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姥姥的叮嚀(民間故事)

夫妻倆脾氣最好的搭配是一急一緩、一硬一軟, 如此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反之, 兩個急脾氣湊到一塊兒, 慢說是大事,

即便是日常瑣事上誰也不讓誰, 你急、我比你更急, 非得成天價地火上房不可;而兩個慢性子也並不好, 有了事兒誰也不往透裡挑, 悶葫蘆對悶葫蘆, 往往會生暗氣, 日久天長還會落病。

話說陶子是個急性子, 幹活麻利, 遇見事嘴碎叨, 不說出個所以然就不肯甘休。 他媳婦小姜也是個潑辣人, 利利索索的, 嘴上也是不饒人。 這兩口子算是對了點兒了, 在家裡都想當真正的戶主, 自然馬勺碰鍋沿的事情便成了家常便飯。

那是兩口子還不到三十歲時, 有一天, 孩子出去玩了, 兩口子也不知為了哪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爭執了起來。 先是低聲地咯嘰, 過了一會兒, 事情還是沒有擺平, 陶子的音調立時提高了八度, 小薑一看他開了高音喇叭,

也不示弱, 尖著嗓子跟他嚷嚷了起來。

周圍的幾家鄰居已經聽慣了他們兩口子的高音兒, 也並不在意了, 就由他們鬧去吧。

兩人吵著吵著, 陶子就犯開了渾, 沖著媳婦喊道:“你給我滾!”並用手一指大門。 雖然他們成家以來已經無數次吵架了, 可是讓媳婦“滾”, 還是陶子第一次出口。

小姜一聽陶子此言, 心裡就像揣進了一個大冰塊兒, 透心地涼!她狠狠地瞪了陶子一眼, 二話沒說, 摔門就走了。 他們住在四樓, 小姜邊氣呼呼地“噔噔”下樓, 邊恨恨地想著:“這個二貨, 跟他沒法兒過了!”

……

再說陶子, 一怒之下脫口一個“滾”字, 攆走了媳婦。 按說媳婦走了, 他該心安了吧, 可是, 就在媳婦摔門的咣當聲發出後, 陶子猛地警醒了:為了這點兒芝麻穀子的小事兒,

犯得著讓媳婦滾嗎?!

他急忙跑到陽臺, 想喊住媳婦。 可是, 他剛到陽臺, 又轉念一想:自己男子漢大丈夫, 焉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對著媳婦說軟話呢?於是, 他又踅了回來。 然而, 他回到客廳後, 卻轉開了磨, 腦子裡就像兩個人在爭論:一個說, 媳婦走就走吧!另一個說, 得把她叫回來, 還得過日子呀!

就在陶子心裡矛盾著兩難時, 門又咣當一聲開了, 把正在琢磨事情的陶子嚇了一跳!他扭臉兒一看門口, 媳婦小姜插著腰站在那裡。

陶子看見媳婦沒走, 不由得“噗嗤”一聲笑了, 壓低了聲音說:“你不是滾了嗎?”他是怕開著門再大聲說話讓鄰居們聽見了。

小薑閃身進屋, 關門後說道:“這是我家, 憑什麼叫我滾!”

一聽媳婦說的話挺在理兒,

陶子問她:“你在哪遇上了高人, 還學會這麼說了?”

“姥姥教我的!”小薑自豪地說。

原來, 剛才小姜出了樓門口走了幾步, 猛地想起姥姥的那句話, 是她臨出嫁頭一天時姥姥說的。

小薑自小就由姥姥帶著, 要說起來, 她跟姥姥比跟媽都親, 也最聽姥姥的話。 那天, 姥姥拉著小薑的手, 語重心長地叮嚀她:“娥子(小薑的乳名)!嫁過去以後, 你和陶子過日子, 難免磕磕碰碰, 你一定要記住:你倆若是吵了架, 千萬別立時回娘家, 那樣會加深矛盾。 ”

“那怎麼辦?”小姜請教姥姥。

“遇上了這種事兒, 最好的辦法就是跟他糗著!”姥姥交給了外孫女一個“錦囊妙計。 ”

“對!就聽姥姥的, 跟他糗上了!”氣衝衝地往外走的小姜立時有了主意, 又轉身回來了。

……

一轉眼兒,

好多年過去了, 小姜還跟陶子繼續“糗”著, 雖然兩口子還是斷不了拌嘴。

必須承認:小姜是個聰明透頂的媳婦, 而她的姥姥顯然就是一位“高參。 ”

在現實生活中, 不少夫妻就是因為沒有聽姥姥的話, 為了一些家庭瑣事不合而分道揚鑣了, 其實不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