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為了一份三十年的牽掛——記草市街派出所民警幫助失散多年的兄弟再相聚

1

那一年冬夜, 父母回了屋, 不是像往常一樣疲憊而快樂地忙碌在灶台。 昏暗的油燈下, 父親神情恍惚地端坐在床頭一言不發,

母親蒙著綴滿補丁的棉被抽泣著。

呼嘯的寒風穿過土坯牆縫, 人影在凹凸不平的土牆上如張牙舞爪的惡鬼。 影影綽綽的燈光中, 二娃感覺到父母的痛苦和無奈, 不敢說一句話, 儘管他腹內饑腸轆轆。 三娃不幹了, 叫嚷著要吃飯, 父親狠狠地盯了他一眼吼著:“莫得吃的, 自己爬去睡!”屋瓦上的微塵在父親的吼聲裡抖落下來, 三娃嚇得不敢說話, 二娃連忙拉著滿眼淚水的弟弟往裡屋走去。

屋外寒風呼嘯, 醬園公所街杳無人跡, 不時從街角竄出幾條覓食的野狗, 黝黝的護城河水在靜靜地流淌著, 城牆屋簷下吊掛的燈籠在風中搖擺著。 城外, 蕭瑟田野在黑夜裡向外伸展, 零星的槍聲在這靜謐的夜裡不時響起。

二娃摟著弟弟,

破爛而單薄的被褥, 凍的兩人瑟瑟發抖。 不知何時, 屋裡的油燈滅了。 孤寂冷清的家裡失去了唯一的溫暖。 二娃始終沒有睡著, 他記得早上父母出門時是帶著哥哥的, 還給哥哥穿上了新買的棉衣和棉鞋, 這都是他一直想要的。 大哥出門時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 他牽著父母的雙手蹦蹦跳跳地出了家門, 二娃心裡驟然升起了一種嫉妒, 遠遠望著哥哥和父母走過濕漉漉的街角, 他狠狠地將門摔上, 弟弟被關門聲嚇壞了, 驚恐地望著二哥。

直到第二天早上, 也沒有看到大哥的身影。 二娃拉著媽媽的衣角問著:“媽媽, 大哥哪裡去了啊?咋個沒有回來啊?”

那一刻, 伴隨著抽泣的母親, 她的眼角閃爍著淚光, 母親並沒有回答二娃的問話。

這是1948年的一個冬夜, 距離成都解放還有1年。

2

再次回到這塊土地上, 讓范寶輝老人愁腸寸斷。

鱗次櫛比的高樓, 雲朵和霞光在玻璃幕牆上升起又遁去, 道路上的車陣如蜿蜒的長蛇, 路旁鮮麗的看板, 閃爍著霓虹燈的店招和來來往往的人群, 這一切和他記憶中的老家完全不一樣。 唯一能讓他記得往昔的是醬園公所街後面的那條大河, 那條曾帶著弟弟游泳的大河, 河水在夏日裡閃爍著片片金光, 兩人在河裡冒出了頭, 抹著臉上的水漬, 笑嘻嘻地逗弄著河岸上焦急的三娃, 三娃還小不敢下河。 河岸上婦女們一邊捶洗著衣服, 一邊叫嚷著:“兩個壞娃娃, 別游遠了!小心水鬼把你兄弟兩個抓去, 到時候看你父母咋個辦!?”話還沒有說完,

兩個孩子又一頭紮進水裡不見了。

一座座聳立的高樓, 讓踟躕在醬園公所街的范寶輝老人迷失了方向。

“30多年過去了, 那裡還有過去的蹤跡!”在那一刻, 老人覺得自己完全是一個異鄉人, 而這座城市給他唯一的牽掛是他生死未卜的兄弟。

2017年11月18日中午, 范寶輝老人來到草市街派出所值班室, 這是他最後的希望。

“30多年前, 1986年我來成都的時候, 弟弟就住在醬園公所街51號, 我曉得他的小名……”範老帶著激動的語氣說著, 但眼睛卻未曾離開過值班民警劉昱敲擊鍵盤的手指。

弟弟叫范周(諧音), 也記不得確切的年齡, 更何況三十年的時間並不短暫, 期間發生了什麼無從獲知。 看著電腦螢幕上顯示出很多叫范周的人, 而且年齡性別各不同,

篩選和核實都是一件極不易的事。 范老見劉昱的眉頭皺了皺, 便帶著有些失落的語氣說:“警官, 謝謝你, 如果沒找到就算了吧, 畢竟都過去了三十年。 ”

“那這樣吧, 範老你把電話號碼留下, 先回家等等, 要是有了消息, 我就打電話告訴你。 ”劉昱略顯歉意地說著。

陽光穿過樓宇間的縫隙, 投射在草市街派出所的院子裡, 范寶輝老人有些遺憾的走出了值班室, 佝僂著背, 口中念念有詞。

3

整整一個月過去了, 二娃仍然沒有見到大哥。 他漸漸開始想念哥哥。 在離散的歲月裡, 沒有人幫他早上起床時穿衣服, 沒有人帶著他去城牆上玩耍, 沒有人在他做惡夢時抱著他。

最讓二娃感到憤憤不平的是, 自從哥哥不在了, 隔條街的那個混混老是欺負他, 而在這之前這個混混甚至都不敢罵他,因為他嘗過哥哥的拳頭。一天,二娃帶著三娃興高采烈地在路邊滾鐵環,那個混混突然帶著一幫個頭差不多大的孩子竄了出來,一腳把他蹬在地上,搶走了鐵環,笑呵呵地沖著滿臉是泥的三娃吼著:“看這兩個瓜娃子,像泥猴子一樣!”說完,一群人叫著朝著城牆跑去。

“你有種不要跑!我告我哥,你敢搶我鐵環!”二娃坐在地上裡吼著。

“哈哈哈!你哥,你哥被你爸媽丟了!”帶頭的混混又跑了過來,一個響亮的耳光扇在二娃的臉上,“現在沒有人能幫你了!”

鮮血從二娃的嘴角流了出來,他瞪大了眼睛望著那群小孩,眼淚流了出來。三娃摟著二娃叫嚷著:“二哥,二哥,大哥怎麼了?!”

三娃從地上站了起來,抹了抹眼淚,牽著不明究理的二娃回家。

父親不在家,母親仍然失魂落魄地坐在椅子上,一束光芒從瓦房上的透光處直射下來,微塵在光線裡浮動。二娃問起了哥哥時,母親仍然閉口不談,豆大的淚水奪眶而出。

“街上的林娃說你們把大哥丟了?”二娃氣憤不已地緊逼著。

母親沒有回答,許久才抬起眼睛望著二娃和三娃,“你們哥出去生活了,以後你們都看不見他了,沒有辦法家裡窮,養不起……”

“為什麼?為什麼?”二娃震驚地望著母親,轉身摔門跑了出去,他也不知道去那裡,漫無目的走一段路後,他還是來到北門大橋的橋墩下,這是他和大哥常來抓魚的地方。坐在石墩上的他靜靜地看著淌過的河水,眼淚順著臉龐滴落下來掉進了河水中。

那天,二娃很晚才回家,他直接回到床上睡了,夜裡他驚恐地望著四處漏風的屋頂,一種恐懼在他的心裡慢慢滋生。

4

范寶輝老人考慮得很清楚,已經大半如土的他,如果找不到弟弟,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來成都,何況這條物是人非的街道不值得留戀,和三十多年前的心境不一樣,老人失去了昔日的憤懣和激動。

雖然在第一次尋找過程中,范老弟弟的資訊依舊是石沉大海,但作為刑偵民警的劉昱並沒有妥協。面對那冗長的資料,劉昱繼續通過諧音查詢出的資訊進行逐一篩選和核實,但考慮到保護公民個人資訊的緣故,劉昱只好先將身份資訊與範老描述最為相似的羅列在一起,然後再逐一核實。幾天下來,除了羅列出的幾個身份資訊與範老描述極為相似的以外,劉昱這邊的身份資訊核實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昱哥,既然資訊模糊不能確定,那就用一標三實碰碰運氣。”正是這個無意間的提醒,劉昱在一標三實工作平臺中,對篩選出的幾個叫范周的老人進行了逐一核實,終於查到其中一個叫范周的老人曾住在醬園公所街51號,並通過電話聯繫,這位元名叫范周的老人確實有個哥哥叫范寶輝,住在陝西,兩兄弟也確實整整三十年未曾謀面,更沒有聯繫過。核實這一情況後,劉昱告知了老人范周,他的哥哥在找他,同時也將這消息告訴了正在焦急等待的範老。

5

陝西省扶風縣位於關中平原西部,寶雞市境內,波濤滾滾的漳河從縣城邊奔流而去。

直到來到滿眼蕭瑟的黃土高坡,大哥才知道自己可能回不去了,他忘不了父母臨別時悲楚的眼神。坐在雞公車上的他,看見父母的身影越來越小,他曾以為父母會很快來接他。翻過了無數黑黝黝的山脈,渡過一條條大河,他隱約的感到自己被父母拋棄了,他仍然記得離開時弟弟羡慕的眼神,當時他真的以為父母帶自己去走親戚,還特意給他買了新衣服和新鞋子,而這套新衣服和鞋子在不久後被他扔棄了,就如父母把他扔了一樣。

窯洞外寒風凜冽,關中平原的陽光刺眼而溫暖。可是離家千里,沒有弟弟的消息,每天他要在新家裡被早早叫起燒火做飯,白天要到山坡上做農活。沒有了熟悉的夥伴,沒有了熟悉的街巷,還有那座和弟弟常去的北門大橋下清澈見底的河水。他漸漸地厭惡周遭的一切,曾有一次,他偷偷背上行囊趁著夜色回家,可是走到半夜,聽到遠處此起彼伏的狼嚎,他躲在一個山洞裡瑟瑟發抖。當第二天的晨光照耀在漳河上,河面像抹了一層金色的光芒,他毫不猶豫地轉頭朝新家走去,當然免不了一頓打。此後,他再也沒有過回家的念頭,他在腦海刻意抹去了父母的印象,而弟弟笑呵呵的花臉時常出現在自己的夢裡。

那天從北門大橋橋墩回去之後,二娃似乎長大了,他漸漸明白了如果不是大哥的“犧牲”,也許會餓死他或者三娃,他有些悔恨大哥離家時,自己心裡揣著嫉妒。此刻,悲傷和失落淹沒了他,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了大哥,而這種情緒漸漸轉變為對父母的恐懼,他不在敢向父母要求買新衣服,他不敢和父母出門,哪怕是成都解放時,當戴著大紅花的解放軍在鑼鼓聲中穿過北門大橋的城牆時,他仍然不敢和父母出門歡迎解放軍。他不知道父母會不會在那天也將他扔棄了。這種恐懼一直延伸到父母去世。

6

問時光何為情之所長?他在滄桑裡答以淚光。

一路走來,大哥在短暫的適應中熟悉了新家,他親切地叫著自己的養母養父,平日裡幫著養父操持著農活,在這之前他甚至連小麥和韭菜都很難分得清,但是依靠著自己的韌勁,他慢慢熟悉了農活,還成為一把好手,左右鄰居都誇耀養父養母找了一個好兒子。之後,他一邊讀書一邊幫襯著家裡,當身邊的小孩都陸續因為成績差而輟學時,他卻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當地一所中學。面對鄰居的祝賀,他只是淡淡一笑,他心裡明白自己是對親生父母恨逼著他無論如何要出人頭地的回應——總有一天他要走到親生父母面前,告訴他們,你們當初不該拋棄我。

現實畢竟是殘酷的,文革前他有了一份穩定而讓人羡慕的工作,養父母至始至終覺得這個兒子很懂事,他心中的恨意也隨著無常的變化漸漸變淡,只不過記憶中弟弟的笑臉依然在夢中常常出現。

生活可以消磨掉所有的悲情與創痛,四十年後,大哥快五十歲了,他越發想念弟弟了。當他來到成都找到當年的那條街時,弟弟和他一樣已經兩鬢斑白,兩兄弟抱頭痛哭。他得知父母早已離世,當大哥看到掛在家裡父母的遺像時,他心中的恨意淡漠了,兩行酸楚的淚水流了下來,淚水中夾雜著太多的情感。大哥不願呆在這個家裡,弟弟也心知肚明。兩兄弟再次來到北門大橋,嘩嘩的流水依然清澈見底,孩子們在河裡肆無忌憚地翻騰嬉戲,就如兄弟倆當年那樣快樂……

沒想到,這一別又是三十多年。通過草市街派出所劉昱鄧民警堅持不懈的查找,2017年12月22日,幾經輾轉的范老和弟弟范周在草市街派出所見面了。二老握著劉昱的手,十分激動地說著感謝的話。雖是三十年未見,但他們那份血濃於水的親情依舊在,那彼此臉龐上幸福的笑容就是對彼此思念的見證。

時光很淺,兄弟倆未能留下是麼諾言。

時光很短,至少現在,還來得及說聲再見。

范老與家人同所長周海濤、民警劉昱等人合影留念

而在這之前這個混混甚至都不敢罵他,因為他嘗過哥哥的拳頭。一天,二娃帶著三娃興高采烈地在路邊滾鐵環,那個混混突然帶著一幫個頭差不多大的孩子竄了出來,一腳把他蹬在地上,搶走了鐵環,笑呵呵地沖著滿臉是泥的三娃吼著:“看這兩個瓜娃子,像泥猴子一樣!”說完,一群人叫著朝著城牆跑去。

“你有種不要跑!我告我哥,你敢搶我鐵環!”二娃坐在地上裡吼著。

“哈哈哈!你哥,你哥被你爸媽丟了!”帶頭的混混又跑了過來,一個響亮的耳光扇在二娃的臉上,“現在沒有人能幫你了!”

鮮血從二娃的嘴角流了出來,他瞪大了眼睛望著那群小孩,眼淚流了出來。三娃摟著二娃叫嚷著:“二哥,二哥,大哥怎麼了?!”

三娃從地上站了起來,抹了抹眼淚,牽著不明究理的二娃回家。

父親不在家,母親仍然失魂落魄地坐在椅子上,一束光芒從瓦房上的透光處直射下來,微塵在光線裡浮動。二娃問起了哥哥時,母親仍然閉口不談,豆大的淚水奪眶而出。

“街上的林娃說你們把大哥丟了?”二娃氣憤不已地緊逼著。

母親沒有回答,許久才抬起眼睛望著二娃和三娃,“你們哥出去生活了,以後你們都看不見他了,沒有辦法家裡窮,養不起……”

“為什麼?為什麼?”二娃震驚地望著母親,轉身摔門跑了出去,他也不知道去那裡,漫無目的走一段路後,他還是來到北門大橋的橋墩下,這是他和大哥常來抓魚的地方。坐在石墩上的他靜靜地看著淌過的河水,眼淚順著臉龐滴落下來掉進了河水中。

那天,二娃很晚才回家,他直接回到床上睡了,夜裡他驚恐地望著四處漏風的屋頂,一種恐懼在他的心裡慢慢滋生。

4

范寶輝老人考慮得很清楚,已經大半如土的他,如果找不到弟弟,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來成都,何況這條物是人非的街道不值得留戀,和三十多年前的心境不一樣,老人失去了昔日的憤懣和激動。

雖然在第一次尋找過程中,范老弟弟的資訊依舊是石沉大海,但作為刑偵民警的劉昱並沒有妥協。面對那冗長的資料,劉昱繼續通過諧音查詢出的資訊進行逐一篩選和核實,但考慮到保護公民個人資訊的緣故,劉昱只好先將身份資訊與範老描述最為相似的羅列在一起,然後再逐一核實。幾天下來,除了羅列出的幾個身份資訊與範老描述極為相似的以外,劉昱這邊的身份資訊核實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昱哥,既然資訊模糊不能確定,那就用一標三實碰碰運氣。”正是這個無意間的提醒,劉昱在一標三實工作平臺中,對篩選出的幾個叫范周的老人進行了逐一核實,終於查到其中一個叫范周的老人曾住在醬園公所街51號,並通過電話聯繫,這位元名叫范周的老人確實有個哥哥叫范寶輝,住在陝西,兩兄弟也確實整整三十年未曾謀面,更沒有聯繫過。核實這一情況後,劉昱告知了老人范周,他的哥哥在找他,同時也將這消息告訴了正在焦急等待的範老。

5

陝西省扶風縣位於關中平原西部,寶雞市境內,波濤滾滾的漳河從縣城邊奔流而去。

直到來到滿眼蕭瑟的黃土高坡,大哥才知道自己可能回不去了,他忘不了父母臨別時悲楚的眼神。坐在雞公車上的他,看見父母的身影越來越小,他曾以為父母會很快來接他。翻過了無數黑黝黝的山脈,渡過一條條大河,他隱約的感到自己被父母拋棄了,他仍然記得離開時弟弟羡慕的眼神,當時他真的以為父母帶自己去走親戚,還特意給他買了新衣服和新鞋子,而這套新衣服和鞋子在不久後被他扔棄了,就如父母把他扔了一樣。

窯洞外寒風凜冽,關中平原的陽光刺眼而溫暖。可是離家千里,沒有弟弟的消息,每天他要在新家裡被早早叫起燒火做飯,白天要到山坡上做農活。沒有了熟悉的夥伴,沒有了熟悉的街巷,還有那座和弟弟常去的北門大橋下清澈見底的河水。他漸漸地厭惡周遭的一切,曾有一次,他偷偷背上行囊趁著夜色回家,可是走到半夜,聽到遠處此起彼伏的狼嚎,他躲在一個山洞裡瑟瑟發抖。當第二天的晨光照耀在漳河上,河面像抹了一層金色的光芒,他毫不猶豫地轉頭朝新家走去,當然免不了一頓打。此後,他再也沒有過回家的念頭,他在腦海刻意抹去了父母的印象,而弟弟笑呵呵的花臉時常出現在自己的夢裡。

那天從北門大橋橋墩回去之後,二娃似乎長大了,他漸漸明白了如果不是大哥的“犧牲”,也許會餓死他或者三娃,他有些悔恨大哥離家時,自己心裡揣著嫉妒。此刻,悲傷和失落淹沒了他,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了大哥,而這種情緒漸漸轉變為對父母的恐懼,他不在敢向父母要求買新衣服,他不敢和父母出門,哪怕是成都解放時,當戴著大紅花的解放軍在鑼鼓聲中穿過北門大橋的城牆時,他仍然不敢和父母出門歡迎解放軍。他不知道父母會不會在那天也將他扔棄了。這種恐懼一直延伸到父母去世。

6

問時光何為情之所長?他在滄桑裡答以淚光。

一路走來,大哥在短暫的適應中熟悉了新家,他親切地叫著自己的養母養父,平日裡幫著養父操持著農活,在這之前他甚至連小麥和韭菜都很難分得清,但是依靠著自己的韌勁,他慢慢熟悉了農活,還成為一把好手,左右鄰居都誇耀養父養母找了一個好兒子。之後,他一邊讀書一邊幫襯著家裡,當身邊的小孩都陸續因為成績差而輟學時,他卻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當地一所中學。面對鄰居的祝賀,他只是淡淡一笑,他心裡明白自己是對親生父母恨逼著他無論如何要出人頭地的回應——總有一天他要走到親生父母面前,告訴他們,你們當初不該拋棄我。

現實畢竟是殘酷的,文革前他有了一份穩定而讓人羡慕的工作,養父母至始至終覺得這個兒子很懂事,他心中的恨意也隨著無常的變化漸漸變淡,只不過記憶中弟弟的笑臉依然在夢中常常出現。

生活可以消磨掉所有的悲情與創痛,四十年後,大哥快五十歲了,他越發想念弟弟了。當他來到成都找到當年的那條街時,弟弟和他一樣已經兩鬢斑白,兩兄弟抱頭痛哭。他得知父母早已離世,當大哥看到掛在家裡父母的遺像時,他心中的恨意淡漠了,兩行酸楚的淚水流了下來,淚水中夾雜著太多的情感。大哥不願呆在這個家裡,弟弟也心知肚明。兩兄弟再次來到北門大橋,嘩嘩的流水依然清澈見底,孩子們在河裡肆無忌憚地翻騰嬉戲,就如兄弟倆當年那樣快樂……

沒想到,這一別又是三十多年。通過草市街派出所劉昱鄧民警堅持不懈的查找,2017年12月22日,幾經輾轉的范老和弟弟范周在草市街派出所見面了。二老握著劉昱的手,十分激動地說著感謝的話。雖是三十年未見,但他們那份血濃於水的親情依舊在,那彼此臉龐上幸福的笑容就是對彼此思念的見證。

時光很淺,兄弟倆未能留下是麼諾言。

時光很短,至少現在,還來得及說聲再見。

范老與家人同所長周海濤、民警劉昱等人合影留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