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微信不看你的聊天記錄,你以為你就安全了?

前不久, 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在參加論壇時談到個人資訊安全時說了一番話:

“我心裡就想, 馬化騰肯定天天在看我們的微信, 因為他都可以看的, 隨便看, 這些問題非常大。 ”

李書福的這段話, 在網路上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大家都紛紛開始擔心自己的隱私安全。

於是, 微信趕緊發表聲明:說沒有理由, 也沒有許可權看你的微信。 微信不留存任何使用者的聊天記錄, 微信也不會將使用者的任何聊天內容用於大資料分析。

微信的這番聲明是有誠意的, 有理有據的表示微信官方對個人隱私的態度, 於是眾多線民因為這事兒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但是微信不看你的聊天記錄, 你的資料不會拿去大資料分析, 你以為你就真的安全了嗎?

之前就有媒體記者在網上花了700元, 查到了同事的隱私資訊, 包括開房記錄、上網記錄、常住人口資訊等, 還包括名下資產、乘坐航班甚至上網記錄。

更誇張的是, 手機即時定位、四大銀行存款記錄、手機通話記錄、開房記錄、個人名下房車資產, 持有的各類證件、證書影本, 甚至即時手機定位等, 都包含在700元套餐內。

對方還表示可以7天24小時不間斷服務, 讓人不寒而慄。

事實上, 這種網上叫賣個人資訊的仲介一直存在, 號稱資料查詢服務。

一份仲介提供的資料顯示, 其只要提供身份證號, 就可以查詢其開房記錄等系列資訊。

更有意思的是, 資料號稱還可以查詢網路聊天記錄、專業婚外情調查, 甚至還提供開房記錄刪除的服務。

那麼我們的隱私資訊到底是如何被洩露?憑身份證號是如何追蹤到個人行蹤的?

其實關鍵就在這幾項資料:

征信資料、電信定位資料、移動主機資料、快遞資料、公安系統資料。

征信資料可以獲得一個人在銀行的財富資料;

電信定位資料、移動主機資料可獲取其活動定位,

經緯度可精確到小數點後六位;

快遞資料不僅可以獲取其購物記錄, 還可以獲得電話、工作單位、住址等資訊;

公安系統資料是公安機關辦案所用的資料庫, 可獲取開放、乘車(機)等記錄。

那麼這些資料都是哪兒來的呢?

資料來源頭一部分是某些掌握核心資料的相關機構的工作人員, 他們利用職務之便,毫無成本地獲取使用者資料,賣給中間商。

還有一個資料來源頭就是我們自己。

想想我們自己扔掉的那些快遞包裹上的資訊劃掉了嗎?為了貪便宜用手機號獲取折扣等優惠資訊的場景是不是也歷歷在目?還有自己在網路上曬的定位資訊是不是也數不勝數?

想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個人資訊洩漏的通道真的太多?防不勝防?但是暢讀小編想說,該提防的還是要提防。

因為你的隱私是有價值的,其中涵蓋金錢和生命。

網路上不乏有家長因為在朋友圈曬娃,過多洩露資訊,差點導致孩子被拐、殺害的事情發生。

一部分新盧德主義(Neo-Luddism)者的傾向性是,認為應該回歸到資訊技術發明之前的狀態,不用智慧手機,不發郵件,不網購,拒絕溝通和交流,隱私資訊會得到最好的保護。

但是在這個快速發展的資訊時代,這種想法不現實。

所以,其實好好保護自己的隱私,不在網路和外界過多發佈、分享自己的個人資訊才是保護隱私的有效方法!

他們利用職務之便,毫無成本地獲取使用者資料,賣給中間商。

還有一個資料來源頭就是我們自己。

想想我們自己扔掉的那些快遞包裹上的資訊劃掉了嗎?為了貪便宜用手機號獲取折扣等優惠資訊的場景是不是也歷歷在目?還有自己在網路上曬的定位資訊是不是也數不勝數?

想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個人資訊洩漏的通道真的太多?防不勝防?但是暢讀小編想說,該提防的還是要提防。

因為你的隱私是有價值的,其中涵蓋金錢和生命。

網路上不乏有家長因為在朋友圈曬娃,過多洩露資訊,差點導致孩子被拐、殺害的事情發生。

一部分新盧德主義(Neo-Luddism)者的傾向性是,認為應該回歸到資訊技術發明之前的狀態,不用智慧手機,不發郵件,不網購,拒絕溝通和交流,隱私資訊會得到最好的保護。

但是在這個快速發展的資訊時代,這種想法不現實。

所以,其實好好保護自己的隱私,不在網路和外界過多發佈、分享自己的個人資訊才是保護隱私的有效方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