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院送來致富經

——甘農大草業學院助力甘南藏區脫貧紀實

甘肅農民網—甘肅農民報1月9日訊(記者 侯小寶) 2012年以來, 甘肅農業大學在河西綠洲農業區、隴中乾旱區等重點區域建成專家院20個, 依託這些專家院, 通過專家帶領團隊、集成共性技術, 研發關鍵技術, 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 支援地方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收到了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師尚禮教授是甘肅省農業大學草業學院的院長, 以他為首帶領的“草地畜牧業可持續研究創新團隊”是甘肅農業大學建成的20個專家院之一。 2012年, 該團隊在夏河縣啟動了“青藏高原社區特色生態畜牧業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並持續到2017年,

為草原生態保護和牧民生活品質提升探尋出路。

甘南藏族自治州為全國第六大牧區, 生態環境脆弱, 幾乎全部飼草供給依靠天然草地, 以犛牛和藏羊為主的畜產品是當地農牧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近年來, 由於氣候變化、資源開發、文化衝擊等方面的因素, 甘南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以及傳統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變化, 原有的平衡已被打破:草地資源出現退化, 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放牧需求;畜產品方面普遍存在生產規模小, 家畜品種退化, 主導產品不突出等問題;小型分散牧戶應對大市場的能力弱, 牧民收入無法得到保障。

扶貧先扶智, 為幫助牧民改善生活狀況, 團隊採取“陪伴式”扶貧模式, 結合藏區獨特的文化背景, 深入牧民家中, 走進不同合作社, 和他們同吃同住同生產, 改變他們的思想觀念, 採用互訪式、參與式培訓, 集中團隊專家和全州專家講課, 把當地牧民培養成土專家或能人, 讓他們長久地服務當地農業發展。 師尚禮教授說:“這是讓‘外因’驅動‘內因’, ‘內因’驅動‘轉變’, 形成良性迴圈。 ”

團隊成員剛來到王格爾塘鎮永傑草業合作社和桑科鄉央吉才讓畜牧業合作社時, 到處堆滿了淩亂的草堆, 無人管理。 開展專案時, 合作社負責人眼中也滿是懷疑。 但通過5年來一次次的指導, 合作社掌握了先進的生產技術, 規模不斷擴大, 團隊培養出的一大批能人帶動了周圍更多的牧民致富。

鐵的事實讓牧民信服了, 也和團隊的專家結成了朋友。

專案實施期間, 為了實現技術與企業的有效對接, 團隊專案組與桑科鄉日芒行政村第二自然村村民、合作社社長羊吉才讓進行了對接, 依託原有的專業合作社, 資助他建成了面積為420平米的社區現代小型畜產品加工企業, 購置和配備了牛肉製品和乳產品加工設備, 設計了風乾牛肉、醬牛肉、鹵牛肉等6種風味的小包裝牛肉品種, 建成了甘南犛牛特色優酪乳生產線等。 合作社由成立初的21戶牧民, 目前發展到52戶200多人, 共養殖犛牛200多頭。 羊吉才讓高興地說:“在當地一頭犛牛宰殺後最多賣到5000元, 加工成牛肉幹後能賣到10000元, 我們收入翻了一番。

羊吉才讓告訴記者, 通過專家手把手教, 這幾年他們學會了培育草原、學會了種草、加工優酪乳和犛牛肉, 並開始認識到生產許可證、品質認證和生產標準的重要性。 牧民們現在很信賴這些專家, 有什麼問題就找他們。 幾年來, 合作社年收益由原來的2~3萬元增長到現在的40萬元左右。 如今, 央吉合作社的發展模式已成為了牧區的典範。

桑科村藏族牧民洛白是個放牧的好手, 每年輾轉於夏季和冬季放牧場, 看著草原慢慢退化, 他曾擔憂過也恐慌過:家畜養少了沒有收入, 養多了會過度放牧導致草原退化。 現今, 他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通過團隊的技術指導, 在採用引溪灌溉(首創)和補播改良技術後, 經過改良的草場長得很茂盛,

不用再擔心沒有飼料了, 家畜也可以多養一點了。 遠處, 打草機在忙碌的作業著, 草地上擺滿了圓圓的草捆。

團隊開展的互訪式、參與式培訓不僅著眼于甘南當地, 他們還帶著牧民走出家門, 去全國各地的高原社區學習。 團隊先後深入四川甘孜昌台社區、雲南迪慶中甸社區、西藏羊八井甲多社區等社區, 讓牧民學習其他藏區的先進模式, 並把這些模式運用到甘南當地生產。 通過交流, 牧民的草原管理利用理念、文化理念、市場意識、組織能力有了顯著變化, 合理利用草原和發展草畜產業脫貧致富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現如今, 牧民開始主動尋求專家, 和專家溝通。 從草原定向補播改良到家畜養殖再到肉乳畜產品加工銷售, 主動想辦法尋求技術,投入資金,出擊市場。合作社“綠色環境-綠色牧草-綠色養殖-有機畜產品-加工提值”的發展路勁越來越清晰。

雖然專案已經結束了,但牧民們卻捨不得讓師尚禮教授的團隊走了。師教授告訴記者,現在,每天還會有很多牧民打電話給他,向他諮詢技術問題,他們都會一一解答。而他們的團隊,將會在鄰省青海省繼續開展這個項目,幫助更多的青藏高原牧民致富增收。

主動想辦法尋求技術,投入資金,出擊市場。合作社“綠色環境-綠色牧草-綠色養殖-有機畜產品-加工提值”的發展路勁越來越清晰。

雖然專案已經結束了,但牧民們卻捨不得讓師尚禮教授的團隊走了。師教授告訴記者,現在,每天還會有很多牧民打電話給他,向他諮詢技術問題,他們都會一一解答。而他們的團隊,將會在鄰省青海省繼續開展這個項目,幫助更多的青藏高原牧民致富增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