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創新動能 攬天下英才 為建設大運城提供人才支撐

、各職能部門開展工作提供了指導。

人才新政注重解決以往人才政策“多而散”、碎片化問題, 既一以貫之地加強高端人才引進和培育,

又改革突破了人才流動、評價、激勵等方面體制障礙, 主要有6方面創新舉措:

在深化人才管理體制方面, 全面落實用人主體自主權、改革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引進辦法, 播音主持、翻譯、表演及體育等特殊崗位可採取先專業測試(面試)後筆試的辦法招聘;開展人才管理改革試點;獎勵可複製推廣的經驗, 構建靈活高效的人才管理體制。

在健全人才培養機制方面, 扎實推進“雙師型”教師建設計畫;建設優勢學科;重點實施三大人才引育工程, 即培育引進百名創新創業人才、千名高級技術技能人才和萬名農村實用人才;打造幹事創業平臺, 給予新建的各類研發機構10萬元-50萬元的資金扶持;建立創新創業基地, 對創新創業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才,

給予小額貸款支持和5萬元-20萬元扶持資金;建立合理容錯機制, 免除單位領導因科技成果轉化後續價值變化和資助項目未達到預期發展效果產生的決策責任等, 著力構建務實管用的人才培養機制。

在創新人才引進保障機制方面,

大力引進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高學歷潛力人才和緊缺急需實用人才;探索專案聚才、社團薦才、仲介獵才、以才(團隊)引才等多元引才方式, 形成政府引導、用人主體、市場運作、人才流動的引才新機制;面向“雙一流”高校選聘引進優秀博士、碩士研究生到縣鄉兩級擔任正科級及以上領導職務, 山西省委組織部定向選調生享受同等政策;建立引才引智聯絡機構, 聘請引才引智大使, 探索建立海內外引才平臺;對到運城市創(領)辦企業的人才給予100-500萬元專案啟動資助、最高500萬元貸款擔保以及其他扶持獎勵, 著力打造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引進政策和人才優先發展保障機制。

在改革人才評價體制方面,

改革職稱任職年限規定, 第一學歷為中專、大專、本科的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 專業工作年限分別滿15年、10年、8年, 在聘任初級職稱的第二年即可申報中級職稱, 憑實績和能力評價人才。

在完善人才流動機制方面, 暢通政企、事企流動通道, 鼓勵科研人才離崗創業;放寬向基層流動限制條件, 構建人才自主選擇、合理流動、有效配置的新機制。

在強化人才激勵機制方面, 改革薪酬制度;提供住房保障;解決配偶就業;獎勵優秀人才和引才單位;注重政治激勵等, 建立利益機制導向、薪酬分配導向和表彰獎勵導向, 讓人才實現名利雙收。

責編:高燦 雷明 監製:渠慎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