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為什麼餓過頭後就沒有饑餓感了?醫生終於給出來一個說法

大多數的人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就是很餓的時候沒有吃東西, 當自己已經餓過頭後就最後也不餓了, 這種現象其實不奇怪, 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 由於消化系統為了自我保護, 就會進入一種休眠的狀態, 這也就是所謂的“餓過頭就不餓了”現象的由來了。

其實人們每次吃下去的食物, 都有一部分會轉化為肝糖原, 儲存在肝臟裡。 當人們的血糖濃度低了時, 人們就會感覺到餓了, 這個時候, 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會加大分泌量, 去迫使肝糖原和脂肪的分解來提供能量。

那人們為什麼會有餓的感覺呢?是由於身體是以體內葡萄糖的量來作為判斷方法, 能量的供給都是有食物轉換為葡萄糖而來的。 人們之所以會感覺到餓就是因為體內的糖份短缺, 而吃下去的食物消化以後轉化為多糖從而供給身體以足夠多的機能, 多出的便再分別轉化為肝糖原和肌糖原。

當人體的血糖濃度低時就會感覺到餓, 然後身體就會分泌出胰高血糖素, 當餓過頭了, 快不行的時候再分解蛋白質供能。 通常情況下, 人們吃東西得到的蛋白質都會被分解成各種氨基酸, 用來供給人體合成其它的蛋白質,

除非餓過頭, 否則它是不會提供功能的作用的。

當吃下的食物不夠分解成足夠的糖時, 人們的肚子便會餓, 這是肝臟裡的肝糖原就出現了, 以糖的形式來充饑。 然後人體的血糖就會上升, 血糖上升了就等於告訴身體裡的葡萄糖的量已充足, 所以人們就不會有感到餓的感覺了。

但是要知道, 當餓過頭了然後再吃飯是非常傷胃的一種做法。 在空腹狀態時, 也就是餓的情況下, 由於人體胃腸道處於排空狀態, 由於食物幾乎沒有附在胃腸道壁上, 另外, 它上還會有著大量的大量的胃酸, 以及腸道中的胰液等, 都俗稱消化液。 如果人們在這時候吃東西, 食物就可能對胃腸道壁造成一定的傷害。

不過, 可以去明確的是, 與吃的食物是有一定關係的, 由於它們的質地都較為堅硬、膳食纖維也高, 如果咀嚼不夠, 就真的可能會對胃腸壁帶來傷害, 如一些水果、乾果、動物軟骨、芹菜等。 這時胃酸等消化液就會對破損面帶來進一步的損傷, 當持續時間過久, 就會出現消化道潰瘍的症狀。

另外, 由於人體胃腸道屬於平滑肌, 餓是會出於適當收縮狀態, 如果突然吃過多的東西, 便有可能會對胃腸道帶來新的刺激。

當人體特別饑餓時, 專家建議, 首先, 切忌吃過於堅硬的食物, 先選擇一些質地軟爛的食物, 如稀粥、餛飩等, 然後再逐漸吃一些質地稍微緊致的肉類、蔬菜、米麵等。 最後也要注意自己的進食節奏快慢, 最好是緩慢進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