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乾貨:對外演講,必須避免的四種錯誤

TED掌門人和演講教練克裡斯·安德森花了15年參與指導了上千場TED演講, 總結了第一手公開演講的實戰經驗。 他除了教大家如何完成一個優秀的演講,

也在《TED TALKS 演講的力量》一書中, 分享了必須要避免的“演講陷阱”。

這裡講的搞砸一場公眾演講的原因, 並不是由於糟糕的PPT, 拙劣的演講技巧或是混亂的主題結構, 而是在討論不同的“演講風格”。

也就是說, 即使你思路清晰、口若懸河、PPT做得超贊, 但只要學會使用以下任何一種演講風格, 你就可以搞砸一場公眾演講, 妥妥的。

第一種, 推銷風格

好的演講, 是給予與分享, 而非索取;

好的演講, 是激發聽眾的激情, 點燃和傳播思想, 而非推銷。

人們來聽一場演講, 無論是否付費, 付出最大的成本其實是時間成本, 大家都希望在寶貴的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思想、有營養的觀點。

聽眾並不傻, 一旦發現“演講“變成了“推銷”, 厭惡感便會油然而生。

這就好比, 一個朋友約你喝下午茶, 最後你發現對方的真實目的是要向你推銷其代理的產品, 你感覺就像吃了“蒼蠅”一樣。

“推銷式”的演講, 通過所謂的“分享”而希望達到“索取”的目的。

可是, 諷刺的是, 這樣做往往適得其反, 而且還會使演講者的名譽受到損失, 失去別人的尊重。 演講者本人一旦不再被聽眾信任, 他說的內容也不會被認可了, 那麼搞砸一場演講, 就是輕而易舉的事了。

第二種, 漫談風格

作為一名觀眾, 同時也是組織了數百場演講會的策展人, 我最討厭的就是“我今天也不知道要跟大家講些什麼……”之類的開頭方式。

這樣的“不知所云”, 是不是意味著聽眾們的時間並不重要, 可以被輕易的浪費呢?

講者需要做的是認真對待, 用心準備, 精心策劃自己的演講, 而非隨意漫談閒扯。 那些自以為是的“客套話”, 會給聽眾帶來極大的反感, 甚至是一種侮辱, 這樣一來, 演講也就註定被搞砸了。

第三種, 公司風格

組織對員工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但可惜的是, 即便是再牛逼的公司, 外人對此可能毫無興趣。

只從公司的角度對公眾侃侃而談, 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演講的模式應該專注於從事工作的本質, 專注於滲透其間的思想, 而不是關注公司或其產品本身balabala的去講。

舉個例子, 好的說法是:“2005年, 我們有了一個驚奇的發現, 每個辦公室都有可能削減60%的能源消耗, 而其生產幾乎毫無損耗。 讓我分享我們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換種說法,

“2005年在上海, 我們創立了一個新的部門, 目的是研究怎樣才能減少能源消耗, 我們將這樣工作委託給副總裁李先生……”

這時的觀眾已經開始不耐煩了, 演講很快就會被搞砸掉。

第四種, 表演風格

我曾經聽過一個傢伙的演講, 他激情四溢的開場博得了現場不少熱烈的掌聲。 然而, 糟糕的事情隨之發生, 這哥們幾乎每說三句話, 就來一句激昂的語句, 滿面春風的停頓下來, 含情脈脈地望著所有觀眾, 然後深深鞠上一躬……剛開始, 大家還配合著給點掌聲, 到了後來簡直就不能忍受了。 至於當時他到底講了什麼, 我現在一句也不記得了。

這樣的演講者有極強的表演欲, 過分的追求技巧, 比如使用花裡胡哨的視頻、道具、PPT等元素,

但卻缺乏實質的內容。 他們極度渴望獲得認同, 迷戀聚光燈下的光環, 然而結果往往是讓人非常失望的。

在演講的舞臺上,

是來傳播自己的思想, 而非炫耀自己的成就;

是通過有啟發性的講述來贏得聽眾, 而非漂亮的包裝;

是來展示的是真誠和無私, 而非虛偽和自嗨。

如果你的演講只有形式, 沒有內容, 那麼恭喜你, 你又將搞砸一場公眾演講。

小結

避免了以上四種演講風格, 也不意味著你就可以呈現出一個優秀的演講作品。 不過, 可以100%向你保證的是, 如果你使用了“推銷”、“漫談”、“公司”、“表演”四種演講風格中的任意一種, 就一定可以搞砸一場公眾演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