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痛失“左膀右臂”?賈躍亭的樂視汽車會不會蔫兒

當初守護賈躍亭“汽車夢”的左膀右臂。

繼樂視汽車聯合創始人丁磊離職後, 賈躍亭在汽車領域的另一得力助手或許也要舍他而去。

昨天, 有業內消息稱, “易到用車創始人周航離職, 加盟順為資本。 ”

去年10月27日, 樂視召開一場汽車生態的發佈會, 樂視董事長賈躍亭與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丁磊、易到用車創始人兼C E O周航在臺上握手啟動樂視超級汽車, 三人春光滿面, 其樂融融。 但僅半年後, 丁磊便因“身體不適”離職, 而周航的離開也似乎開始“倒計時”。 在巨額資金缺口面前, 如果再失去“左膀右臂”, 賈躍亭還能讓樂視汽車“超級”嗎?

曾是樂視汽車戰略流量入口

很多人並不知道, 易到實際上是早於滴滴、神州的最早一個打車軟體。

三年前, 滴滴快的分別拿到騰訊、阿裡的融資掀起打車軟體紅包大戰, 用20億資金把計程車訂單提高了400倍, 而易 到 也 因 此 瞬 間 被 甩開。

半年後政策第一次管控專車, 周航深知易到當時“與黑車並無兩樣”, 於是下架了所有私家車, 損失了50%的訂單以及正在洽談的融資。

“這個時候就是資本的天下了, 易到的體量沒法跟進這麼大規模的補貼大戰。 ”周航曾不無遺憾地告訴南都記者, 滴滴靠一招雙向補貼拉開了市場差距, 但這絕對不是正常的商業模式。 “但是沒辦法, 資本瘋狂, 已經沒人相信理智了。 ”

2014年, 易到短暫復活了比滴滴打車更早的計程車打車軟體“打車小秘”;2015年1月上線了易到巴士;7月繼續上線了對標滴滴快車的廉價專車易到搭車。 然而, 這幾個項目都撐不過一年就無疾而終。

直到前年10月份, 在被樂視以7億美金收購70%的股份後, 易到也跟進了“不理智”的“充100送100”等各種大規模雙向補貼。

用周航當時話說, “易到差點死了, 又活回來了。 ”

“專車必須長期便宜下去, 用戶端長期不會賺錢。 這要求我們必須尋求新的收入變現方式, 這個不是演算法跟交通引擎可以實現, 而是生態。 ”在加入樂視後, 周航每次採訪必提生態, 也給自己的“燒錢”模式找到了與滴滴不同的理由:成為樂視汽車重要的支付及流量入口。 正如U ber從自己的打車業務開始推廣其無人駕駛一樣, 易到也有望成為樂視汽車基礎客戶源。

被救物件變成“現金奶牛”?

看起來, 易到似乎走出了一條跟滴滴不同的、理智的專車模式。 然而, 今年春節前夕, 樂視汽車突然爆出資金鏈問題, 緊接著, 易到也是各種不絕於耳的資金鏈緋聞浮出水面:司機乘客提現難、人工客服沒人接聽、各種裁員不絕於耳。

儘管易到相關人員一直告訴南都記者其目前運營狀況依然良好, 但去年8月, 易到總裁向南都記者透露的“正在進行的新一輪融資”還沒落地, 而如今包括周航本人在內的人事變動無疑再給易到蒙上一層陰影。

與此同時, 今年是網約車新政實施元年, 各平臺必須加速合規化, 首汽、神州、滴滴均先後拿到線上服務經營合格證, 並分別在不同城市獲得線下運營資質;但易到卻遲遲沒有動靜。 上周, 深圳交委給出申請牌照最後期限, “4月20日前必須完成資料對接工作”, 但易到目前甚至還沒開始第一步的調試工作。

樂視為易到的補貼大戰帶來了充足的彈藥,

但無奈的是, 受樂視資金危機波及, 易到現在也無法獨善其身。 “新創企業想要造車, 至少需要200億以上的資金準備, 否則別想做好。 除此之外, 還需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也就是說, 即使有了200億的資金準備, 錢也依然要省著花。 ”樂視董事長賈躍亭一直對媒體如是強調。 這麼大的資金體量並不是一時間能補上的。

今年1月, 樂視汽車終 於 承 認 出 現 財 務 危機, 暫停了內華達沙漠的工廠建設項目。 車沒影了, “入口”無疑就更尷尬。 不過, “樂視出事, 易到都不一定出事, ”一位易到內部人士向南都記者透露, 易到目前之于樂視或許有更重要的價值, “畢竟易到作為高頻業務, 每天有現金流, 是樂視內現在現金流最好的部門。 ”

采寫:南都記者 蔡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