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熱水袋竟成燙傷兇器?瑞金醫院燒傷科爆棚

燒傷科門診患者排長隊

氣溫越來越低, 熱水袋引起的燙傷越來越多, 這些天瑞金醫院燒傷門診就診人次247, 其中76人是熱水袋低溫燙傷。

僅僅昨天一個晚班, 就有3個熱水袋爆炸引起的燙傷。

專家呼籲

低溫燙傷增多, 扔掉熱水袋!

每年冬天都是低溫燙傷的高峰。 在瑞金醫院, 以往熱水袋低溫燙傷只占兩成, 今年頻頻創新高, 中招的人比往年大幅上升, 占到三成到一半。

王先生今年30多歲,

特別怕冷。 晚上睡覺前, 一定要衝個熱水袋捂著才能安穩入睡。 1月5日, 他像往常一樣, 把熱水袋往被窩一扔, 就鑽進了被窩。 第二天醒來發現左小腿處出現了一個蠶豆大小的水泡, 王先生沒在意, 沒想到, 第二天小水泡又紅又腫。 醫生診斷, 雖然燙傷面積小, 但是深度已經達到二度, 至少需要到醫院換藥一個月。

讓醫生驚訝的是, 這不是王先生第一次被熱水袋傷害。 就在2015年1月, 王先生就被熱水袋燙傷過, 小水泡燙傷比較深, 遲遲未好, 到瑞金醫院燒傷科連續換藥三個月, 才告別疼痛。

低溫燙傷創面深, 或要植皮

瑞金醫院燒傷科護士坦言, 被熱水袋低溫燙傷的病人實在太多了, 讓燒傷科醫生和護士也大為驚訝。

值得警醒的是, 熱水袋常常是溫柔的殺手。 無論是橡膠熱水袋還是電熱水袋, 如果使用不慎, 都會造成燙傷。

60多℃為什麼會被燙傷?

原來, 熱水袋造成燙傷的溫度為40℃-60℃, 皮膚溫度一般為30℃左右。 這種溫度會讓人感到很舒服很溫暖。 但是一旦睡著了, 皮膚長時間直接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

容易遭遇低溫燙傷。 專家強調, “這樣的溫度人體覺得不是很燙, 但如果長時間接觸, 對皮膚有慢性損傷。 ”而且很多人喜歡把熱水袋壓在腿上、腳腕上, 甚至肩膀上, 長時間壓著血液不迴圈會加重低溫燙傷。

熱水袋爆炸頻頻發生

除了低溫燙傷, 熱水袋爆炸事件今年也頻頻出現。

熱水袋在手,

寒冷繞著走!

……

但如果買了劣質的電熱水袋,

它可能瞬間炸裂!

那神器可能就變成兇器了。

這是款電極式熱水袋, 它裡面有一個塊狀的發熱體, 有正負兩個電極, 電極直接對袋中的液體加熱。 它裡面是這樣的:

通電之後暖手寶膨脹得很快,又沒有溫控裝置,所以極易發生爆炸。一旦爆炸,裡面的高溫液體就會四處飛濺,很容易燙傷人。

而且暖手寶中的液體是帶電的,如果暖手寶的絕緣層厚度不夠,或是密封口不嚴導致液體漏出,都可能漏電。

一分鐘教你預防低溫燙傷

電熱毯

睡覺前兩小時打開,睡覺時關掉;

加熱檔位不要開到最高;

身體不要接觸電熱毯,中間隔一條床單或毛毯。

熱水袋

檢查橡膠有無老化及滲漏;

不灌入剛煮沸的開水;

不灌得太滿,70%即可,確保擰緊蓋子;

避免直接接觸皮膚,應用毛巾包住後使用。

暖寶寶

不要貼在皮膚上,隔幾層衣服;

每隔一段時間,揭下來換個位置貼;

不貼著暖寶寶睡覺。

電暖扇

不距離身體太近;

不要長時間對同一部位加熱;

溫度不要調過高;

不要接觸到其表面。

(圖文:黃浦消防 東方網 編輯:張碧瑩)

它裡面是這樣的:

通電之後暖手寶膨脹得很快,又沒有溫控裝置,所以極易發生爆炸。一旦爆炸,裡面的高溫液體就會四處飛濺,很容易燙傷人。

而且暖手寶中的液體是帶電的,如果暖手寶的絕緣層厚度不夠,或是密封口不嚴導致液體漏出,都可能漏電。

一分鐘教你預防低溫燙傷

電熱毯

睡覺前兩小時打開,睡覺時關掉;

加熱檔位不要開到最高;

身體不要接觸電熱毯,中間隔一條床單或毛毯。

熱水袋

檢查橡膠有無老化及滲漏;

不灌入剛煮沸的開水;

不灌得太滿,70%即可,確保擰緊蓋子;

避免直接接觸皮膚,應用毛巾包住後使用。

暖寶寶

不要貼在皮膚上,隔幾層衣服;

每隔一段時間,揭下來換個位置貼;

不貼著暖寶寶睡覺。

電暖扇

不距離身體太近;

不要長時間對同一部位加熱;

溫度不要調過高;

不要接觸到其表面。

(圖文:黃浦消防 東方網 編輯:張碧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