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跑者,都應該有一個跑者生涯規劃!

當穿起跑鞋踏出第一步其實你已經稱得上是一名跑者了, 但要說如何去規劃跑者的生涯?你是不是還沒有認真的去思考過?

此次小編整理歸納了6點, 可以讓大家作一個參考。

一 - 在出發之前, 首先要確定目標

長跑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每當想放棄的時候, 這個目標就能成為讓你堅持下去的動力。

二 - 技術的訓練

長跑的門檻看似簡單, 經常容易讓人忽略技術的部分。 技術是長跑的基礎, 恐鞏固跑姿配合肌力訓練, 令身體得以適應接下來的長跑訓練。 對於入門跑者, 這一點事宜找教練指導打好基礎。

三 - 要多聆聽身體

過度訓練、慢性勞損都有先兆, 不要忽略身體的回饋。 有疑惑的地方要尋求協助, 如資深跑者、教練、專業醫護人員等等。 長跑不是要去找苦吃, 照顧好身體才是長跑之道。

四 - 訓練的組成

訓練的部分不只是盲目地奔跑, 休息、飲食、肌力與體能訓練也是重要的一環。

adidas training academy 提供的跑者訓練如使用TRX的懸吊肌力訓練(TRX的懸吊肌力訓練:將自己交給一組繩索, 是近年歐美最流行的健身方式。 是全身性的肌力訓練, 利用自己的體重作為阻力, 調整傾斜角度或姿勢來控制運動強度)以及瑜伽訓練, 甚至與跑步專項無關的交替訓練, 如踏單車、游泳、划艇也可以融入到日常訓練的計畫當中。

五 - 選擇合適的距離

長跑不只是每一次成功跑到更遠的距離就象徵著進步。 不同距離, 不同強度的訓練也有其用意, 不需急於用距離與時間來判斷是否達成目標。 由10公里過渡到半馬以致全馬, 均需要由基礎做起。 每增加距離掉速是正常的, 但不應該超過太多。 當跌速太多, 就顯示有部分能力未培養出足以應付該距離,

此時不應該勉強更遠的距離。

六 - 選擇賽事

長跑賽事的數目越來越多, 選擇賽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 如路段、坡度、彎度。 而按重要性可分為三個級別:

A Grade賽事(視為最重要的賽事, 按全年訓練課表調整至最佳狀態, 每年不多有兩場的A Grade賽事)

B Grade賽事(較次要, 相對的在訓練課表設計時不太會休息減量, 以吸引經驗及測試狀態為主)

C Grade賽事(一般所謂的以賽代訓, 視為一課訓練課, 甚至不需賽前休息減量調整)

—END—

一起奔跑, 為健康買單!

更多精彩, 盡在【乾貨技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