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很少有這麼一部紀錄片能讓中年少女茶不思飯不想,就想吃點水果解解饞

92年生人已步入中年。

中年油膩大叔開始泡枸杞養生。

繼中年油膩大叔後, 社會又多了一個新群體:喜歡粉色系的中年少女。

最後一批90後已經成年。

不黑不吹, 2017年, 是90後“病危”元年沒錯了。

據傳, 這群中年少女群體在2018年伊始, 又有了新動作——竟將回憶殺的“魔爪”伸向了那些年我們吃飯、睡覺、上課, 都無時無刻不在想著的, 如男朋友般存在的各種懷舊小遊戲。

實不相瞞, 我也忍不住去下載了一個當年愛不釋手、現在玩起來同樣愛不釋手的《水果忍者》小遊戲,

並沉迷其中茶不思、飯不想, 就想著把這些水果通通都殺掉、殺掉、然後吃掉、吃掉~~~

不要誤會, 雖然也是中年少女團體中最典型的人物一枚, 但是我可不是因為那啥, 因為懷舊才去下載這個經典小遊戲的, 我是因為, 僅僅是因為被安徽衛視開年巨獻紀錄片——《水果傳》圈粉了, 而且是圈得死死的那種!我的內心從始至終只有一個聲音在咆哮:2018年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 吃遍全世界的水果!

《水果傳》, 顧名思義, 就是一部講述水果的傳記。

(驚不驚喜, 意不意外?)

見過講如何製作美味佳餚的真人秀、棚內綜藝、紀錄片......講中藥變遷史的紀錄片, 但是講水果變身史的紀錄片, 按照網友的話來說, 就是上天入地, 跨越五大洲, 前所未見。 當然, 見識從來都寬廣的我, 斷然是不可能僅僅是因為《水果傳》這部紀錄片的題材新穎才入坑的。 它吸引我的地方, 另有美妙之處。

亮點一:中國版《水果博物館奇妙夜》, 顏值突出、瘋狂圈粉, 視覺與味蕾大片!

在正式進入主題之前, 小編有一個問題要考考大家, 你們認為, 一部優秀的紀錄片, 最重要的要素是什麼?首當其衝, 應該是製作精良化。

都說, 畫面語言是維繫和支撐紀錄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也往往最能代表紀錄片形象直觀特徵的部分。 《水果傳》第一眼吸引我的, 無非就是其清新養眼、美不勝收的大製作畫面,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 這部紀錄片中幾乎每一個水果的特寫鏡頭隨手一截, 無需任何P圖工具的修飾, 就能做成一張精美絕倫的壁紙。

4K超清拍攝+高速攝影+延時攝影+航空航拍,四種拍攝技術齊上陣,靜時水果的每一寸鮮嫩肌膚質感,動時充滿力量果汁四濺的至尊美感,水果清新自然的四季悄然變化,以及上面、下面、左面、右面、正面、側面,360度立體全方位的水果大片觀感,都無一不給觀眾帶來了美妙的視覺衝擊,恨不能一頭鑽進螢幕中捧著水果觀察個夠,抱著水果啃個夠。

(你看,一個預告片就能吸引這麼多人的關注,畫面究竟有多美,你們心裡應該有點數了吧~)

亮點二:文案引人入勝、旁白好聽到耳朵懷孕,絲絲相扣,不給旁白生孩子我虧啊。

來來來,上幾段文字你們先開開胃:

水果以千百種獨特的滋味征服了人類的味蕾,也激發了人們對於美味的更多幻想。

水果一直都是人類值得冒險的美味,看起來高不可攀的水果,在人們手中一步步蛻變,最終成為街頭巷尾的親民小吃,炎炎夏日裡人們最清涼的慰藉。

接下來,柿子將要告別空氣和陽光,進入黑暗,開始一場漫長而甜蜜的夢。

(超級有畫面感有木有?)

作為一種電視語言,文案在紀錄片的結構中佔有重要地位。它往往能夠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淺顯易懂、生動形象的文案會像磁鐵一樣,吸引著電池另一極的觀眾。而貼近生活的文案,則能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引領觀眾置身于故事之中。

水果的變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經過時間的積累。而紀錄片最忌諱的就是把這種漫長的過程用漫長到不能再漫長的表現形式文字也好、畫面也罷表現出來,但是,又需得讓大傢伙兒能聽得明白哇。這時,就到了文字發揮其魅力的時候了。

《水果傳》一集,掐頭去尾短短30來分鐘,就講了愛玉到愛玉冰、可哥果到巧克力、柿子到柿餅、藍莓到藍莓果醬、鳳梨到鳳梨酥,以及梅子到梅子酒六種水果的變遷史,在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內傳遞出了水果整個變身的重要訊息,時時有新內容傳遞,讓觀眾不斷的吸收養分,比起隔壁的某劇情不夠、回憶來湊的電視劇更添一絲獨特魅力。

再加上娓娓道來,時而低沉時而清新的低音炮旁白,每週六儼然是聲控的福利日。

亮點三、鳳梨與鳳梨、柿子與柿餅、可哥豆與巧克力,引爆味蕾的水果變身史也是一部答疑解惑史!

鳳梨與鳳梨究竟是不是同一種水果?

柿餅上面白白的一層到底是什麼?是不是防腐劑?

這些爭論了半個世紀的難題終於有了官方解答。

鳳梨和鳳梨就是同一種水果,只是不同地方的人對其有不同的稱呼。

(是不是瞬間心疼起了自己的錢包?依稀記得,水果店裡的鳳梨每次都賣得比鳳梨貴!)

柿餅上面的霜不是防腐劑,而是柿子果肉中所含的葡萄糖在柿子暫別陽光和空氣後滲透到表面而形成的白色糖霜。

還有胖友表示:通過《水果傳》get到了新大陸,原來柿餅是兩個一起的!

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一次發現,巧克力居然算是水果製品。

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吃巧克力,但又找不到藉口來安慰自己吃了不會長胖的妹紙來說,對巧克力又有了新期待!(好吧,吃多了還是會長胖,罪過罪過!)

亮點四、不止是骨骼清奇的紀錄片,更是有溫度的自然智慧

摘愛玉,是阿里山鄒族人延續數千年的傳統。愛玉常常附身於十幾層樓高的巨木之上,生吃算不上美味,但是經過削皮、切開、烘乾、暴曬、洗等一系列處理過程,最終變成街頭巷尾的親民小吃愛玉冰。化腐朽為神奇,化難吃為好吃,這是鄒族人的智慧;

時間和距離阻礙了人們對於水果的獲取,柿子活不過一季,不能長期保存,於是去皮、掛曬、揉捏、醃制,將柿子化身柿子餅,讓其美妙的滋味得以保存,這是黃土高原人經過長期實驗沉澱下來的無限智慧;

野生藍莓的酸和糖都高於一般藍莓,生吃略酸,如何充分調出它的甜味,讓其有用武之地,通過生活在大興安嶺八十歲祖母中妮浩的妙手,野生藍莓最終在火和糖的助攻下轉換為易保存的藍莓醬.....同樣是一場有溫度自然智慧的呈現。

巧克力、鳳梨酥、梅子酒,《水果傳》每一種水果的變身都離不開人的巧手和巧妙的智慧,每一種水果也都蘊藏著一個故事,Vincent、Samuel在越南胡志明市經營著一家巧克力店,2011和奇妙的可哥果相遇,被其所吸引,便決定辭去之前的工作,將巧克力作為畢生的事業;

來自臺灣的甜點大師郭榮錦為了做出完美的鳳梨酥曾走遍整個南中國;

日本的梅園女主人山口由美曾不能理解公公,一度想要逃離梅園,後來因為感受到公公對梅園深刻的愛,而選擇了在公公過世後毅然決然接手經營梅園事項......

從水果中挖掘出故事,這種新穎的碰撞,同樣也成為了《水果傳》中不可或缺的亮點。

世間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既能大飽眼福、又能大飽口福;既是吃貨的福利,又是聲控的美妙之旅;既增長了智慧,又打開了重新認識水果的新世界大門;一言不合還能順便在她人的人生體驗中找到自己的小小縮影,這樣有顏、有料、輕輕鬆松就能俘獲人心的水果,哦,不,水果和《水果傳》請來上好幾打!

(嘿,節目組的胖友們,看到B站上這一群和我有著相同感受的小夥伴的點贊了麼,花式筆芯麼麼噠~)

最後,再幫跟我一樣時刻關注著這檔好節目的可人兒們呼籲一下節目組:答應我們,不要局限於每週六,就算每天都放《水果傳》,我們也永遠都不會膩。誰讓水果天生就是用來解膩的~~~

4K超清拍攝+高速攝影+延時攝影+航空航拍,四種拍攝技術齊上陣,靜時水果的每一寸鮮嫩肌膚質感,動時充滿力量果汁四濺的至尊美感,水果清新自然的四季悄然變化,以及上面、下面、左面、右面、正面、側面,360度立體全方位的水果大片觀感,都無一不給觀眾帶來了美妙的視覺衝擊,恨不能一頭鑽進螢幕中捧著水果觀察個夠,抱著水果啃個夠。

(你看,一個預告片就能吸引這麼多人的關注,畫面究竟有多美,你們心裡應該有點數了吧~)

亮點二:文案引人入勝、旁白好聽到耳朵懷孕,絲絲相扣,不給旁白生孩子我虧啊。

來來來,上幾段文字你們先開開胃:

水果以千百種獨特的滋味征服了人類的味蕾,也激發了人們對於美味的更多幻想。

水果一直都是人類值得冒險的美味,看起來高不可攀的水果,在人們手中一步步蛻變,最終成為街頭巷尾的親民小吃,炎炎夏日裡人們最清涼的慰藉。

接下來,柿子將要告別空氣和陽光,進入黑暗,開始一場漫長而甜蜜的夢。

(超級有畫面感有木有?)

作為一種電視語言,文案在紀錄片的結構中佔有重要地位。它往往能夠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淺顯易懂、生動形象的文案會像磁鐵一樣,吸引著電池另一極的觀眾。而貼近生活的文案,則能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引領觀眾置身于故事之中。

水果的變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經過時間的積累。而紀錄片最忌諱的就是把這種漫長的過程用漫長到不能再漫長的表現形式文字也好、畫面也罷表現出來,但是,又需得讓大傢伙兒能聽得明白哇。這時,就到了文字發揮其魅力的時候了。

《水果傳》一集,掐頭去尾短短30來分鐘,就講了愛玉到愛玉冰、可哥果到巧克力、柿子到柿餅、藍莓到藍莓果醬、鳳梨到鳳梨酥,以及梅子到梅子酒六種水果的變遷史,在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內傳遞出了水果整個變身的重要訊息,時時有新內容傳遞,讓觀眾不斷的吸收養分,比起隔壁的某劇情不夠、回憶來湊的電視劇更添一絲獨特魅力。

再加上娓娓道來,時而低沉時而清新的低音炮旁白,每週六儼然是聲控的福利日。

亮點三、鳳梨與鳳梨、柿子與柿餅、可哥豆與巧克力,引爆味蕾的水果變身史也是一部答疑解惑史!

鳳梨與鳳梨究竟是不是同一種水果?

柿餅上面白白的一層到底是什麼?是不是防腐劑?

這些爭論了半個世紀的難題終於有了官方解答。

鳳梨和鳳梨就是同一種水果,只是不同地方的人對其有不同的稱呼。

(是不是瞬間心疼起了自己的錢包?依稀記得,水果店裡的鳳梨每次都賣得比鳳梨貴!)

柿餅上面的霜不是防腐劑,而是柿子果肉中所含的葡萄糖在柿子暫別陽光和空氣後滲透到表面而形成的白色糖霜。

還有胖友表示:通過《水果傳》get到了新大陸,原來柿餅是兩個一起的!

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一次發現,巧克力居然算是水果製品。

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吃巧克力,但又找不到藉口來安慰自己吃了不會長胖的妹紙來說,對巧克力又有了新期待!(好吧,吃多了還是會長胖,罪過罪過!)

亮點四、不止是骨骼清奇的紀錄片,更是有溫度的自然智慧

摘愛玉,是阿里山鄒族人延續數千年的傳統。愛玉常常附身於十幾層樓高的巨木之上,生吃算不上美味,但是經過削皮、切開、烘乾、暴曬、洗等一系列處理過程,最終變成街頭巷尾的親民小吃愛玉冰。化腐朽為神奇,化難吃為好吃,這是鄒族人的智慧;

時間和距離阻礙了人們對於水果的獲取,柿子活不過一季,不能長期保存,於是去皮、掛曬、揉捏、醃制,將柿子化身柿子餅,讓其美妙的滋味得以保存,這是黃土高原人經過長期實驗沉澱下來的無限智慧;

野生藍莓的酸和糖都高於一般藍莓,生吃略酸,如何充分調出它的甜味,讓其有用武之地,通過生活在大興安嶺八十歲祖母中妮浩的妙手,野生藍莓最終在火和糖的助攻下轉換為易保存的藍莓醬.....同樣是一場有溫度自然智慧的呈現。

巧克力、鳳梨酥、梅子酒,《水果傳》每一種水果的變身都離不開人的巧手和巧妙的智慧,每一種水果也都蘊藏著一個故事,Vincent、Samuel在越南胡志明市經營著一家巧克力店,2011和奇妙的可哥果相遇,被其所吸引,便決定辭去之前的工作,將巧克力作為畢生的事業;

來自臺灣的甜點大師郭榮錦為了做出完美的鳳梨酥曾走遍整個南中國;

日本的梅園女主人山口由美曾不能理解公公,一度想要逃離梅園,後來因為感受到公公對梅園深刻的愛,而選擇了在公公過世後毅然決然接手經營梅園事項......

從水果中挖掘出故事,這種新穎的碰撞,同樣也成為了《水果傳》中不可或缺的亮點。

世間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既能大飽眼福、又能大飽口福;既是吃貨的福利,又是聲控的美妙之旅;既增長了智慧,又打開了重新認識水果的新世界大門;一言不合還能順便在她人的人生體驗中找到自己的小小縮影,這樣有顏、有料、輕輕鬆松就能俘獲人心的水果,哦,不,水果和《水果傳》請來上好幾打!

(嘿,節目組的胖友們,看到B站上這一群和我有著相同感受的小夥伴的點贊了麼,花式筆芯麼麼噠~)

最後,再幫跟我一樣時刻關注著這檔好節目的可人兒們呼籲一下節目組:答應我們,不要局限於每週六,就算每天都放《水果傳》,我們也永遠都不會膩。誰讓水果天生就是用來解膩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