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合肥“嶺上脫貧”闖出新路:電商+光伏產業為全民奔小康添磚加瓦

“窮在水上, 苦在路上, 差在結構上, 落後在觀念上”是對江淮分水嶺地區的歷史真實寫照。 江淮分水嶺地處長江、淮河之間的丘陵地帶。 嶺區脫貧攻堅涉及鄉鎮37個、重點貧困村69個。 是典型的貧困區。 近年來, 隨著產業扶貧持續發力, 肥東縣積極發展電商扶貧和實施光伏扶貧項目, 培育選拔出一批優秀的人才。 推動新時期肥東經濟跨越發展。

打造肥東互聯網品牌 特色農產品“走出去”

2017年以來, 合肥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 圍繞“打贏脫貧攻堅翻身仗, 力爭進入第一方陣”的決戰目標, 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第一舉措、激發內生動力的根源, 制定《關於推進“四帶一自”促進產業脫貧工程的意見》、《合肥市農村電商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產業脫貧檔, 實行“一村一策、一戶一法”。 推動新時期肥東經濟跨越發展。

橋頭集鎮竹塘掛麵、玖之藍藍莓、翠竹貢品南瓜、穀雨野瓜蔞子.....在肥東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

我們可以看到, 這些農特產品紛紛在農產品特色館上架。 據電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中心內設創業孵化中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多功能演示區、肥東縣農特產品展示館等。 其中, 特設的“電商產業特購區”, 集中展銷全縣14各貧困村的特色農產品。

肥東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自建成運營以來, 已累計培訓2500人次, 為農村創業青年開設80多家淘寶店鋪、微商小店, 累計帶動1074個貧困戶人均增加收入超過5000元。

“光伏惠農”讓全民從“扶貧”到精准“脫貧”

近年來, 合肥市開展的“光伏下鄉扶貧工程”, 是針對貧困農戶實施的點對點的“精准扶貧”, 每年可以解決一部分農戶實現脫貧夢想, 保障其過上基本的生活, 這項工程推行已經有相當一段時間, 受到各方讚譽, 成效顯著。

作為首批通過光伏“領跑者”認證的企業, 合肥中南光電有限公司積極回應國家相關扶貧號召, 共同推出“光伏惠農”專案, 該專案讓全民從“扶貧”到精准“脫貧”。

該光伏扶貧模式讓貧困戶在自己不用出資, 同時不承擔任何風險的情況下還能享有電站發電收益。 據合肥中南光電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介紹, 前3年, 由企業補貼及政府貼息保證每戶每年現金收益2400元, 3年脫貧期滿後, 保證每戶每年現金收益800元。 8年還款期滿後, 保證每戶每年現金收益3000元。 確保貧困戶穩定增收。

據瞭解, 2013年7月合肥在肥東縣長臨河鎮羅家疃村張立功等5戶貧困戶屋頂的光伏電站正式並網運行。 同年合肥市進行100戶貧困戶家庭試點, 由財政全額出資為每戶建設1個裝機容量3千瓦的家庭分散式光伏發電站。 2014年7月, 合肥市出臺光伏下鄉“百千萬”工程實施方案。 2015年全國六省市實施光伏扶貧試點工作,

2016年中南光電首創全新光伏扶貧模式, 2017年在肥東大量推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