情的主人公被學校開除 。

事情發生在高考前夕, 學校食堂承包商在查帳的時候發現收入和輸出相差十幾萬, 在食堂裡吃飯必須要充值飯卡, 結果食堂裡刷飯卡的機器輸入的錢比充值飯卡的錢多了十幾萬。

食堂承包商就通知了學校然後報了警。 學校開始派人在食堂盯人盯了有半個多月, 學校就發現了貓膩。 學校裡有不少人在用一張白卡(學校裡的飯卡是綠色的)買飯。

然後學校審訊了幾個拿白卡的學生, 然後就從最下線找到了最上線。

一個高三的學生。 他有一個五六人左右的小團夥, 據學校說是破譯了食堂裡刷飯卡的機器, 然後自己去制了白卡, 買了機器, 自己向白卡裡面充錢。 他們就開始向熟人販賣, 充一百五現金換白卡三百元, 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有一百多個人用白卡(我們學校四千人左右), 這個概率就挺高的了, 四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用, 平均一個班就有一個人在用。

然後警方就介入了, 最後聽說那個頭目及他的團夥拘留了幾天, 頭目連高考也沒參加。

這樣的一個人才毀在這上面真是可惜了。

—————————————————————

添一下

當時用過白卡的學生全都雙倍返還消費金額, 學校食堂也因此賺了一筆

不得不提北京的高爾夫了。

近兩年北京流行一個詞叫“送風廊道”, 就是要打造幾條只有綠化而沒有建築的大通道, 試圖“引風吹霾”, 詳見這條新聞:

北京將打開5條通風廊道 向城市送風吹霧霾——北京日報

而在21世紀頭幾年, 沙塵暴肆虐的年代。 北京要做的不是“引風吹霾”, 而是“阻風隔沙”, 當時流行的不是“送風廊道”, 而是“綠化隔離帶”。

北京第1道綠化隔離帶形成——北京晚報

北京將建第二道城市綠化隔離帶——人民日報

北京市在2004年修編了一版2004-2020年的城市總體規劃, 其中綠化隔離帶如下圖所示:

2020年建成宜居城市 北京環境會是什麼樣——人民網

由上圖可以看到, 北京在2004年時規劃的綠化隔離帶, 總體上是分佈在四環、五環周邊。 在當時看來五環屬於郊區, 而現在已經儼然是主城核心區域, 特別是北五環。

這是2004年北京晚報的新聞:

“2004年隔離帶內新完成拆遷建築面積40.1萬平方米, 實現騰退土地2282.9畝, 完成綠化面積8000畝(533公頃),植樹88.6萬株。 從2000年到目前為止, 形成了環繞北京城市中心區近11.2萬畝的“城市森林”。 ”

“此外, 在第一道綠化隔離帶建設中, 結合產業結構調整, 一批森林公園、文化體育公園、觀光採摘園等休閒娛樂和服務場所相繼建成。 顯現出“綠化達標、環境優美、經濟繁榮、農民致富”的新氣象。 ”

從當時的新聞中可以感受到,綠化隔離帶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物,防風固沙、森林公園、觀光採摘、休閒娛樂,一定會大大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

經常在北京四五環附近開車的朋友會感覺到——北京似乎很空曠。雖然四、五環位於城六區、大平原,房價也奇貴,但經常會一開幾公里兩邊沒什麼人煙,這就是拜“綠化隔離帶”所賜。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下圖中,右邊圓圈裡是繁華的望京,左邊圓圈裡是著名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中間的圓圈,就是一片同樣巨大的綠化隔離帶,在這個隔離帶裡,只有極個別的社區,其餘全是綠地。

一個望京居民開車去海澱的話,經常都會穿過這片區域,會開了三四公里路兩邊也看不到什麼人煙。要知道這可是北京北四環-五環房價8-10萬/每平以上的地段。

這一片綠化隔離帶的面積大致相當於2個多清華大學。

再發一遍2004年的規劃圖,看仔細一點我們會發現,在上圖這片區域裡,十多年前綠化隔離帶的規劃形狀,和當前實際的建設情況是一致的,規劃很好的完成了。

但是生活在北京四五環的人會有疑問:

上圖中整個四五環都被巨大的綠化隔離帶環繞,但為什麼我們平時並沒有感受到身邊有那麼多綠地?週末去的公園也就那麼幾個,並不是圖中這樣四面八方都有的感覺。

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們將上面那篇“綠化隔離帶”放大來看。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四、五環中間這一片巨大的隔離帶中,大部分面積其實是高爾夫球場。

我們再將視野拓展到整個北四環-北五環,如下圖示。圖中標出了奧森、頤和園、圓明園,公園用方框標出(八家、黃草灣、望湖、北小河)。剩下的圓圈,全是高爾夫球場。

於是我們會發現,這個“綠化隔離帶”,在大多數時候和普通人並沒有什麼關係。雖然地圖上的綠色不少,但北京北部群眾每到週末也只能去奧森。

以上只是北四環-北五環這一個小區域的情景,感興趣的可以用百度/谷歌地圖衛星模式自行尋找自家身邊的高爾夫球場。

2016年,北京重新修編了一次城市總體規劃,在規劃圖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下面一張圖:

這張圖有什麼特別的呢?大家可以注意看其中的永定河、潮白河。按照圖中的畫法,參照北京市區的尺度,永定河的寬度將會有好幾公里。

這並不是比例尺畫錯了,實際上,永定河、潮白河的最大寬度的確有這麼寬,因為華北地區的河流通常呈現出極大的季節性,在夏季大暴雨時,河水暫態流量會達到上萬立方米每秒。在平原地區的確會形成如此寬度的河道。

但經過新中國的水利建設和上游用水的劇增,實際上潮白河、永定河的河道早就沒那麼寬了。

我們再來看看如今永定河河道的用途——綿延幾公里的巨型高爾夫球場。

感興趣的可以到亦莊、通州、順義等河流沿線去用同樣的方法看一下土地使用情況。

說了半天,和“造假”有什麼關係?

我們來看2004年的一則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_第8期國務院公報_中國政府網

通知中說:

暫停新高爾夫項目建設。

清理已建、在建的高爾夫球場專案: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規劃、審批手續是否齊全。

然而事實卻是:

我國禁止建設高爾夫球場 7年間仍建成400多家——人民日報

上面圖中的各大北京高爾夫球場,一直以來都被各類媒體揭批,其立項手續基本都不是高爾夫,是假借其他名義來建設高爾夫球場。

北京多家高爾夫球場以綠化為名獲得審批——新京報

“奧園工作人員林麗(化名)透露,奧園高球場在發改委是以“綠化用地、體育項目”名義通過審批,營業執照上登記“體育俱樂部”。

在清河灣高球場所在地馬坊村,村長陳兆東說,“這片地方是北京第一批綠化隔離帶,本來種了楊樹,養護管理的費用很大,後來以綠地升級的名義就弄了一個球場。”

奧園高球場工作人員林麗說:“北京六七十家球場,沒幾家是拿到高爾夫用地資格的。但我們球場肯定是安全的,你想想,鳥巢附近這樣一塊地不是什麼人都能拿得下來的。”

奧園的會籍價格為46.8萬元,年費5000元,目前已有150多名會員。“因為球場的位置很好,政府的人都會來打球。”林麗說,“還有就是商務人士比較多。”

北京周邊高爾夫違建:170多座高爾夫球場圍京城——南方週末

“國土部近期衛片執法檢查(指運用衛星遙感監測影像,對用地情況進行執法檢查)最終確認,全國高爾夫球場違法建設現象反彈嚴重,僅北京市周邊就有一百七十多座(含練習場),已呈包圍首都之勢。其中,至少70座存在嚴重違法侵佔耕地情節。

官方公開披露的北京高爾夫球場的資料僅見於2004年新華社的一則報導,當時的數位是38座,七年未見官方更新了。

豐台區王佐鎮莊戶村旁一高爾夫專案堪稱代表。該專案占地面積為1300餘畝,規劃建成18洞球場,2009年9月即被國土部發現用地違規違法,經當時的國土資源部長親自過問後進行了整改,專案區域種上了玉米。這專案被列為部重點督辦案件,曾一度因整改有力受到過上級表揚。然而,成果只保留了一年,2010年底的國土部第11次衛片執法檢查卻發現,該區域死灰復燃,國土資源部部長只得再作批示徹查。”

高爾夫球場禁令下瘋狂 凸顯形象工程下利益驅動——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北京西南部的永定河畔,依次分佈著銀泰、東方雙鷹、長陽國際、寶興、加州水郡、思格森等高爾夫球場。這些球場最少的有18洞,最多的達到54洞。目前,這一區域被高爾夫愛好者稱為北京的“高爾夫走廊”。

清河灣高爾夫球場位於北京市中軸線北端,與“鳥巢”近在咫尺,占地2700畝。該高爾夫球場于2006年建設。當時該項目以“綠化隔離帶”為名進行審批,建設方宣傳時介紹用途是“為奧運運動員提供休閒場所”。

陳兆東介紹,高爾夫球場修建前,政府每年補貼村裡2元/平方米的綠化隔離帶養護費。粗略計算,清河灣球場建起後,就馬坊村一個村可以坐收超過200萬元的年租金。

另一名資深人士說:“清河灣和奧園建設得非常晚,(投資方)本事大,誰的門路多,就能過得好一點。”

於是,通過拆遷城中村騰出的用於建設綠隔的空地、通過上游山區移民建設水庫騰出來的下游河床空間,就這樣變成了一個個高爾夫球場。而許多普通北京市民仍然面臨著足球場少、籃球場少、游泳館少、滑冰場少、家門口開放公園少的困境。

北京是所謂的“首善之區”、“天子腳下”。在繁華的主城區、大河河床內、農村林地/耕地裡,100多座高爾夫球場,以“綠化隔離帶”、“綠化升級”、“體育俱樂部”、“奧運運動員休閒場所”等虛假身份長期存在。他們頂著國務院禁令、頂著國土部部長多次親自批示,被央媒在內的各大媒體屢屢曝光卻依然屹立不倒。

真正厲害的“造假”,或許並不需要太高明的手段,但造假的人一定要足夠“逆天”。

從當時的新聞中可以感受到,綠化隔離帶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物,防風固沙、森林公園、觀光採摘、休閒娛樂,一定會大大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

經常在北京四五環附近開車的朋友會感覺到——北京似乎很空曠。雖然四、五環位於城六區、大平原,房價也奇貴,但經常會一開幾公里兩邊沒什麼人煙,這就是拜“綠化隔離帶”所賜。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下圖中,右邊圓圈裡是繁華的望京,左邊圓圈裡是著名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中間的圓圈,就是一片同樣巨大的綠化隔離帶,在這個隔離帶裡,只有極個別的社區,其餘全是綠地。

一個望京居民開車去海澱的話,經常都會穿過這片區域,會開了三四公里路兩邊也看不到什麼人煙。要知道這可是北京北四環-五環房價8-10萬/每平以上的地段。

這一片綠化隔離帶的面積大致相當於2個多清華大學。

再發一遍2004年的規劃圖,看仔細一點我們會發現,在上圖這片區域裡,十多年前綠化隔離帶的規劃形狀,和當前實際的建設情況是一致的,規劃很好的完成了。

但是生活在北京四五環的人會有疑問:

上圖中整個四五環都被巨大的綠化隔離帶環繞,但為什麼我們平時並沒有感受到身邊有那麼多綠地?週末去的公園也就那麼幾個,並不是圖中這樣四面八方都有的感覺。

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們將上面那篇“綠化隔離帶”放大來看。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四、五環中間這一片巨大的隔離帶中,大部分面積其實是高爾夫球場。

我們再將視野拓展到整個北四環-北五環,如下圖示。圖中標出了奧森、頤和園、圓明園,公園用方框標出(八家、黃草灣、望湖、北小河)。剩下的圓圈,全是高爾夫球場。

於是我們會發現,這個“綠化隔離帶”,在大多數時候和普通人並沒有什麼關係。雖然地圖上的綠色不少,但北京北部群眾每到週末也只能去奧森。

以上只是北四環-北五環這一個小區域的情景,感興趣的可以用百度/谷歌地圖衛星模式自行尋找自家身邊的高爾夫球場。

2016年,北京重新修編了一次城市總體規劃,在規劃圖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下面一張圖:

這張圖有什麼特別的呢?大家可以注意看其中的永定河、潮白河。按照圖中的畫法,參照北京市區的尺度,永定河的寬度將會有好幾公里。

這並不是比例尺畫錯了,實際上,永定河、潮白河的最大寬度的確有這麼寬,因為華北地區的河流通常呈現出極大的季節性,在夏季大暴雨時,河水暫態流量會達到上萬立方米每秒。在平原地區的確會形成如此寬度的河道。

但經過新中國的水利建設和上游用水的劇增,實際上潮白河、永定河的河道早就沒那麼寬了。

我們再來看看如今永定河河道的用途——綿延幾公里的巨型高爾夫球場。

感興趣的可以到亦莊、通州、順義等河流沿線去用同樣的方法看一下土地使用情況。

說了半天,和“造假”有什麼關係?

我們來看2004年的一則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_第8期國務院公報_中國政府網

通知中說:

暫停新高爾夫項目建設。

清理已建、在建的高爾夫球場專案: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規劃、審批手續是否齊全。

然而事實卻是:

我國禁止建設高爾夫球場 7年間仍建成400多家——人民日報

上面圖中的各大北京高爾夫球場,一直以來都被各類媒體揭批,其立項手續基本都不是高爾夫,是假借其他名義來建設高爾夫球場。

北京多家高爾夫球場以綠化為名獲得審批——新京報

“奧園工作人員林麗(化名)透露,奧園高球場在發改委是以“綠化用地、體育項目”名義通過審批,營業執照上登記“體育俱樂部”。

在清河灣高球場所在地馬坊村,村長陳兆東說,“這片地方是北京第一批綠化隔離帶,本來種了楊樹,養護管理的費用很大,後來以綠地升級的名義就弄了一個球場。”

奧園高球場工作人員林麗說:“北京六七十家球場,沒幾家是拿到高爾夫用地資格的。但我們球場肯定是安全的,你想想,鳥巢附近這樣一塊地不是什麼人都能拿得下來的。”

奧園的會籍價格為46.8萬元,年費5000元,目前已有150多名會員。“因為球場的位置很好,政府的人都會來打球。”林麗說,“還有就是商務人士比較多。”

北京周邊高爾夫違建:170多座高爾夫球場圍京城——南方週末

“國土部近期衛片執法檢查(指運用衛星遙感監測影像,對用地情況進行執法檢查)最終確認,全國高爾夫球場違法建設現象反彈嚴重,僅北京市周邊就有一百七十多座(含練習場),已呈包圍首都之勢。其中,至少70座存在嚴重違法侵佔耕地情節。

官方公開披露的北京高爾夫球場的資料僅見於2004年新華社的一則報導,當時的數位是38座,七年未見官方更新了。

豐台區王佐鎮莊戶村旁一高爾夫專案堪稱代表。該專案占地面積為1300餘畝,規劃建成18洞球場,2009年9月即被國土部發現用地違規違法,經當時的國土資源部長親自過問後進行了整改,專案區域種上了玉米。這專案被列為部重點督辦案件,曾一度因整改有力受到過上級表揚。然而,成果只保留了一年,2010年底的國土部第11次衛片執法檢查卻發現,該區域死灰復燃,國土資源部部長只得再作批示徹查。”

高爾夫球場禁令下瘋狂 凸顯形象工程下利益驅動——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北京西南部的永定河畔,依次分佈著銀泰、東方雙鷹、長陽國際、寶興、加州水郡、思格森等高爾夫球場。這些球場最少的有18洞,最多的達到54洞。目前,這一區域被高爾夫愛好者稱為北京的“高爾夫走廊”。

清河灣高爾夫球場位於北京市中軸線北端,與“鳥巢”近在咫尺,占地2700畝。該高爾夫球場于2006年建設。當時該項目以“綠化隔離帶”為名進行審批,建設方宣傳時介紹用途是“為奧運運動員提供休閒場所”。

陳兆東介紹,高爾夫球場修建前,政府每年補貼村裡2元/平方米的綠化隔離帶養護費。粗略計算,清河灣球場建起後,就馬坊村一個村可以坐收超過200萬元的年租金。

另一名資深人士說:“清河灣和奧園建設得非常晚,(投資方)本事大,誰的門路多,就能過得好一點。”

於是,通過拆遷城中村騰出的用於建設綠隔的空地、通過上游山區移民建設水庫騰出來的下游河床空間,就這樣變成了一個個高爾夫球場。而許多普通北京市民仍然面臨著足球場少、籃球場少、游泳館少、滑冰場少、家門口開放公園少的困境。

北京是所謂的“首善之區”、“天子腳下”。在繁華的主城區、大河河床內、農村林地/耕地裡,100多座高爾夫球場,以“綠化隔離帶”、“綠化升級”、“體育俱樂部”、“奧運運動員休閒場所”等虛假身份長期存在。他們頂著國務院禁令、頂著國土部部長多次親自批示,被央媒在內的各大媒體屢屢曝光卻依然屹立不倒。

真正厲害的“造假”,或許並不需要太高明的手段,但造假的人一定要足夠“逆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