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迷信天賦,這個重慶大男孩用身體征服了《紐約時報》

這是司馬推送的第 623 個與眾不同的人

12歲, 自己決定要跳舞, 19歲裸辭體面的工作, 27歲站上了世界最頂級的舞臺。

《紐約時報》贊他是中國的驚喜,

全世界的粉絲都稱他是“天才”。 陶冶卻說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喜歡的事情。

“其實人生哪有什麼捷徑可走, 你把自己的路活清楚, 把當下理順了, 你的意志就會堅定下來。 ”

2012年, 傳說整個紐約的舞蹈圈都來看這個中國男人了。 逛著街, 就有四肢修長脖子挺得跟天鵝一樣的人上來問:“你就是陶嗎?”

那一年, 陶冶才27歲。

《紐約時報》贊他:“強大!來自中國最大的驚喜......”這個重慶大男孩有點飄飄然地回國, 但媽媽的第一句話卻是:“你為什麼不進歌舞團?”媽媽認為, 對於一個有舞蹈天賦的人來說, 歌舞團, 才是傳統意義上的正經路子。

可他卻說:“我的身體, 天生有點不太傳統。 ”

陶冶, 這個低調到連百度百科都沒有的“傳奇”,

卻是中國最低秀的舞者之一。

2015巴黎時裝周,

山本耀司驚豔世人的那一場秀,

特意邀請他加入;

他也演過電影,

和今年大火的演員黃軒一起出演崔健的

《藍色骨頭》,

觀眾誤以為他是職業演員,

導演大贊他:“感性得像瘋子”。

他還是林懷民最看好的大陸編舞家, “大概是全世界年輕編舞家裡唯一在下功夫的。 別人都是流行什麼搞什麼。 ”而陶冶沒有。

老天爺賞飯吃、自己知道要什麼、追求極致, 是陶冶在接受有束光採訪,

說得最多的三句話。

作品《4》

作品《5》

陶冶出生于重慶,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父母感情不好,經常吵架。12歲那一年暑假,他在外婆家看電視,因為模仿了幾個瑜伽動作,被發現自己天生柔軟。

重慶舞蹈學校想收這個不多見的舞蹈奇才,但青春飯的印象卻讓家裡吵翻了天。

最終這個決定落到了僅僅上小學六年級的孩子身上。

“我要去上舞蹈學校。”很快,陶冶就為自己做出了一個決定,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真正的理由,不是為了舞蹈。

而是想要離開父母,離開這個環境。

舞蹈學校必修芭蕾舞、民族舞和古典舞,陶冶意外成了尖子生。人家練習三四年才能掌握的動作,他只要3天。

“就是老天爺賞飯吃。”陶冶這麼形容道。後來上海武警政治部文工團來重慶招人,毫不意外,他是全校唯一考上了的那名舞者。

時間久了,他卻感到非常不快樂。“穿著大紅大綠的衣服,像只蝴蝶一樣動胳膊動腿,還要在舞臺上跟著一群人在那笑,重點是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笑。”

甚至,很多時候陶冶都在想,跳舞是不是不適合我,或者根本不是我想要的。

直到他遇見了一束光。

“以前我們進排練廳是找把杆,把腿放上去開始壓、下腰活動,到了金星舞團就是讓人躺著找地,從放鬆的狀態中喚醒身體。”

陶冶離開體制大半年,才等到了這個機會。他一直記得那天,19歲的自己躺在鋪著白色地膠的地面上,背景音樂是義大利的歌劇,頂上並排四個大天窗,陽光落在身上。

那一瞬間,

化解掉了我曾經所有的迷茫和固執。

“就像這樣,”

陶冶指了指自己家客廳的上方,

司馬抬頭才發現,

我們正坐在四塊天窗之下,

和他當年的在金星舞團的場景一模一樣。

陶冶家客廳的四塊天窗

談及離開體制,考入金星舞團,到後來的再次離開。年過三十的陶冶只用了一句話總結:“大概我就是追求極致。”

2008年,他再次放棄穩定的環境,為了更好地創作和表達,選擇獨立,和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王好、段妮,共同創辦陶身體劇場。

那時的他沒有單位,沒有工資,沒有演出邀請,甚至連排練廳都沒有。

他和段妮

他們當時唯一用得起的排練廳

在河北涿州,

一天只要5塊錢,其實就是個健身房。

每天出門,換兩三趟公交,

再轉乘高速大巴,一天光往返就要五六個小時。

“當時特別堅定。

因為我很明白自己想做的事情。”

就是創作自己的舞蹈。

父母無法理解陶冶的選擇,要知道圈子裡都流傳著一句玩笑話:

四肢長的去跳了芭蕾舞,技術好的去跳了古典舞,表現力強的去跳了民族舞,精神病去跳了現代舞。

陶冶帶著王好和段妮,三個天蠍座卻死磕了一年,直到2009年9月,第一個作品《重》三部曲首演時,所有人都看呆了。

在舞臺上不停地重複走路;

手把手的雙人舞;

剃了光頭的段妮,

赤裸著後背,演繹的一段棍子獨舞,

最快1秒可以舞動4次。

有人質疑完全看不懂,跳舞可以這麼跳嘛?沒有劇情,沒有高潮,十分鐘不小心睡著了三次,醒來還是一模一樣的動作。

但更多的是一種驚呼:身體就是劇本,原來中國人可以這樣跳現代舞的。

很多人好奇陶冶為什麼拋棄了傳統和流行,偏偏要這麼特立獨行,他回答的很耿直:“我知道如何創作可以讓觀眾哭,可以讓觀眾笑,但是我不願意。”

陶身體劇場紅了。它成了第一個站上紐約林肯中心藝術節,這個全世界規格最高的舞臺的中國舞團。兩場來了近四千人,有人說紐約整個舞蹈圈都來了。

英國的沙德勒之井劇院,法國的巴黎城市劇院都爭相委約陶身體劇場的作品,《紐約時報》用四次報導來讚美它的表演;

"……難以抗拒……"——《紐約時報》

“該節目意外的驚喜是來自北京的陶身體劇場。”——《紐約時報》

“他們一舞動起來,氣場就變了。”---------Vogue服飾與美容

“迄今為止來自中國的最有意思的舞蹈。”——《芭蕾舞雜誌》

陶身體劇場同樣打破了西方對中國的偏見,沒有紅燈籠,沒有緊身旗袍,照樣被四十多個國家、上百個藝術節爭相邀請;

在國外迅速走紅的他,面對種種讚譽,依然堅守初心,選擇回國,為國內舞者免費開設長期公開課。

陶冶在後來接受採訪時,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來聽課的有上千人,參加面試的有七八十,一輪選擇留下二三十人,再刷一輪留下五六個。

好不容易招到四個舞者,沒多久就走掉一個,繼續招,又來了兩個,然後又走了一個,來來回回,最終留下的全職舞者只有10個。”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最初來應聘的舞者,

大多數來自體制內,

他們嚮往陶身體劇場的自由、新穎的訓練方式。

但很快他們就受不了,都不來了。

相反後來留下的舞者,都是剛走出校門的學生,

“非常單純,就像一張白紙。”

回憶這一段經歷,陶冶直言“很失望”。他說話時,帶一點重慶口音,但他的用詞非常直接,甚至可以說是犀利。

“當你沒有為追求極致而竭盡全力,你就沒有資格說這份工作不適合你,其實是你能力不行。”

“只有遇到困難時,你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願不願意堅持下去。”

他想讓更多年輕人接觸到舞蹈,但他也不願意放低標準。

“像苦行僧一樣修煉”,是陶冶對陶身體劇場的形容。在沒有演出的日子,早上十點到下午六點,每一位舞者必須接受高強度訓練,雷打不動。

280平米的排練廳,甚至沒有一面鏡子,面試的第一件事,同樣是讓大家躺在地上“扭來扭去”。

2018年,是陶身體劇場成立的第十年,舞團僅有12位舞者。12位被陶冶稱之為最“單純”的“勇士”。

或者可以說是在絕情穀,苦練武功秘笈的絕世高手。

臺灣雲門舞集的掌門人,林懷民先生說:如果可以從頭再來,我想做陶身體劇場這樣越小越好的舞團。

2013年,陶身體劇場首次在國家大劇院

進行了自己的專場演出,

雕塑家向京為他專門拍攝了紀錄短片,

很多觀眾意外發現,

坐自己旁邊的是崔健、楊瀾、洪晃、徐冰……

司馬採訪陶冶的那天,挑高八米的客廳上方,是並排的四塊大天窗,北京冬日午後的陽光,暖暖地照下來,落在我倆身上。

兩個小時的採訪過程中,陶冶聊了自己的純粹,自己的堅持,自己的對抗;也聊到了熱愛,傳承和未來。

司馬最後問他:“2018,給自己和舞團設定的一個小目標是什麼?”

他沉默30秒,回答了我八個字:“重新出發,身體力行。”

重新出發的第一站,

就是騰訊視頻的烎·2018潮音發佈夜。

這一由全球先鋒藝術家

和音樂人合作的潮流音樂秀將在1月13日舉辦。

烎,代表光明,

陶身體為烎設計了一組舞蹈,

創意來自作品《5》,老規矩依舊不變:

將身體作為劇本,

由國內獨立音樂人小河配樂。

他說:“在舞蹈和現實的世界裡,人的生命力相互依存,倒下、毀滅、重建是一個輪回。”

舞者用身體畫“圓”。烎世界,也是一個“圓”,這裡是與現實平行的異世界。沒有答案、沒有定義,用最極致的表現。

這支舞讓現在的年輕人自己體會:有多暗,就有多需要光。

作品《5》劇照

十年前,圈裡流傳著一句玩笑話:精神病才去跳現代舞。

十年後,圈子裡的人默認:有多愛舞蹈,來陶身體才知道。

談到堅持自己夢想的秘訣,陶冶說:“人生哪有什麼捷徑可走,你把自己的路活清楚,把當下理順了,你的意志就會堅定下來。”

圖片來自攝影師:范西,

以及@陶身體劇場,

非常感謝陶冶老師接受有束光專訪!

作品《5》

陶冶出生于重慶,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父母感情不好,經常吵架。12歲那一年暑假,他在外婆家看電視,因為模仿了幾個瑜伽動作,被發現自己天生柔軟。

重慶舞蹈學校想收這個不多見的舞蹈奇才,但青春飯的印象卻讓家裡吵翻了天。

最終這個決定落到了僅僅上小學六年級的孩子身上。

“我要去上舞蹈學校。”很快,陶冶就為自己做出了一個決定,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真正的理由,不是為了舞蹈。

而是想要離開父母,離開這個環境。

舞蹈學校必修芭蕾舞、民族舞和古典舞,陶冶意外成了尖子生。人家練習三四年才能掌握的動作,他只要3天。

“就是老天爺賞飯吃。”陶冶這麼形容道。後來上海武警政治部文工團來重慶招人,毫不意外,他是全校唯一考上了的那名舞者。

時間久了,他卻感到非常不快樂。“穿著大紅大綠的衣服,像只蝴蝶一樣動胳膊動腿,還要在舞臺上跟著一群人在那笑,重點是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笑。”

甚至,很多時候陶冶都在想,跳舞是不是不適合我,或者根本不是我想要的。

直到他遇見了一束光。

“以前我們進排練廳是找把杆,把腿放上去開始壓、下腰活動,到了金星舞團就是讓人躺著找地,從放鬆的狀態中喚醒身體。”

陶冶離開體制大半年,才等到了這個機會。他一直記得那天,19歲的自己躺在鋪著白色地膠的地面上,背景音樂是義大利的歌劇,頂上並排四個大天窗,陽光落在身上。

那一瞬間,

化解掉了我曾經所有的迷茫和固執。

“就像這樣,”

陶冶指了指自己家客廳的上方,

司馬抬頭才發現,

我們正坐在四塊天窗之下,

和他當年的在金星舞團的場景一模一樣。

陶冶家客廳的四塊天窗

談及離開體制,考入金星舞團,到後來的再次離開。年過三十的陶冶只用了一句話總結:“大概我就是追求極致。”

2008年,他再次放棄穩定的環境,為了更好地創作和表達,選擇獨立,和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王好、段妮,共同創辦陶身體劇場。

那時的他沒有單位,沒有工資,沒有演出邀請,甚至連排練廳都沒有。

他和段妮

他們當時唯一用得起的排練廳

在河北涿州,

一天只要5塊錢,其實就是個健身房。

每天出門,換兩三趟公交,

再轉乘高速大巴,一天光往返就要五六個小時。

“當時特別堅定。

因為我很明白自己想做的事情。”

就是創作自己的舞蹈。

父母無法理解陶冶的選擇,要知道圈子裡都流傳著一句玩笑話:

四肢長的去跳了芭蕾舞,技術好的去跳了古典舞,表現力強的去跳了民族舞,精神病去跳了現代舞。

陶冶帶著王好和段妮,三個天蠍座卻死磕了一年,直到2009年9月,第一個作品《重》三部曲首演時,所有人都看呆了。

在舞臺上不停地重複走路;

手把手的雙人舞;

剃了光頭的段妮,

赤裸著後背,演繹的一段棍子獨舞,

最快1秒可以舞動4次。

有人質疑完全看不懂,跳舞可以這麼跳嘛?沒有劇情,沒有高潮,十分鐘不小心睡著了三次,醒來還是一模一樣的動作。

但更多的是一種驚呼:身體就是劇本,原來中國人可以這樣跳現代舞的。

很多人好奇陶冶為什麼拋棄了傳統和流行,偏偏要這麼特立獨行,他回答的很耿直:“我知道如何創作可以讓觀眾哭,可以讓觀眾笑,但是我不願意。”

陶身體劇場紅了。它成了第一個站上紐約林肯中心藝術節,這個全世界規格最高的舞臺的中國舞團。兩場來了近四千人,有人說紐約整個舞蹈圈都來了。

英國的沙德勒之井劇院,法國的巴黎城市劇院都爭相委約陶身體劇場的作品,《紐約時報》用四次報導來讚美它的表演;

"……難以抗拒……"——《紐約時報》

“該節目意外的驚喜是來自北京的陶身體劇場。”——《紐約時報》

“他們一舞動起來,氣場就變了。”---------Vogue服飾與美容

“迄今為止來自中國的最有意思的舞蹈。”——《芭蕾舞雜誌》

陶身體劇場同樣打破了西方對中國的偏見,沒有紅燈籠,沒有緊身旗袍,照樣被四十多個國家、上百個藝術節爭相邀請;

在國外迅速走紅的他,面對種種讚譽,依然堅守初心,選擇回國,為國內舞者免費開設長期公開課。

陶冶在後來接受採訪時,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來聽課的有上千人,參加面試的有七八十,一輪選擇留下二三十人,再刷一輪留下五六個。

好不容易招到四個舞者,沒多久就走掉一個,繼續招,又來了兩個,然後又走了一個,來來回回,最終留下的全職舞者只有10個。”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最初來應聘的舞者,

大多數來自體制內,

他們嚮往陶身體劇場的自由、新穎的訓練方式。

但很快他們就受不了,都不來了。

相反後來留下的舞者,都是剛走出校門的學生,

“非常單純,就像一張白紙。”

回憶這一段經歷,陶冶直言“很失望”。他說話時,帶一點重慶口音,但他的用詞非常直接,甚至可以說是犀利。

“當你沒有為追求極致而竭盡全力,你就沒有資格說這份工作不適合你,其實是你能力不行。”

“只有遇到困難時,你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願不願意堅持下去。”

他想讓更多年輕人接觸到舞蹈,但他也不願意放低標準。

“像苦行僧一樣修煉”,是陶冶對陶身體劇場的形容。在沒有演出的日子,早上十點到下午六點,每一位舞者必須接受高強度訓練,雷打不動。

280平米的排練廳,甚至沒有一面鏡子,面試的第一件事,同樣是讓大家躺在地上“扭來扭去”。

2018年,是陶身體劇場成立的第十年,舞團僅有12位舞者。12位被陶冶稱之為最“單純”的“勇士”。

或者可以說是在絕情穀,苦練武功秘笈的絕世高手。

臺灣雲門舞集的掌門人,林懷民先生說:如果可以從頭再來,我想做陶身體劇場這樣越小越好的舞團。

2013年,陶身體劇場首次在國家大劇院

進行了自己的專場演出,

雕塑家向京為他專門拍攝了紀錄短片,

很多觀眾意外發現,

坐自己旁邊的是崔健、楊瀾、洪晃、徐冰……

司馬採訪陶冶的那天,挑高八米的客廳上方,是並排的四塊大天窗,北京冬日午後的陽光,暖暖地照下來,落在我倆身上。

兩個小時的採訪過程中,陶冶聊了自己的純粹,自己的堅持,自己的對抗;也聊到了熱愛,傳承和未來。

司馬最後問他:“2018,給自己和舞團設定的一個小目標是什麼?”

他沉默30秒,回答了我八個字:“重新出發,身體力行。”

重新出發的第一站,

就是騰訊視頻的烎·2018潮音發佈夜。

這一由全球先鋒藝術家

和音樂人合作的潮流音樂秀將在1月13日舉辦。

烎,代表光明,

陶身體為烎設計了一組舞蹈,

創意來自作品《5》,老規矩依舊不變:

將身體作為劇本,

由國內獨立音樂人小河配樂。

他說:“在舞蹈和現實的世界裡,人的生命力相互依存,倒下、毀滅、重建是一個輪回。”

舞者用身體畫“圓”。烎世界,也是一個“圓”,這裡是與現實平行的異世界。沒有答案、沒有定義,用最極致的表現。

這支舞讓現在的年輕人自己體會:有多暗,就有多需要光。

作品《5》劇照

十年前,圈裡流傳著一句玩笑話:精神病才去跳現代舞。

十年後,圈子裡的人默認:有多愛舞蹈,來陶身體才知道。

談到堅持自己夢想的秘訣,陶冶說:“人生哪有什麼捷徑可走,你把自己的路活清楚,把當下理順了,你的意志就會堅定下來。”

圖片來自攝影師:范西,

以及@陶身體劇場,

非常感謝陶冶老師接受有束光專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