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科技大學礦井水害防治技術實現更新換代

該科研項目獲201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80108劉偉韜獲科技進步二等獎

魯網青島1月9日訊近日, 山東科技大學 “煤礦深部開採突水動力災害預測與防治關鍵技術” 專案實現了我國礦井水害防治技術整體更新換代,

獲得了201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項目組成員之山東科技大學第一完成人劉偉韜介紹:我國是煤田水文地質條件複雜、水害威脅嚴重的國家, 煤礦深部開採突水動力災害預測與防治關鍵技術專案根據煤礦開採的重大需求, 依託國家科技支撐計畫、973前期專項等煤礦水害防治課題, 採取理論創新、實驗研究、預測評價與探測監測和綜合治理的技術路線, 形成了深部開採突水動力災害預測與防治理論和關鍵技術體系。

專案組歷經十多年艱苦攻關, 建立了基於采動應力場轉移的深部岩體結構形變演化底板突水致災動力學模型,

確定了高應力—強滲流複雜條件岩體斷裂面滑剪與裂隙擴展突水尖點突變判據, 揭示了采動岩體突水通道時空演化規律, 提出了突水孕育過程災變模式, 揭示了水—岩—應力相互作用致災機理。

劉偉韜介紹, 該專案不僅在理論上有重大創新, 而且首創了大比例數控機械動壓模擬與三維柔性及半柔性載入相似材料實驗裝置, 研製了雙向載入底板流固耦合突水類比實驗系統及新型試驗材料, 揭示了高應力條件下斷層滑剪、散面裂隙擴展等突水通道形成機制及災變演化規律。 首次提出煤層底板突水危險性評價的變權脆弱性指數法, 實現了評價預測資訊化和視覺化;首創了鑽孔物探無線隨鑽超前探放水技術和配套解釋軟體,

研發了含水地質異常體精細探測礦用本安型成套裝備;研發了基於物聯網的采動變形和突(透)水潛勢同時線上面狀監測預警技術和成套設備, 同時研發了不同水文地質條件下的注漿加固方法、新型堵水材料與裝備, 實現了我國礦井水害防治技術整體更新換代, 有力推動了我國礦山水害防控科技進步。

據悉, 該成果已在全國200多對礦井得到應用, 近3年安全采出原煤3228.8萬噸, 新增銷售額130.3億元。 研發的探(監)測及注漿堵水等儀器裝備推廣應用到國內外礦山和科研院所, 經濟社會效益巨大。

T6隨鑽軌跡探測儀

山東科技大學科研處處長程衛民表示, 學校歷來高度重視科研工作, 近年來, 搶抓“雙一流”建設機遇, 創新組織模式, 完善獎勵辦法等評價考核機制, 整合科技資源, 鼓勵創新, 鼓勵高水準科研成果的產出, 營造了良好的科研學術氛圍。 2017年, 學校科研專案與科研經費再創新高, 科研實力進一步提升, 全年科研立項665項, 計畫與合同經費2.97億元, 共申報各類科研獎勵193項,

獲獎80項, 其中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42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