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資本圍獵充電寶,它會是一門實在的生意嗎?

4月10日, 智慧共用充電寶公司“小電”宣佈, 公司已完成近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本輪由騰訊、元璟資本領投, 鼎暉、道生投資聯合投資, 上輪投資方王剛、金沙江、德同資本和盈動資本跟投。

據瞭解, 這是小電繼3月底獲得天使輪投資後又一次得到注資。 兩次間隔時間不過短短10日, 足可見資本的熱情。

《天下網商》注意到, 近期除小電外, 還有多家公司進軍充電寶租賃領域, 包括:來電科技、Hi電、街電科技、魔寶電源、雲租電、雲沖吧、友電科技、和閱網路 (滴滴充電)等, 並有部分公司已獲得千萬級甚至億元級融資。

公開資料顯示,

小電科技成立於2016年12月, 其產品是手機充電設備(內有16000mAh容量電池), 創始人為唐永波等8人。 唐永波此前為“空格”的創始人, 其在運營“空格”的過程中孵化了小電, 後獲得了王剛和朱嘯虎的投資, 分拆後成立了小電。

此前, 充電寶租賃模式多為:付押金、用完歸還。 小電一期主要場景針對的是北京本地商戶, 電池放在商戶桌面上, 用戶掃碼下單後即可連線計費充電。

此輪融資後, 小電將開啟城市拓展步伐, 除直營城市開拓外, 也推出了城市合夥人計畫。 其計畫將在全國50個城市進行代理商的招募, 涉及城市包括:瀋陽、大連、天津、青島、西安、蘇州、無錫、寧波、廈門,

以及其他二、三線城市。

實際上, 充電寶租賃的形式並不拘泥於桌面型這一種, 還有可供用戶取走的機櫃模式, 該模式的代表公司為街電科技。

街電科技與線下B端合作, 將機櫃放置與店內, 用戶只需線上上下單後就可以將存放在機櫃內的充電寶取走, 使用完畢後歸還於就近點位即可。

成為這一輪的投資風口的充電寶, 從運營模式以及收費標準來看, 都像極了上一輪的共用單車。 同時, 這兩個一出生就口含“金湯匙”的領域, 也被不少人質疑。

Hi電創始人劉文源認為, 相比共用單車, 使用充電寶的用戶基數更大, 且目前充電寶也已成為強剛需, 容易快速規模化複製。 另外, 由於用戶基數的原因, 在推廣共用充電寶時顯然獲客成本相對較低;現在市場上有超過8億的智慧用戶, 用戶在家以外的地點給手機充電的次數多達1億多次。

此外, 劉文源看來, 桌面型充電寶的成本足夠低, 大多100元以內, 便於快速鋪設。 技術門檻主要在於大量產品併發時的運維,

但線下運維會部分交與商戶。 如果在理想情況下, 桌面型產品一個月即可回本, 是一個比共用單車更好的模型(成本更低, 日付費差不多), 因此足夠好的財務模型和可快速複製是充電寶租賃的優點。

不過, 大量放置充電寶無疑也將埋下安全隱患。 一位投資機構人士向《天下網商》分析, 大量充電寶放在一起, 要是引發火災後果不堪設想, 目前消防對這一塊的提前應對或者管理規範有所缺失。 其次, 用戶不正當使用或者惡意破壞後造成產品損壞, 極有可能發生漏電情況, 引發意想不到的危險。

上述人士還稱, 共用充電寶, 其實跟共用經濟沒多大關係, 跟共用單車一樣是分時租賃。 之所以變成投資熱點, 是因為涉及分時租賃的行業在國內基本沒有標準,較為散亂,套上共用的帽子後不僅能拉來資本,還能形成一套標準化體系,讓服務和收費變得透明,能同時獲得資本和用戶的支持。“需求肯定是有的,但是會不會是強剛需還需要看市場表現。”

也有觀點認為,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升級,未來智慧手機對充電寶的依賴會逐漸下降。而且,等到無線充電技術落地,目前的充電寶將會被淘汰。

文|黃宗彥

編輯|段心鑫

是因為涉及分時租賃的行業在國內基本沒有標準,較為散亂,套上共用的帽子後不僅能拉來資本,還能形成一套標準化體系,讓服務和收費變得透明,能同時獲得資本和用戶的支持。“需求肯定是有的,但是會不會是強剛需還需要看市場表現。”

也有觀點認為,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升級,未來智慧手機對充電寶的依賴會逐漸下降。而且,等到無線充電技術落地,目前的充電寶將會被淘汰。

文|黃宗彥

編輯|段心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