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媒體主導的數位行銷時代正在逐漸褪去光環?

數位行銷, 說白了就是使用數位傳播管道來推廣產品和服務的實踐活動。 不同于傳統的行銷模式, 數位行銷主要借助於互聯網、電腦通信技術和數位互動式媒體達到行銷目標,

電腦網路技術是數位行銷的核心驅動引擎。 但數位行銷並不僅僅等同於互聯網行銷, 它還涵蓋很多不需要互聯網的溝通管道, 如短信、橫幅廣告、數位戶外廣告等。

簡單來說, 數字行銷是以一種及時、定制化和節省成本的方式與消費者進行溝通的行銷方式。 而不論數字行銷以怎樣的形態呈現在大眾面前, 它始終是為行銷而存在的, 萬變不離其宗, 其本質是為了能更快速、有效且低成本地開拓新市場, 挖掘更多潛在消費者。 而在目前這個“內容為王”的發展階段, 自媒體無疑是數字行銷最搶手、也是最重要的行銷載體形態。

自媒體借勢而起, 成為數位行銷最重要的載體

艾瑞資料顯示, 中國社交網路廣告市場規模從2012年的31.6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239.6億元,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65.9%。 且艾瑞預計今年全年資料為376.2億元, 兩年後的2019年這一數字預計可達817.7億元。 社交網路廣告市場, 是目前能為數位行銷提供最肥沃也是最豐富養料的土壤。

首先, 自媒體作為公民媒體的特性, 其傳播內容更真實, 也更貼近普通人的生活。 在此基礎上, 數字行銷借助自媒體這樣一種“平民化”的傳播管道, 更容易贏得大眾的好感, 行銷內容的價值也就更容易得到最大化的釋放。 所以現如今最佳的數字行銷途徑, 一定絕非自媒體莫屬。

其次, 自媒體是現代人借助互聯網瞭解這個豐富多彩世界的重要管道。 人們不用再受時間、空間的困擾,

不一定要親臨其境, 就能瞭解到全面的事實。 最重要的是, 自媒體為全民發聲提供了重要空間, 作為全民的發聲平臺, 自媒體的受眾更加廣泛, 相比其他形式更容易觸達多面的受眾群體。

最後, 互聯網創新科技成果的應用, 給了自媒體實現數位行銷價值最大化的技術支持。 不論是演算法帶來的“資訊繭房”, 還是大數位收集下的消費者行為預判, 亦或是雲計算強大的資訊處理能力帶來的傳統產業變革, 自媒體所能調動的數位化行銷方式功能都十分強大。 這都有賴於互聯網科技成果的支持。

作為數位行銷在現階段最重要的一種載體形態, 自媒體更容易基於明確的資料庫物件, 借助豐富管道實現行銷精准化,

並能用多種方法讓行銷效果可量化, 自媒體賦予了數字行銷更豐富的內涵。 而對於有行銷需求的企業來說, 自媒體自然也是企業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甚至掌握著企業的半條命。

作為數字行銷工具, 自媒體衰退的必然

如今, 國內的自媒體產業已經趨近成熟, 整個行業開始走向細分, 並在這個流量稀缺的時期內容趨向品質化, 自媒體的品質變得愈發重要。 但我們還要看到的是, 這個日行千里的時代留給自媒體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隨著時代觀念的進步和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 自媒體僅僅作為某一發展階段的工具屬性開始暴露, 自媒體的弊端也逐漸顯露了出來。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 在這個流量稀缺的時期,

不止自媒體感受到了危機, 互聯網的各行各業都是四面楚歌。 作為一種數位行銷的階段性工具, 自媒體必然衰退。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現如今, 人們關注的公眾號在數量上已經有所溢出, 關注的類型越來越多, 但真正打開仔細閱讀的人數卻越來越少。 連BAT都在發問, 流量都去哪兒了?的確, 這不僅是新一代年輕人追逐小眾、個性化內容被分流的結果, 自媒體還受到了來自更多新的表達形態和方式的衝擊。 從短視頻、到直播、再到VR/AR的研發應用, 更新穎且科技化的新智慧站上了數字行銷的舞臺。

而隨著自媒體發展進入後半場, 內容不斷細分, 公眾普遍抱有寧缺勿濫的態度, 越來越多的自媒體因難以存活而出走轉型。 不只是細分內容對自媒體KOL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識付費雖然開啟了新的大門,隨著而來的用戶品味提升也讓業界刮起了一陣“消費升級”的品質風口,自媒體時代的紅利幾乎被消耗殆盡。

同時,越來越多新的表達形態開始分散自媒體用戶的注意力,他們的時間被不斷割裂到極限,流量缺失的自媒體正在被數字行銷無情淘汰,這是自媒體作為數字行銷諸多工具之一的必然。工具會隨著技術的進步反覆運算升級,舊形式要被革新,新形態則被挖掘。但其實從另一面看,這樣的革新又一定是件好事,這意味著,數字行銷從未停留在原地打轉,它正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向前發展。

借用GDMS大會上說的一句話,“消費者迎來了最好的時代”。技術創新引領數位化轉型,科技改變品牌與用戶的對話模式,這意味著全球各行業的發展充滿了機遇,而始終不變的,還是數字行銷面對使用者需求的迫切心態。消費者對品牌提出了更高的期待,數字行銷則迎來了更大的挑戰。

以工具、管道出發的行銷理念已死

中國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寶潔的市場行銷主管Marc Pritchard曾這麼說過,“把所有數位化的工具、技術、平臺當作數位行銷的行銷理念是一種錯誤,以工具、管道出發的行銷理念已死”。這句話放在這裡正當時。

在如今的數位化時代,用戶早已經從被動的接受者,變成了主動體驗和參與品牌行銷的一部分。在一方面,對於企業來說,精准發現用戶,甚至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行銷,最容易引起用戶注意,行銷效果也更為顯著。現如今,更多品牌都在試圖“親民”,依賴數位技術構建與使用者對話的新環境,從而加深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加強與用戶的情感聯結,致力於讓用戶體驗到極致的個性化表達。

另一方面,對用戶來說,在這個人人都想獲得關注、個性生活的時代,精准的行銷方案能讓用戶覺得自己被重視,關注用戶需求容易贏得用戶好感;與用戶建立感情,有利於用戶忠誠度的提高;追求卓越的用戶體驗,實現有效的拉新留存……工具型的行銷理念已死,以使用者為導向的數位行銷才能長盛不衰。

國內的數字行銷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千變萬化,要想跟上這些變化卻容易讓品牌在逐新中喪失本意。這些眨眼間的變化讓行銷市場措手不及,“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跟隨tools(工具)而動的行銷只能是被動的和無效的”。

所以,工具導向絕不能成為數位行銷的核心,品牌方有必要致敬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時代。不管數字行銷的工具如何變化,行銷形式與載體如何變化,抓住用戶需求“對症下藥”才是數字行銷長盛不衰的秘訣。

劉曠,以禪道參悟互聯網、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

不只是細分內容對自媒體KOL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識付費雖然開啟了新的大門,隨著而來的用戶品味提升也讓業界刮起了一陣“消費升級”的品質風口,自媒體時代的紅利幾乎被消耗殆盡。

同時,越來越多新的表達形態開始分散自媒體用戶的注意力,他們的時間被不斷割裂到極限,流量缺失的自媒體正在被數字行銷無情淘汰,這是自媒體作為數字行銷諸多工具之一的必然。工具會隨著技術的進步反覆運算升級,舊形式要被革新,新形態則被挖掘。但其實從另一面看,這樣的革新又一定是件好事,這意味著,數字行銷從未停留在原地打轉,它正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向前發展。

借用GDMS大會上說的一句話,“消費者迎來了最好的時代”。技術創新引領數位化轉型,科技改變品牌與用戶的對話模式,這意味著全球各行業的發展充滿了機遇,而始終不變的,還是數字行銷面對使用者需求的迫切心態。消費者對品牌提出了更高的期待,數字行銷則迎來了更大的挑戰。

以工具、管道出發的行銷理念已死

中國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寶潔的市場行銷主管Marc Pritchard曾這麼說過,“把所有數位化的工具、技術、平臺當作數位行銷的行銷理念是一種錯誤,以工具、管道出發的行銷理念已死”。這句話放在這裡正當時。

在如今的數位化時代,用戶早已經從被動的接受者,變成了主動體驗和參與品牌行銷的一部分。在一方面,對於企業來說,精准發現用戶,甚至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行銷,最容易引起用戶注意,行銷效果也更為顯著。現如今,更多品牌都在試圖“親民”,依賴數位技術構建與使用者對話的新環境,從而加深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加強與用戶的情感聯結,致力於讓用戶體驗到極致的個性化表達。

另一方面,對用戶來說,在這個人人都想獲得關注、個性生活的時代,精准的行銷方案能讓用戶覺得自己被重視,關注用戶需求容易贏得用戶好感;與用戶建立感情,有利於用戶忠誠度的提高;追求卓越的用戶體驗,實現有效的拉新留存……工具型的行銷理念已死,以使用者為導向的數位行銷才能長盛不衰。

國內的數字行銷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千變萬化,要想跟上這些變化卻容易讓品牌在逐新中喪失本意。這些眨眼間的變化讓行銷市場措手不及,“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跟隨tools(工具)而動的行銷只能是被動的和無效的”。

所以,工具導向絕不能成為數位行銷的核心,品牌方有必要致敬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時代。不管數字行銷的工具如何變化,行銷形式與載體如何變化,抓住用戶需求“對症下藥”才是數字行銷長盛不衰的秘訣。

劉曠,以禪道參悟互聯網、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