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浙江龍灣:分類式創建 系統化推進 積極打造互聯網企業黨建示範帶

近年來, 浙江龍灣區互聯網企業發展迅速, 網路人才大量集聚, 目前已有瑤溪農業電商園、藍江軟體園、紅連文創園、電商大廈、源大創業園等5個電子商務產業園, 互聯網企業246家, 近2000家建檔企業涉足電子商務。 2017年, 龍灣區率先繪製互聯網企業黨建“雲圖”, 以創客小鎮為中心向外輻射, 涵蓋以全國互聯網百強企業國技互聯為龍頭的一批網路經濟示範企業和以國家科技部授牌的紅連薪火工坊為領軍的一批“眾創空間”, 分類式創建、系統化推進, 打造了一條龍灣特色的互聯網企業黨建示範帶。 中組部《組工資訊》2017年第27期刊登了龍灣“互聯網+黨建”的特色做法,

《省委兩新工委簡報》第2期報導龍灣積分管理工作, 互聯網企業黨建做法在全省互聯網企業黨建理論研討會進行書面交流。 中國非公企業黨建雜誌、浙江共產黨員雜誌、浙江線上、溫州日報等媒體多次報導此項工作。

構建矩陣式管理模式, 分類施策齊抓共管, 提升互聯網企業黨建組織整合力。 針對互聯網企業組織結構鬆散、去中心化、開放度高的特點, 龍灣區立足職能優勢, 整合部門資源, 統分結合完善組織體制構建, 實現區委對“互聯網+黨建”的集中領導。 一是管理機構“化零為整”。 2015年, 龍灣區率先成立中共溫州市龍灣區委(高新區委)互聯網工作委員會, 機構設在區委組織部(區委兩新工委),

形成區委兩新工委統籌指導、互聯網黨工委牽頭協調、業務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的“互聯網+黨建”工作體系。 進一步明確互聯網黨工委職責, 加強對互聯網領域、互聯網企業黨建工作的指導及互聯網相關從業人員的教育引導工作, 協調指導有關部門和單位抓好“互聯網+黨建”工作。 二是管理模式“靈活有效”。 建立“業態+領域”“直管+雙管”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組建互聯網黨建聯盟、網商聯盟、網路人士聯誼會, 党建工作接受互聯網黨工委指導, 按業態對門戶網站、網路開發、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創客創業等互聯網企業分類, 通過業務指導部門、產業園區、行業組織等做好分領域有效管理。 同時結合“屬地管理”原則,
對實體互聯網企業黨組織實行雙重管理。 目前, 包括浙江國技互聯有限公司黨支部等13家實體黨組織以及藍江軟體園等拓展型黨組織納入雙重管理工作體系, 覆蓋周邊200餘家互聯網企業。 整合電商企業党建資源, 單獨組建電商大廈黨支部、瑤溪農業電商園黨支部等黨組織, 實現網商企業“兩個覆蓋”。 三是黨員個人“積分管理”。 實行黨員積分管理, 積分體現黨員全年工作、學習教育情況, 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 對年終積分排名前20名黨員及前10名黨組織進行表彰獎勵。 對積分評定為不合格的黨員, 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列入幫扶教育對象, 指派“党建導師”進行“一對一”幫扶教育。 目前, 全區3000餘名兩新組織黨員職工已線上註冊,
已經落實結對幫服黨員6人, 線上學習視頻點擊觀看人數達到5000餘次, 線下招募組織志願服務活動38場次。

打造集聚式交互平臺, 以新平臺引領新業態, 提升互聯網企業黨建思想引領力。 針對互聯網企業黨員(職工)思想活躍、文化多元、影響面廣的實際, 龍灣利用互聯網高效性、迅捷性、交互性等特點, 開發了PC、移動多終端同步的“龍灣E黨建”平臺, 打破時空壁壘, 將陣地建在網上、黨員連線上上, 大大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活動的吸引力和黨員的參與度。 一是打造“指尖上的課堂”隨機學。 在平臺定期推送最新黨建資訊、課件等, 並同步公眾號、先鋒幕課等新媒體, 採取“菜單式”送學和“點單式”自學相結合的形式, 在滿足黨員個性化學習需求的同時,

實現黨員學習教育有效覆蓋。 今年以來, 已開展黨建資訊推送18期, 如推送《用生命踐諾--甌海好支書潘寶良》等視頻, 點擊量達3200餘次。 二是打造“網路上的組織生活”隨地過。 定期匯總發佈支部主題活動清單, 採取會前短信提醒、會中視頻直播、會後推送記錄的形式, 實現黨員跨地域組織生活。 同時, 依託“網上自主黨小組”開展創意組織生活, 黨員均可作為網路黨小組發起人。 目前, 已開展跨地域組織生活12次, 組建專題黨小組5個, 開展創意化組織生活20場。 三是打造“虛擬空間上的党建社區”隨時談。 VR技術, 將黨組織活動陣地“搬到”網上“互學互比”, 創建黨員、支部多方互動交流的党建社區, 同時依託百度貼吧等媒介發佈正能量評論, 解決了兩新組織黨員互動交流難、網路宣傳陣地缺位元等問題,有效強化正面主流輿論的網路宣傳和引導。如在党建社區發佈的《“兩學一做”知識問答》短短4個小時參與人數達5000多人次。

組織開放式服務活動,線上線下互聯互動,發揮黨組織凝聚號召力。為激發互聯網企業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利用互聯技術,線上推出“志願服務網上招募”“線上公益眾籌”“紅色直通板塊”等多項舉措,促其發揮實質作用。一是功能表式志願服務助推中心工作。平臺開闢志願服務專欄,推出服務功能表,實行志願服務網路發佈、招募、管理、評價。線上線下分別建立“黨員志願者學校”,推動黨員志願者精准服務。如藍江軟體園黨支部通過採用“聯結紐帶”的方式,與元莊社區黨委建立共建共用的聯繫制度,實現了“區域資源分享、區內黨員互助”,支部黨員積極參與到元莊社區創衛、剿滅劣V類水等多項志願者活動,受到了社區黨員群眾的歡迎。目前已招募志願者1523名,開展服務活動15場。二是一站式公益眾籌群眾解憂。線上設立“公益紅坊”版塊線上發起幫助需求,線下建立多個黨小組籌措資金、資源、場地等開展公益眾籌解“眾愁”。如紅連黨支部為從事電商的黨員“創客”打造了公益性免費交流平臺,聯合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多個教育機構,開設了“互聯網商業”等5個線上課程,開展公益性培訓15次,接受培訓人次達2000多人。目前通過平臺已經徵集微心願108個完成94個,眾籌服務完成幫扶率達到97%。三是全程式幫扶機制實現創業夢想。實施紅色直通制度,企業將各類代辦專案、疑難問題通過黨組織反映到區民情處置中心“智慧黨建”板塊或黨員有各類難題通過黨組織幫扶,實現企業訴求的“最多跑一次”和黨員創業創新。如國技互聯黨支部通過融入幫扶結對模式,組建黨員導師團,幫助優秀黨員職工實現創業夢想,推動互聯網企業規模的擴張,國技互聯公司旗下分公司“溫州華趣互動科技”就是由前員工金永強經營領導。目前,處理企業難題訴求回復率達100%,有效辦結率達93%。

推進分類式品牌創建,以點帶面多維輻射,樹立互聯網企業黨建示範帶動力。實行“1+X”品牌戰略,圍繞文昌路黨建示範帶提出“高新智城”的總品牌,下設分類推進各業態子品牌打造。一是平臺運營類企業,重在打造“線上聯盟”品牌。以國技互聯等為主的網路運營公司,針對企業運營、隊伍建設、特色服務等內容,做好實體企業黨建工作,打造了“青春E-line”品牌。二是眾創空間類企業,重在打造“創客黨建”品牌。以薪火工坊、源大創業園為主等一批眾創企業則依託其所在園區黨組織進行聯建共管,創建了“三聯加油站”和“紅領創業園”品牌。三是平臺電商類企業,重在打造“服務品牌”。以電商大廈為主的電商企業集聚樓宇,依託樓宇黨建工作,為入駐的電商企業提供紅色服務,打造了“E—lemon”“檸檬小二”品牌。這些品牌以點帶面、連片成群,發揮了集群和示範效應,在互聯網業和從業人員中取得到了較好的反響。

(溫州市黨建雲平臺供稿)

解決了兩新組織黨員互動交流難、網路宣傳陣地缺位元等問題,有效強化正面主流輿論的網路宣傳和引導。如在党建社區發佈的《“兩學一做”知識問答》短短4個小時參與人數達5000多人次。

組織開放式服務活動,線上線下互聯互動,發揮黨組織凝聚號召力。為激發互聯網企業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利用互聯技術,線上推出“志願服務網上招募”“線上公益眾籌”“紅色直通板塊”等多項舉措,促其發揮實質作用。一是功能表式志願服務助推中心工作。平臺開闢志願服務專欄,推出服務功能表,實行志願服務網路發佈、招募、管理、評價。線上線下分別建立“黨員志願者學校”,推動黨員志願者精准服務。如藍江軟體園黨支部通過採用“聯結紐帶”的方式,與元莊社區黨委建立共建共用的聯繫制度,實現了“區域資源分享、區內黨員互助”,支部黨員積極參與到元莊社區創衛、剿滅劣V類水等多項志願者活動,受到了社區黨員群眾的歡迎。目前已招募志願者1523名,開展服務活動15場。二是一站式公益眾籌群眾解憂。線上設立“公益紅坊”版塊線上發起幫助需求,線下建立多個黨小組籌措資金、資源、場地等開展公益眾籌解“眾愁”。如紅連黨支部為從事電商的黨員“創客”打造了公益性免費交流平臺,聯合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多個教育機構,開設了“互聯網商業”等5個線上課程,開展公益性培訓15次,接受培訓人次達2000多人。目前通過平臺已經徵集微心願108個完成94個,眾籌服務完成幫扶率達到97%。三是全程式幫扶機制實現創業夢想。實施紅色直通制度,企業將各類代辦專案、疑難問題通過黨組織反映到區民情處置中心“智慧黨建”板塊或黨員有各類難題通過黨組織幫扶,實現企業訴求的“最多跑一次”和黨員創業創新。如國技互聯黨支部通過融入幫扶結對模式,組建黨員導師團,幫助優秀黨員職工實現創業夢想,推動互聯網企業規模的擴張,國技互聯公司旗下分公司“溫州華趣互動科技”就是由前員工金永強經營領導。目前,處理企業難題訴求回復率達100%,有效辦結率達93%。

推進分類式品牌創建,以點帶面多維輻射,樹立互聯網企業黨建示範帶動力。實行“1+X”品牌戰略,圍繞文昌路黨建示範帶提出“高新智城”的總品牌,下設分類推進各業態子品牌打造。一是平臺運營類企業,重在打造“線上聯盟”品牌。以國技互聯等為主的網路運營公司,針對企業運營、隊伍建設、特色服務等內容,做好實體企業黨建工作,打造了“青春E-line”品牌。二是眾創空間類企業,重在打造“創客黨建”品牌。以薪火工坊、源大創業園為主等一批眾創企業則依託其所在園區黨組織進行聯建共管,創建了“三聯加油站”和“紅領創業園”品牌。三是平臺電商類企業,重在打造“服務品牌”。以電商大廈為主的電商企業集聚樓宇,依託樓宇黨建工作,為入駐的電商企業提供紅色服務,打造了“E—lemon”“檸檬小二”品牌。這些品牌以點帶面、連片成群,發揮了集群和示範效應,在互聯網業和從業人員中取得到了較好的反響。

(溫州市黨建雲平臺供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