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群風雲錄:雖然“起義”失敗了,這位男家長仍然是我的偶像

最近在某論壇, 一位三年級女孩的家長貼出了群裡一位彪悍老爸提出的3點要求

霸氣十足

①我不接受現金繳費

②我拒絕幫孩子默寫

③我不支持孩子留校

理由只有一條:

“我們很忙, 很忙, 特別忙, 非常忙”。

群裡老師沒有回復, 但家長們都炸鍋了!

這個家長這麼過激怎麼教得好孩子?

放飛自我就算了還要放飛孩子

不是很忙麼

怎麼還有空打這麼大段話的?

還有爆料網友透露

“霸氣家長”女兒從一年級開始

成績穩坐班級倒數123

不過, 也有網友說

“霸氣”家長說出了心聲

只是大家不敢在班級群裡說

帖子火了之後,

這位“霸氣家長”又做了一番解釋

顯然, 這位霸氣十足的家長在“一時衝動”過後, 開始主動示弱找臺階下了。 膽敢在家長群裡“炸刺”, 跟老師對著幹, 等待他的不會有什麼“好果子”。 01每一個家長群都是一個小江湖

有人的地方, 就有江湖。

更何況是幾十人的家長微信群, 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角色。

原本旨在加強師生交流的家長微信群, 早已淪為“馬屁精”的戰場。

這是“XX幼稚園大班家長交流群”,

正風馳電掣地刷過一大屏一大屏的文字, 500字起步, 1000字差強人意。

你沒看錯, 這不是在淘寶寫評價, 碼夠字數店家就會給你的支付寶返現5塊錢。 這是為了讓老師能夠在茫茫家長群裡定位到你, 迅速GET到你的一片紅心。

而不願配合演戲的家長,最多沉默不語。膽敢質疑老師收禮、對學生不公,或者不願服從老師“建議”的家長,輕則被排擠,重則被踢出群。

所以甭管你上學的時候怎麼懟天懟地懟空氣,當了家長就一個字:慫。

“掙命一樣生的孩子,當然什麼都想給他最好的。教育這事兒更是一點差池都不敢有啊,這麼上趕著還不是希望能跟老師搞好關係,多多關照我家寶貝,多給點表現機會。”

誰不是一邊噁心這些馬屁精行為,一邊小心翼翼的醞釀著如何跟老師搞好關係。

網友@限量版阿拉蕾說,我家娃今年剛上小學,老師就建了家長群,結果才第二天,就有“戲精”作妖了。

一位媽媽在群裡說,班級沒有值日生,是老師自己打掃,太辛苦了。所以提倡其他家長報名,幫老師打掃衛生。

之後,整個群裡一下午刷了幾百條資訊,基本都是“老師辛苦了”、“老師真偉大”云云,也有不少人報名。

跟在群裡爭當戲精的抓馬型家長相比,更多家長是拼了老命在家裡跟孩子較勁。

02

“今晚陪孩子寫作業嗎?”

《中國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顯示,近8成家長每天陪孩子寫作業。學生年級越高,家長陪寫作業的時間越長,有7%的高中生家長每天陪寫作業超過4小時。資料顯示,有3/4家庭曾因寫作業“開戰”。

80後家長們紛紛表示中槍。

@顧包子J:我能想到最折壽的事情就是陪孩子寫作業。

@否極泰來1104:陪孩子寫作業=玩命

當代80後見面專屬問候語,“今晚回家陪孩子寫作業嗎?”

別笑

這是80後即將邁入40的真實生活寫照。

期末考試衝刺季,對於“大寶”爸媽,甚至是“二寶”爸媽來說,有一種痛叫做:孩子放學!要輔導孩子完成作業!

陪讀就算了,孩子作業越來越多,有些題目家長靠自己能力一周也做不出來。除了依靠各種做作業的APP和網路搜索,不少家長不得不向朋友圈求助。

除了書面作業,老師佈置的家庭手工作業也讓人哭笑不得。有的老師讓孩子帶昆蟲去學校,不帶就不准進教室。家長們在社區花壇裡蹲半宿,打著手電筒抓蟲蟲。

有的老師萬聖節讓孩子做南瓜燈,導致社區周圍菜場南瓜脫銷,家長們還得開著車到處去找。

還有老師讓用易開罐做高蹺,家長反反復複實驗琢磨,一晚上喝下十幾罐飲料……

中國的職場父母,各有各的壓力與煩惱,卻在孩子教育這件事上不斷交會碰撞。而被家庭和事業雙面夾擊的無助和痛苦,通常是被忽略甚至無視的。

你一面不敢懈怠地遵守著“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一面還得忍受著睡眠不足、身體上的疲憊和疼痛,兢兢業業地上著班,小心翼翼地平衡著工作和家庭這個蹺蹺板。

即便是充滿著各種無奈和心酸,你依然不敢懈怠,不敢生病,因為上有老下有小,到處都需要你的鞍前馬後。

03

誰的孩子 誰來負責?

家長要養家要上班,陪讀實在辛苦。

“老師把壓力轉給家長,學校裡不能做好的要求家長在家做好,然後覺得家長稍有不配合就是天大的事,就是不愛自己的孩子。老師就要盡到老師的責任,好好教孩子,別把孩子整個家庭都扯進來,學校也是,現在越來越過分,恨不得孩子上學全家陪讀!”

而老師們同樣覺得委屈,

“孩子是家長的孩子並非老師的孩子,對你的孩子負責,是教師的個人品德,如果你覺得沒有時間聽寫默寫,那同樣我也沒有時間把你的孩子留校,將心比心。讓家長默寫,留校寫作業,也是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如果家長本人都拒絕,那教師不讓孩子留校還可以早些下班呢。”

“很多家長說白了其實就是逃避責任,認為把孩子扔給學校,等到18歲時老師你就得給我調教出北大清華的料,作為父母該有的教育完全缺位。 想什麼呢?”

“如果學校真的說家長都不要管孩子的學習了,你真的敢放手嗎?到時很多家長又要想辦法去瞭解跟進了。”

老師、家長都不容易。

教育分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當三方互相推卸責任時,自己的孩子,誰能負責?

說到底,學校、孩子、家長,根本就是一個閉環。與其說家長和學校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不如說是家長在對孩子這件事上的焦慮就沒停止過。

社會在快節奏地運轉,現實除了歲月靜好的嚮往,還有不堪重負的苟且。這一切投射到為人父母身上,放大成對孩子源源不斷的焦慮。

英倫才子阿蘭·德波頓曾在《身份的焦慮》一書中寫道:

“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欲望代替另一種欲望……社會保障了基本生活需求的時候,其實就是我們身份焦慮產生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別人擁有的更多時,當我們陷入與別人無止境的比較時,我們的焦慮感就會不斷打擾我們。”

而這種焦慮放在孩子身上,根本就消除不了。

我們只能把自己練得更剛強嗎?

扛著。

生個孩子不容易,養個孩子更不容易

佛系什麼都可以,佛系家長,根本做不到。

文:《中國新聞週刊》新媒體記者 Luna

而不願配合演戲的家長,最多沉默不語。膽敢質疑老師收禮、對學生不公,或者不願服從老師“建議”的家長,輕則被排擠,重則被踢出群。

所以甭管你上學的時候怎麼懟天懟地懟空氣,當了家長就一個字:慫。

“掙命一樣生的孩子,當然什麼都想給他最好的。教育這事兒更是一點差池都不敢有啊,這麼上趕著還不是希望能跟老師搞好關係,多多關照我家寶貝,多給點表現機會。”

誰不是一邊噁心這些馬屁精行為,一邊小心翼翼的醞釀著如何跟老師搞好關係。

網友@限量版阿拉蕾說,我家娃今年剛上小學,老師就建了家長群,結果才第二天,就有“戲精”作妖了。

一位媽媽在群裡說,班級沒有值日生,是老師自己打掃,太辛苦了。所以提倡其他家長報名,幫老師打掃衛生。

之後,整個群裡一下午刷了幾百條資訊,基本都是“老師辛苦了”、“老師真偉大”云云,也有不少人報名。

跟在群裡爭當戲精的抓馬型家長相比,更多家長是拼了老命在家裡跟孩子較勁。

02

“今晚陪孩子寫作業嗎?”

《中國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顯示,近8成家長每天陪孩子寫作業。學生年級越高,家長陪寫作業的時間越長,有7%的高中生家長每天陪寫作業超過4小時。資料顯示,有3/4家庭曾因寫作業“開戰”。

80後家長們紛紛表示中槍。

@顧包子J:我能想到最折壽的事情就是陪孩子寫作業。

@否極泰來1104:陪孩子寫作業=玩命

當代80後見面專屬問候語,“今晚回家陪孩子寫作業嗎?”

別笑

這是80後即將邁入40的真實生活寫照。

期末考試衝刺季,對於“大寶”爸媽,甚至是“二寶”爸媽來說,有一種痛叫做:孩子放學!要輔導孩子完成作業!

陪讀就算了,孩子作業越來越多,有些題目家長靠自己能力一周也做不出來。除了依靠各種做作業的APP和網路搜索,不少家長不得不向朋友圈求助。

除了書面作業,老師佈置的家庭手工作業也讓人哭笑不得。有的老師讓孩子帶昆蟲去學校,不帶就不准進教室。家長們在社區花壇裡蹲半宿,打著手電筒抓蟲蟲。

有的老師萬聖節讓孩子做南瓜燈,導致社區周圍菜場南瓜脫銷,家長們還得開著車到處去找。

還有老師讓用易開罐做高蹺,家長反反復複實驗琢磨,一晚上喝下十幾罐飲料……

中國的職場父母,各有各的壓力與煩惱,卻在孩子教育這件事上不斷交會碰撞。而被家庭和事業雙面夾擊的無助和痛苦,通常是被忽略甚至無視的。

你一面不敢懈怠地遵守著“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一面還得忍受著睡眠不足、身體上的疲憊和疼痛,兢兢業業地上著班,小心翼翼地平衡著工作和家庭這個蹺蹺板。

即便是充滿著各種無奈和心酸,你依然不敢懈怠,不敢生病,因為上有老下有小,到處都需要你的鞍前馬後。

03

誰的孩子 誰來負責?

家長要養家要上班,陪讀實在辛苦。

“老師把壓力轉給家長,學校裡不能做好的要求家長在家做好,然後覺得家長稍有不配合就是天大的事,就是不愛自己的孩子。老師就要盡到老師的責任,好好教孩子,別把孩子整個家庭都扯進來,學校也是,現在越來越過分,恨不得孩子上學全家陪讀!”

而老師們同樣覺得委屈,

“孩子是家長的孩子並非老師的孩子,對你的孩子負責,是教師的個人品德,如果你覺得沒有時間聽寫默寫,那同樣我也沒有時間把你的孩子留校,將心比心。讓家長默寫,留校寫作業,也是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如果家長本人都拒絕,那教師不讓孩子留校還可以早些下班呢。”

“很多家長說白了其實就是逃避責任,認為把孩子扔給學校,等到18歲時老師你就得給我調教出北大清華的料,作為父母該有的教育完全缺位。 想什麼呢?”

“如果學校真的說家長都不要管孩子的學習了,你真的敢放手嗎?到時很多家長又要想辦法去瞭解跟進了。”

老師、家長都不容易。

教育分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當三方互相推卸責任時,自己的孩子,誰能負責?

說到底,學校、孩子、家長,根本就是一個閉環。與其說家長和學校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不如說是家長在對孩子這件事上的焦慮就沒停止過。

社會在快節奏地運轉,現實除了歲月靜好的嚮往,還有不堪重負的苟且。這一切投射到為人父母身上,放大成對孩子源源不斷的焦慮。

英倫才子阿蘭·德波頓曾在《身份的焦慮》一書中寫道:

“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欲望代替另一種欲望……社會保障了基本生活需求的時候,其實就是我們身份焦慮產生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別人擁有的更多時,當我們陷入與別人無止境的比較時,我們的焦慮感就會不斷打擾我們。”

而這種焦慮放在孩子身上,根本就消除不了。

我們只能把自己練得更剛強嗎?

扛著。

生個孩子不容易,養個孩子更不容易

佛系什麼都可以,佛系家長,根本做不到。

文:《中國新聞週刊》新媒體記者 Luna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