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釋懷,轉型,無邊界,獵豹傅盛的蛻變,和與周鴻禕「和解」的故事

摘要:傅盛聊到了和周鴻禕多年後首次同框背後的故事, 解析了自己「轉型」的內因, 還原了一個並不迷茫的「獵豹」。

「最近聽說你和周鴻禕同框,

坐在了一起, 你們聊了什麼?」張鵬念出了手中紙條的內容。

犀利的問題, 一般情況傅盛可能並不想回答, 但這一次不同, 這是在「CES 極客之夜」的「真心話大冒險環節」, 喝酒還是回答問題?傅盛笑了笑說, 沒什麼不好說的。

「同框很意外, 正好在一個飯局上遇到了, 總不能 PS 掉。 其實這件事對我來說早就過去了, 我也不會排斥。 」傅盛很坦誠, 卻又笑著說「反過來講, 我算了一下 2018 年, 正好是我從 360 離開 10 年, 古話叫『君子報仇, 十年不晚』。 站在一個 10 年維度看, 有一句話叫你站在外面高峰看的時候, 一切都是浮雲。 如果有時候你不是很那個(釋懷)的時候, 說明你站的不夠高。 」

傅盛在烏鎮

「宮崎駿不是說, 在人生道路上總有人和你一輛車, 有人下車, 有這種經歷也算是緣分。 就過去了, 讓歷史平復就好。 」

「那天我在飯局上, 跟周鴻禕有幾句交流, 其實他說我們倆的經驗都是從安全和工具來的。 所以你看這個時代它變化太快, 才逼得你不斷做尋找新的機會,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我覺得這個時代的變化,

也使得我們要重新審視商業邏輯。 」

除了八卦,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由極客公園舉辦的「CES 極客之夜」上, 獵豹移動 CEO 傅盛與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的對談中, 傅盛還就 CES 上呈現的人工智慧趨勢進行瞭解讀, 並透露了獵豹移動將在2018年的 3 月 21 日發佈和機器人相關的硬體產品。

「世上沒有龍, 不需要屠龍之刀, 我有殺豬刀就夠了。 」

張鵬:你給我們描述一個你看到的 CES, 關鍵字是什麼?

傅盛:「智慧」, 這幾年就是把深度學習不斷產品化的過程, 整個業界都在大踏步的往前進, 剛才 NVIDIA 的張總也說了。 我在公司內部推薦 NVIDIA 的時候, 寫了一個 PPT, 上面那句話叫 Welcome to the GPU World。 我們都是 CPU 培養大的一代, 但今天要學會 GPU。

NVIDIA 就是一個很好的標杆, 去年印象特別深刻, 開展之前前一晚黃仁勳的 Keynote。 這一年他們在東京機器人展會上, 也展覽了我們一些還沒發佈的產品, 這個時代就是一個快速的智慧化推薦。

還有去年印象最深就是遍地都是的 Alexa, 今年 CES 你看到 Google 的語音設備也到處都是。

張鵬:Google 感覺今年很著急。

傅盛:都很著急, 微軟也很著急,

一個新的時代正在到來, 一般一個新時代到來的時候, 大家都簡單認為是泡沫、熱潮, 事實上等到真正它發威的時候, 可能正好是熱情消退的時候, 所以我覺得今年也挺不一樣的。

張鵬:你的意思是智慧這件事從之前的熱點概念, 變成大家都在開幹的現實潮流?

傅盛:對, 我很早開始看人工智慧, 我覺得人工智慧一開始就是有兩個極端的判斷可能都不是太對的:

第一, 極端神化, 每個人討論人類會怎麼辦。 以後是不是對人類有害, 我覺得這種太誇大了, 人這種生物這麼多年, 反正短期內看不到。 長期討論這個事沒有意義, 長期來說人都會死的。

第二, 短期的錯誤看法。 說人工智慧是熱潮的東西, 只是大公司炫技的東西。 其實我覺得真正來說,人工智慧如何落地才是現在這個行業真正要面臨的事,怎麼把它變成一個產品。作為使用者來說,使用者並不關心產品背後的技術是什麼,他只關心這個東西給他帶來的體驗如何?

張鵬:所以,一味爭論技術路線本身是不對的?

傅盛:單純的技術,本身的快速導向沒有太大意義。而最大的機會來自於把這些技術換成產品,而這些產品本質上不是靠簡單的技術驅動。100 多層的神經網路,運算能力需要很大,根本沒法實用。但今天在一個手機上,能實現更好的人臉識別,像 iPhone 做的。

張鵬:你們做人工智慧有什麼優勢?

傅盛:我們 3 月 21 日要開一個發佈會,裡面有一個資料,大家知道小米的小愛同學,就是那個 AI 音箱。它大概接了接近 10 個語音轉文字 (ASR) 提供商,我們是最後一家接入的,所以我們拿到的資料開始最少。但我們轉換識別準確率從第 9 名用一個月的時間做到第 1 名,超過了很多做了很多年的公司。

張鵬:為什麼呢?

傅盛:這就根據場景優化,我要搞一個屠龍之刀,但世上沒有龍,其實我有一把殺豬刀就夠了。

比如所謂的語音轉文字的準確率,這是怎麼測出來的?是一個大的長文本,比如 5 分鐘的新聞聯播,大家看這個字準確率是多少?但這可能在實際場景中,幾乎不會用。

而真正在音箱裡是什麼?音箱有 30% 的詞是用戶說,暫停、播放、下一首、上一首。如果一個做技術的同事,他肯定會盯著大的提高一個點兩個點,那一個點兩個點對用戶沒有感知。但上一首下一首的準確率,我們做得相當高。

硬體行業的「機會多多」

張鵬:你怎麼理解「智慧音箱」?

傅盛:就是使用者拿它來聽歌、聽內容,你今天講所有智慧陪伴這件事本質上不靠譜,搞過深度學習的都知道,深度學習對於 NLP 語義理解幾乎沒有突破,所以它並不能知道你話的真正含義,它只知道那些文字對應的文字。

這個文字真正用得好的地方,就是聽歌、聽內容,幫我播放一個更好的,我把它定義成更好的遠程的搖控器。

所以,這個產品思路落地以後,你很多技術力量會往這裡輸送,雖然我們肯定不如先輩,但是我們可以在產品上更好的落地,我覺得這是 AI 有可能產品化的機會。

張鵬:你做的這個其實會有不同的思路,用不同的思路往前走,不一定只是一個技術路徑,如果大家只在一個方向上去,只能爬一個坡,那這個事就只是變成誰人多,誰錢多。

傅盛:對,就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如果一個產業只能靠技術的演變單純突破的話,那就不需要產品經理了。所有的大公司、研究公司永遠是最好的,招最好的人,最好的技術。

其實你看到真正給社會帶來變革的很多產品,都不是最先進技術的組合,簡單組合,而是把一系列技術通過當時用戶可以接受的價格、體驗給用戶的。

蘋果出來以後,我相信諾基亞以當時公司的力量,全力以赴的對付它,蘋果未必真的能夠那樣的漲,我覺得應該是諾基亞覺得這個產品根本不會滿足使用者需要。

張鵬:作為一個軟體出身的人,現在自己殺到硬體的領域,投身這麼龐大的硬體世界,你是一種興奮還是緊張還是什麼心情?

傅盛:我還是覺得機會多多,今天是一個軟體和硬體結合的時代,是技術和產品融合,還有服務和製造都要融合。這時候誰能融合的更好,誰可能更有機會。

當我招第一個硬體同事的時候,他會跟你說,傅總硬體和軟體不一樣,不能追求這麼快。但是我反過來在想,為什麼一定要慢?為什麼不能用別的方法,其實你發現這是思維的融合,當你用互聯網的思維看待很多產品的時候,你會發現真的還是有很多機會。

坦率的講,我今天覺得在機器人領域,沒有一家真正做出產品的廠家,要麼是硬體製造的東西累加在一起,要麼是做了一兩個 demo,好像沒有真的從用戶的角度思考這個東西到底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樣價格需要,需要它來做什麼。我覺得這些說明這個行業還有很大的機會。

張鵬:所以怎麼有一些新的產品思維、智慧化思維融合進去,就是把技術、硬體工業的能力要跟這個合體,剛才陳磊說的融合,我覺得確實是一個蠻好的點。

「把風口做細」和「化整為零」

張鵬:你好像應該國內是今年第一波出智慧音箱,小雅。

傅盛:對,而且其實所有的技術,從麥克風陣列到語言轉文字、NLP 到最後全是我們做的,雖然是跟喜馬拉雅合作,喜馬拉雅本質上提供了內容和箱子。

張鵬:但雙十一的時候,阿裡和京東把智慧音箱賣到了幾十元一個,是不是讓你覺得很痛苦?

傅盛:化整為零。怎麼把硬體更快速的反覆運算,複雜硬體的快速反覆運算是很難做到的。我提出把每一個具體關鍵的技術產品化,把它分解成很多小的硬體。

你發現,只要你站在一個風口上,你把工作做細,你看到的機會,坦率的說,比我們做手機 APP 的機會還是要多很多。你這邊看是很激烈的競爭,那邊看到各個行業旺盛的需求來找你。

當然就音箱本身,阿裡也是做了一件好事,包括小米。小米的小愛同學,其實也超出他們自己的預期銷售、啟動率,因為我們在後臺都看得到我們的小雅和小米的一些資料,整個使用者的時長、交互頻度都比大家想像的好。

喜馬拉雅「小雅 AI 音箱」

因為在我做音箱之前,很多人置疑說音箱是不是只有美國才會有,美國有音響的傳統,什麼房子大,中國房子小放不下。其實我一直認為,底層需求都是一致的。雖然降價能賣那麼多,但是你想如果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也許未來 1 億個家庭,每個房間都有一台,那是一個幾億台的市場,才賣 100 萬台,也才剛剛開始。這個機會也非常大,我還挺開心的。

張鵬:合作這款音箱的過程滿意嗎?

傅盛:過程本質上還是滿意的,沒有實現偷襲得手,但還是有意外的驚喜。我們 3 月 21 日的時候會宣佈一些合作,這些合作也是有巨大用戶量為基礎,大家可能會忽略我們有一些領域還是潛水在做。

為什麼我們會做智慧音箱?因為我當時認為人機語言交互的體驗是不讓我滿意的,在很多的點上,要把這個技術打磨透。我收穫了一個完整建制的語音,整個語音全鏈條我們打通了。因為當時除了積累很多年的可以做麥克風陣列,能夠做語音轉文字、NLP 之外,入門都很難。

當時選跟喜馬拉雅合作,就是我認為行銷的本質上,是需要很多品牌和內容的支撐,你光拼技術是沒有本質的意義的。雖然我認為我比不做 AI 的人要強,但是和他們相比,大家都在這個坑裡都知道,也沒什麼黑科技,其實底層都差不太多,這時候還要靠產品和行銷去完成。

德撲桌上的「獵豹」

張鵬:你從海外上市之後,基本上不斷嘗試新的東西。我跟很多人私下聊,傅盛是不是中年危機了,總要嘗試新東西,總要找戰鬥的感覺。什麼東西驅動了你完成一個迴圈之後,還這麼上下左右衝突做新的東西?

傅盛:剛才小鵬非常會心的笑了,像他一個做流覽器的跑去做汽車。其實我們這代人,既是幸福也是悲哀的地方,大家只注意到獵豹上市這段看到獵豹出海,其實大家沒有想過,其實獵豹是一家,如果真的說歷史,它是一家非常長歷史的公司。

我當時成立這家公司沒多久,它叫可牛,雷總就說你要做安全,就把金山毒霸給你。我當時心想好,金山毒霸多好。結果拿到手看了以後,發現金山毒霸是一個有 10 多年歷史的軟體,10 多年歷史的軟體意味著什麼,裡面有什麼 bug 人家都改不了。然後有一天,突然微軟升級一個補丁,好多用戶就藍屏了,一看是 6 年前的一個 bug。

那時候有很多包袱,就和金山毒霸一起的那代企業,有瑞星、江民、卡巴斯基、McAfee、諾頓這樣的企業。你今天看看這些企業,好像在個人端都沒有了,至少個人端都沒有了。我記得我拿到金山毒霸的時候,那時候我們收入已經跌到一年 1.2 億,那時候瑞星大概還有 3 億-4 億的收入,但是我看它前年要上新三板,收入 7000 萬。6 年過去了,它變成了 7000 萬的收入。

所以,正是因為我們當時處在那種危機下,所以我們先是免費。免費以後,3Q 大戰又打,打了以後,我們發現移動端又做不動了,因為騰訊也在做。當時我跟 Pony 談過好幾次,他說這是我們的國防,不能像給搜狗資源就給你了,把搜索可以給搜狗,但是安全不能給你。這我就很痛苦了,安全巨頭們都要做,我們最後想的就是海外。

張鵬:你們在海外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傅盛: Google 和 Facebook 還有蘋果對這個行業的統治,其實和中國的 BAT 有過往而不及,我們最害怕 Google 每次更新它的 policy,更新一個 policy 收入一天少 10 萬美金,再更新一個 policy 又少 10 萬美金。

以前它說我的系統不完善,你可以跟我一起共建這個系統,過了兩天說我系統完善了,這個功能你不能有了,下一個功能你又不能有了,這個許可權你又不能有了。

本質上從另一個角度,這個行業變化太快了。

那天我在飯局上,跟周鴻禕有幾句交流,其實他說我們倆的經驗都是從安全和工具來的。所以你看這個時代它變化太快,才逼得你不斷做尋找新的機會,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覺得這個時代的變化,也使得我們要重新審視商業邏輯。

在以前我們認為專注和分工是最好的,比如微軟和 intel 和聯想的分工。但是今天你看蘋果什麼都做,它上做到 CPU 下做到零售店,中間的 App Store 還有音樂版權,但是它今天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

你看美團什麼都做,王興還專門說過什麼叫邊界,我還就這個問題討論過。

後來我發現,以前有邊界是因為人才流動很慢,知識流動很慢,所以本質上你很容易產生一個垂直壁壘。今天你講 AI 一個人帶著一個 team 就去這邊了,又去那邊了。所以,一個公司可以很快的建立它的 AI 能力,也可能失去它的 AI 能力。

我今天不認為有什麼是真正的壁壘,唯一的壁壘是來自於你對這個行業的思考和你自己內心的一些限制。還有這個時代一個最大的悲哀,很多公司消失根本不是因為他沒做好,是他把以前的東西做得太好了。類似科達、諾基亞,我剛提的那些殺毒軟體。

張鵬:停止進化了。

傅盛:就是這個時代不是說不斷累加,有時候一個轉彎。比如今天說幣圈一天,人間一年。好幾個因為跟我在工作上產生對他工作不滿的同事,年終離職了,最近見了我說,幸好當時有時間看了看幣圈,買了點什麼,賺了好多好多錢。其實你說他到底是得到還是失去?

並不是我中年危機,是這個時代在加速變化。如果我們不往前跑,有可能很快消失了。

這是我們一個很難的命題,當你追求新的東西的時候,人家會說你不專注,中年危機。如果你只做原來的東西,他馬上會來一篇文章說你已經老了,垂垂老矣。不用在乎別人怎麼講。

張鵬:不管你也好,小鵬也好,因為我跟你們都很熟,我能感覺到,歸根到底因為大家做得不是一個掙錢的事,說是把一個上市迴圈完成怎麼樣,我覺得你還是要拿科技做一些讓自己興奮的東西,邊界在會不斷的延展,也是一種必然。

傅盛:對,如果你在德州撲克的牌桌上打牌,當你發現抓一手不好的牌,你肯定放掉了,繼續抓。其實德州的本質就是你不斷抓牌,最後抓得一手好牌,然後用這手好牌一次 all in 打掉。

事實上創業也是這樣,你並不能保證你當時的那個方向就是這個行業最好的方向,有時候你一開盤正好這個行業沒了,會有這樣的時候。但當你在做企業的時候,在追求一些新機會的時候,大家就會提到所謂的專注,我覺得這是太簡單化的思考這個問題,是因為在牌桌上,你知道哪些牌是好的不好的。做企業的時候,其實很難判斷。 ■

其實我覺得真正來說,人工智慧如何落地才是現在這個行業真正要面臨的事,怎麼把它變成一個產品。作為使用者來說,使用者並不關心產品背後的技術是什麼,他只關心這個東西給他帶來的體驗如何?

張鵬:所以,一味爭論技術路線本身是不對的?

傅盛:單純的技術,本身的快速導向沒有太大意義。而最大的機會來自於把這些技術換成產品,而這些產品本質上不是靠簡單的技術驅動。100 多層的神經網路,運算能力需要很大,根本沒法實用。但今天在一個手機上,能實現更好的人臉識別,像 iPhone 做的。

張鵬:你們做人工智慧有什麼優勢?

傅盛:我們 3 月 21 日要開一個發佈會,裡面有一個資料,大家知道小米的小愛同學,就是那個 AI 音箱。它大概接了接近 10 個語音轉文字 (ASR) 提供商,我們是最後一家接入的,所以我們拿到的資料開始最少。但我們轉換識別準確率從第 9 名用一個月的時間做到第 1 名,超過了很多做了很多年的公司。

張鵬:為什麼呢?

傅盛:這就根據場景優化,我要搞一個屠龍之刀,但世上沒有龍,其實我有一把殺豬刀就夠了。

比如所謂的語音轉文字的準確率,這是怎麼測出來的?是一個大的長文本,比如 5 分鐘的新聞聯播,大家看這個字準確率是多少?但這可能在實際場景中,幾乎不會用。

而真正在音箱裡是什麼?音箱有 30% 的詞是用戶說,暫停、播放、下一首、上一首。如果一個做技術的同事,他肯定會盯著大的提高一個點兩個點,那一個點兩個點對用戶沒有感知。但上一首下一首的準確率,我們做得相當高。

硬體行業的「機會多多」

張鵬:你怎麼理解「智慧音箱」?

傅盛:就是使用者拿它來聽歌、聽內容,你今天講所有智慧陪伴這件事本質上不靠譜,搞過深度學習的都知道,深度學習對於 NLP 語義理解幾乎沒有突破,所以它並不能知道你話的真正含義,它只知道那些文字對應的文字。

這個文字真正用得好的地方,就是聽歌、聽內容,幫我播放一個更好的,我把它定義成更好的遠程的搖控器。

所以,這個產品思路落地以後,你很多技術力量會往這裡輸送,雖然我們肯定不如先輩,但是我們可以在產品上更好的落地,我覺得這是 AI 有可能產品化的機會。

張鵬:你做的這個其實會有不同的思路,用不同的思路往前走,不一定只是一個技術路徑,如果大家只在一個方向上去,只能爬一個坡,那這個事就只是變成誰人多,誰錢多。

傅盛:對,就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如果一個產業只能靠技術的演變單純突破的話,那就不需要產品經理了。所有的大公司、研究公司永遠是最好的,招最好的人,最好的技術。

其實你看到真正給社會帶來變革的很多產品,都不是最先進技術的組合,簡單組合,而是把一系列技術通過當時用戶可以接受的價格、體驗給用戶的。

蘋果出來以後,我相信諾基亞以當時公司的力量,全力以赴的對付它,蘋果未必真的能夠那樣的漲,我覺得應該是諾基亞覺得這個產品根本不會滿足使用者需要。

張鵬:作為一個軟體出身的人,現在自己殺到硬體的領域,投身這麼龐大的硬體世界,你是一種興奮還是緊張還是什麼心情?

傅盛:我還是覺得機會多多,今天是一個軟體和硬體結合的時代,是技術和產品融合,還有服務和製造都要融合。這時候誰能融合的更好,誰可能更有機會。

當我招第一個硬體同事的時候,他會跟你說,傅總硬體和軟體不一樣,不能追求這麼快。但是我反過來在想,為什麼一定要慢?為什麼不能用別的方法,其實你發現這是思維的融合,當你用互聯網的思維看待很多產品的時候,你會發現真的還是有很多機會。

坦率的講,我今天覺得在機器人領域,沒有一家真正做出產品的廠家,要麼是硬體製造的東西累加在一起,要麼是做了一兩個 demo,好像沒有真的從用戶的角度思考這個東西到底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樣價格需要,需要它來做什麼。我覺得這些說明這個行業還有很大的機會。

張鵬:所以怎麼有一些新的產品思維、智慧化思維融合進去,就是把技術、硬體工業的能力要跟這個合體,剛才陳磊說的融合,我覺得確實是一個蠻好的點。

「把風口做細」和「化整為零」

張鵬:你好像應該國內是今年第一波出智慧音箱,小雅。

傅盛:對,而且其實所有的技術,從麥克風陣列到語言轉文字、NLP 到最後全是我們做的,雖然是跟喜馬拉雅合作,喜馬拉雅本質上提供了內容和箱子。

張鵬:但雙十一的時候,阿裡和京東把智慧音箱賣到了幾十元一個,是不是讓你覺得很痛苦?

傅盛:化整為零。怎麼把硬體更快速的反覆運算,複雜硬體的快速反覆運算是很難做到的。我提出把每一個具體關鍵的技術產品化,把它分解成很多小的硬體。

你發現,只要你站在一個風口上,你把工作做細,你看到的機會,坦率的說,比我們做手機 APP 的機會還是要多很多。你這邊看是很激烈的競爭,那邊看到各個行業旺盛的需求來找你。

當然就音箱本身,阿裡也是做了一件好事,包括小米。小米的小愛同學,其實也超出他們自己的預期銷售、啟動率,因為我們在後臺都看得到我們的小雅和小米的一些資料,整個使用者的時長、交互頻度都比大家想像的好。

喜馬拉雅「小雅 AI 音箱」

因為在我做音箱之前,很多人置疑說音箱是不是只有美國才會有,美國有音響的傳統,什麼房子大,中國房子小放不下。其實我一直認為,底層需求都是一致的。雖然降價能賣那麼多,但是你想如果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也許未來 1 億個家庭,每個房間都有一台,那是一個幾億台的市場,才賣 100 萬台,也才剛剛開始。這個機會也非常大,我還挺開心的。

張鵬:合作這款音箱的過程滿意嗎?

傅盛:過程本質上還是滿意的,沒有實現偷襲得手,但還是有意外的驚喜。我們 3 月 21 日的時候會宣佈一些合作,這些合作也是有巨大用戶量為基礎,大家可能會忽略我們有一些領域還是潛水在做。

為什麼我們會做智慧音箱?因為我當時認為人機語言交互的體驗是不讓我滿意的,在很多的點上,要把這個技術打磨透。我收穫了一個完整建制的語音,整個語音全鏈條我們打通了。因為當時除了積累很多年的可以做麥克風陣列,能夠做語音轉文字、NLP 之外,入門都很難。

當時選跟喜馬拉雅合作,就是我認為行銷的本質上,是需要很多品牌和內容的支撐,你光拼技術是沒有本質的意義的。雖然我認為我比不做 AI 的人要強,但是和他們相比,大家都在這個坑裡都知道,也沒什麼黑科技,其實底層都差不太多,這時候還要靠產品和行銷去完成。

德撲桌上的「獵豹」

張鵬:你從海外上市之後,基本上不斷嘗試新的東西。我跟很多人私下聊,傅盛是不是中年危機了,總要嘗試新東西,總要找戰鬥的感覺。什麼東西驅動了你完成一個迴圈之後,還這麼上下左右衝突做新的東西?

傅盛:剛才小鵬非常會心的笑了,像他一個做流覽器的跑去做汽車。其實我們這代人,既是幸福也是悲哀的地方,大家只注意到獵豹上市這段看到獵豹出海,其實大家沒有想過,其實獵豹是一家,如果真的說歷史,它是一家非常長歷史的公司。

我當時成立這家公司沒多久,它叫可牛,雷總就說你要做安全,就把金山毒霸給你。我當時心想好,金山毒霸多好。結果拿到手看了以後,發現金山毒霸是一個有 10 多年歷史的軟體,10 多年歷史的軟體意味著什麼,裡面有什麼 bug 人家都改不了。然後有一天,突然微軟升級一個補丁,好多用戶就藍屏了,一看是 6 年前的一個 bug。

那時候有很多包袱,就和金山毒霸一起的那代企業,有瑞星、江民、卡巴斯基、McAfee、諾頓這樣的企業。你今天看看這些企業,好像在個人端都沒有了,至少個人端都沒有了。我記得我拿到金山毒霸的時候,那時候我們收入已經跌到一年 1.2 億,那時候瑞星大概還有 3 億-4 億的收入,但是我看它前年要上新三板,收入 7000 萬。6 年過去了,它變成了 7000 萬的收入。

所以,正是因為我們當時處在那種危機下,所以我們先是免費。免費以後,3Q 大戰又打,打了以後,我們發現移動端又做不動了,因為騰訊也在做。當時我跟 Pony 談過好幾次,他說這是我們的國防,不能像給搜狗資源就給你了,把搜索可以給搜狗,但是安全不能給你。這我就很痛苦了,安全巨頭們都要做,我們最後想的就是海外。

張鵬:你們在海外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傅盛: Google 和 Facebook 還有蘋果對這個行業的統治,其實和中國的 BAT 有過往而不及,我們最害怕 Google 每次更新它的 policy,更新一個 policy 收入一天少 10 萬美金,再更新一個 policy 又少 10 萬美金。

以前它說我的系統不完善,你可以跟我一起共建這個系統,過了兩天說我系統完善了,這個功能你不能有了,下一個功能你又不能有了,這個許可權你又不能有了。

本質上從另一個角度,這個行業變化太快了。

那天我在飯局上,跟周鴻禕有幾句交流,其實他說我們倆的經驗都是從安全和工具來的。所以你看這個時代它變化太快,才逼得你不斷做尋找新的機會,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覺得這個時代的變化,也使得我們要重新審視商業邏輯。

在以前我們認為專注和分工是最好的,比如微軟和 intel 和聯想的分工。但是今天你看蘋果什麼都做,它上做到 CPU 下做到零售店,中間的 App Store 還有音樂版權,但是它今天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

你看美團什麼都做,王興還專門說過什麼叫邊界,我還就這個問題討論過。

後來我發現,以前有邊界是因為人才流動很慢,知識流動很慢,所以本質上你很容易產生一個垂直壁壘。今天你講 AI 一個人帶著一個 team 就去這邊了,又去那邊了。所以,一個公司可以很快的建立它的 AI 能力,也可能失去它的 AI 能力。

我今天不認為有什麼是真正的壁壘,唯一的壁壘是來自於你對這個行業的思考和你自己內心的一些限制。還有這個時代一個最大的悲哀,很多公司消失根本不是因為他沒做好,是他把以前的東西做得太好了。類似科達、諾基亞,我剛提的那些殺毒軟體。

張鵬:停止進化了。

傅盛:就是這個時代不是說不斷累加,有時候一個轉彎。比如今天說幣圈一天,人間一年。好幾個因為跟我在工作上產生對他工作不滿的同事,年終離職了,最近見了我說,幸好當時有時間看了看幣圈,買了點什麼,賺了好多好多錢。其實你說他到底是得到還是失去?

並不是我中年危機,是這個時代在加速變化。如果我們不往前跑,有可能很快消失了。

這是我們一個很難的命題,當你追求新的東西的時候,人家會說你不專注,中年危機。如果你只做原來的東西,他馬上會來一篇文章說你已經老了,垂垂老矣。不用在乎別人怎麼講。

張鵬:不管你也好,小鵬也好,因為我跟你們都很熟,我能感覺到,歸根到底因為大家做得不是一個掙錢的事,說是把一個上市迴圈完成怎麼樣,我覺得你還是要拿科技做一些讓自己興奮的東西,邊界在會不斷的延展,也是一種必然。

傅盛:對,如果你在德州撲克的牌桌上打牌,當你發現抓一手不好的牌,你肯定放掉了,繼續抓。其實德州的本質就是你不斷抓牌,最後抓得一手好牌,然後用這手好牌一次 all in 打掉。

事實上創業也是這樣,你並不能保證你當時的那個方向就是這個行業最好的方向,有時候你一開盤正好這個行業沒了,會有這樣的時候。但當你在做企業的時候,在追求一些新機會的時候,大家就會提到所謂的專注,我覺得這是太簡單化的思考這個問題,是因為在牌桌上,你知道哪些牌是好的不好的。做企業的時候,其實很難判斷。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