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專訪DST創始人:我是首個認為雷軍能做出千億市值公司的人

注:雷帝網創始人雷建平隨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複博士參與創新工廠三藩市、紐約活動, 策劃一系列“開複帶你逛美國”, 本期為第三期, 拜訪DST創始人。

雷帝網 雷建平 1月11日報導

在小米進入到創業第八個年頭後, 關於小米2018年將要IPO的傳聞層出不窮。 最新版消息是小米在籌備香港IPO, 市場上關於小米估值多少的討論又多了起來。

今日, DST創始人尤裡•米爾納(Yuri Milner)在美國三藩市接受了雷帝網創始人雷建平的獨家採訪。

尤裡•米爾納說, 他是第一個說小米CEO雷軍會做出市值超千億美元公司的人。

DST早在2011年已投資小米

說到尤裡•米爾納和DST, 在中國絕對大名鼎鼎, 其不僅很早就投資了小米, 還投資了阿裡巴巴、京東、滴滴、ofo小黃車、陌陌、樂信等眾多中國科技公司。

早在2010年, 尤裡•米爾納就與京東CEO劉強東見面;2011年4月, 京東完成C2輪融資, DST出資5億美元領投;2012年DST投入2.5億美元;2013年2月又投了3200萬美元。

尤裡•米爾納與小米也非常有淵源, 2011年12月, 雷軍當時爆料尤裡•米爾納個人入股小米。

初期DST選擇要投入小米, 但小米融資已要結束, DST來不及進入, 但最後尤裡•米爾納堅持個人投資小米。 雷軍對尤裡•米爾納評價是“很敏銳, 很聰明。 ”

曾經DST年輕的合夥人周受資目前還是小米CFO, 當初就是周受資幫助DST尋找到小米。

2017年6月, 雷軍還在小米辦公室與尤裡•米爾納會晤, 並送小米6 陶瓷尊享版作為禮物。

當然, 尤裡•米爾納和DST投資最大成功其實是很早就投了Facebook, DST還投了Spotify、Twitter、Airbnb、Flipkart、WhatsApp、Groupon等知名企業。

在很多投資人認為Facebook CEO紮克伯格走投無路時,

DST一路向Facebook砸入重金, 最高佔有股份近10%。

DST投資Facebook收穫巨額回報, 尤裡•米爾納今日對雷帝網說, 今天已經很難再現這樣的輝煌, 未來全球消費市場依然會非常高速增長, 但對投資人的回報週期會比以前更長。

2017年全球互聯網公司總市值約為3.5萬億美元, 10年前, 這個數為3000億美元。

根據互聯網的總體市場容量的增長和互聯網滲透率的增長, 到2035年, 互聯網公司的總市值預計將達到30萬億美元。

因此, 過去10年互聯網經濟總量增長了10倍, 而在未來, 同樣的增長可能需要20年, 但互聯網仍將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業務。

尤裡提出兩個原因, 首先根據電子商務的價值投入, 在美國, 每10美元的新增商業投資中, 會有7美元投入互聯網電子商務, 3美元投入傳統線下商業;

而在中國, 這個比例更是高達9比1;第二個原因是人才的聚集效應, 根據領英資訊的排名, 最吸引人才的企業基本都是互聯網科技公司。

其主要原因是由於科技公司對員工的股票期權激勵占公司收入比都很高。

尤裡同時指出, 目前技術公司研發支出占全美研發支出50%, 而這個比例幾年前僅為25%。 可以看出技術公司的利潤很大部分都用於增加研發的投入。

不過, 尤裡•米爾納對中國市場非常看好。

尤裡•米爾納講演中介紹, 2016年, 在全球的互聯網公司市值中美國占比達到62%, 中國為29%, 歐洲為3%, 剩下的國家與區域占比為6%。

在全球GDP份額中, 美國占比為25%, 中國為15%, 歐洲占比為24%, 剩下的國家與區域占比為37%。 這體現出全球的互聯網公司的市值高度集中。

尤裡•米爾納說,美國占全球互聯網市值62%,原因是,美國公司不僅擁有美國本土市場,還擁有全球市場份額,而中國互聯網企業海外化才剛剛開始,依靠的基本上都是中國的市場。

當前騰訊、阿裡巴巴已經在海外佈局,小米的佈局才剛剛開始,從趨勢看,中國互聯網公司海外化的步伐會加快,並且迎來更多的機會。

中國互聯網企業另一個機會是,中國是製造大國,擁有很好的軟硬體基礎,未來在AI等領域會有更多機會。

尤裡•米爾納說,中國在互聯網市場的滲透率領先全世界,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你們很幸運,能夠生活在中國,你們還工作在中國的互聯網環境中,享受到了互聯網發展的紅利。”

雷帝網特別向尤裡•米爾納仔細了一個問題,小米是否估值超過1000億美元。

尤裡•米爾納回答很巧妙:“我不方便說。但我和雷軍交流過很多次,正如雷軍在多個場合提到,我是最早說雷軍會做出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公司的人,而且說過好多次。”

不過,尤裡•米爾納說,放眼過去10年,互聯網企業上市並實現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公司有兩家,一個是阿裡巴巴,一個是Facebook。

“在過去的25年中,只有5家公司跨入千億美元市值門檻。因此從趨勢和簡單算術看,市場上是每5年會出現一家。”

目前全球有5家科技公司,分別是穀歌、Facebook、騰訊、亞馬遜和阿裡巴巴。尤裡•米爾納表示,“我可以證明這個事,每5年會出現一家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公司,我相信小米會是其中一家。”

DST投資有三大標準

尤裡•米爾納在全球範圍的投資如此成功,有何秘訣?尤裡•米爾納說,DST的投資標準主要有3個:1,看創始人和團隊背景;2,看所在領域的機會大小;3,看企業早期增長情況。

尤裡•米爾納有很強人脈經營,其深度連結被投創始人,組建全球互聯網大佬社交網路。尤裡•米爾納還創過業,投資佈局還非常全球化,只投資面向消費者的互聯網公司,非常專注。

DST也一直在實踐跟創業者靠近一點,再靠近一點。

據《福布斯》報導,在投資京東後,米爾納專程從北京飛了趟烏魯木齊,又一路開車顛簸到京東在當地一個配送網站,就為親眼看看這位京東創始人如何跟自己的一線員工進行互動。

當時,他和劉強東在一個靠近配送站的、只有五張桌子的蒼蠅館子共進了晚餐,接受快遞員一波一波的白酒致敬。尤裡•米爾納平日不喝酒,但為讓劉強東盡興,那晚喝下了不少白酒。

樂信CEO肖文傑曾對雷帝網創始人雷建平透露一個細節:2014年國慶日期間,尤裡•米爾納帶領團隊到樂信參觀,認真看分期樂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流程,每一個使用者的展示中心。

肖文傑說,尤裡•米爾納不在呆在辦公室,而是詢問每個員工,用戶寫的評價都要翻譯給他聽,每個資料代表什麼,分期樂的風控裡照片代表什麼,尤裡•米爾納也問得非常詳細。

等到肖文傑給DST開出融資價格區間時,尤裡•米爾納已對分期樂整個項目有充分預判,直接將分期樂開到最頂估值,且是花五分鐘做出領投分期樂的決定。

不過,當雷帝網現場問尤裡•米爾納遠在美國,為何能對中國的專案投資如此成功時,他的回答非常謙虛:“Just a little lucky(只是有一點小幸運)。”

區塊鏈市場創新與泡沫並存

最近區塊鏈和比特幣在全球市場爆火,比如,曾經一度被認為已經落寞的柯達(KODK)也進入到區塊鏈領域,與Wenn Digital公司共同發佈數位貨幣 “柯達幣”,股價立刻大漲。

“柯達幣”是一種加密貨幣,為數碼攝影者創建一個平臺,助力攝影師和代理機構在圖像版權管理上有更多控制權。柯達還推出照片所有權管理平臺KODAKOne作為區塊鏈技術支援。

當前,BAT及迅雷、360、人人等眾多公司也對區塊鏈持續在佈局。尤裡•米爾納也很關注區塊鏈和比特幣市場,他認為,這一市場是創新與泡沫並存。

這讓尤裡•米爾納想起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2000年時,有很多公司有很好的創業想法,但很多公司並沒有活下來,沒看到今天。

而谷歌、亞馬遜都是誕生在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泡沫時期,不僅倖存下來,還活得非常好。

尤裡•米爾納也做出了自己的判斷,比特幣這一類公司可能不會消失,只會面臨調整。

當前,還發生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很多公司A輪的估值就很高,以前尤裡•米爾納還很少看到一家創業公司A輪估值就超過10億美元。

“但我們還是得習慣這種現象。”尤裡•米爾納將問題也拋給創新工廠CEO李開複,問李開複怎麼看待這些創業公司估值過高的問題。

李開複開玩笑說:“我們比較小氣,可能選擇放棄這個項目。”

為什麼高估值企業總集中在美國和中國

尤裡•米爾納表示,目前大量高估值互聯網公司都聚集在美國和中國,甚至只集中在幾個城市,如矽谷、北京、杭州和深圳,主要是由於中美目前是數位化超級大國,在這些地區形成了幾個網路效應:

一是天使投資的網路效應。在這些區域成功的大公司員工通過期權獲得了極大財富,同時將這些財富投資到朋友的創業項目,成為有力的天使投資人。

這是一個雞和蛋的關係,大公司提供了很多天使投資,天使投資又成就了很多大公司,同時帶來更多風險投資和後期的投資;

二是身邊的成功案例是很好的榜樣,當矽谷的年輕人發現路過的紮克伯格也不過是個普通人時經常會想,我也要向他一樣成功;

三是導師機制,在這些地區的創業者經常可以與成功的企業家交流,接受成功者的教導和經驗教訓的分享,形成了好的導師氛圍。

以上網路效應使得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在地理位置上往往都是相對集中的。

尤裡還提到互聯網市場的格局:

10年以前,5家企業的市值占整個互聯網企業總市值的70%,20家企業占總市值的20%,100多家企業占剩下的10%。

雖然現在企業變了,但這個比例格局在今天仍然沒變。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預計未來20年互聯網市場的頭部70%的市值仍將被5家企業佔據,但是20%的市值可能會被50家企業佔據。

這樣就有30家企業左右的空間給高增長的新企業。同時將有更多的企業,500-1000家占互聯網企業總市值的10%。

因此,相信在未來的20年中,將有更多互聯網獨角獸誕生。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其為頭條簽約作者,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尤裡•米爾納說,美國占全球互聯網市值62%,原因是,美國公司不僅擁有美國本土市場,還擁有全球市場份額,而中國互聯網企業海外化才剛剛開始,依靠的基本上都是中國的市場。

當前騰訊、阿裡巴巴已經在海外佈局,小米的佈局才剛剛開始,從趨勢看,中國互聯網公司海外化的步伐會加快,並且迎來更多的機會。

中國互聯網企業另一個機會是,中國是製造大國,擁有很好的軟硬體基礎,未來在AI等領域會有更多機會。

尤裡•米爾納說,中國在互聯網市場的滲透率領先全世界,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你們很幸運,能夠生活在中國,你們還工作在中國的互聯網環境中,享受到了互聯網發展的紅利。”

雷帝網特別向尤裡•米爾納仔細了一個問題,小米是否估值超過1000億美元。

尤裡•米爾納回答很巧妙:“我不方便說。但我和雷軍交流過很多次,正如雷軍在多個場合提到,我是最早說雷軍會做出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公司的人,而且說過好多次。”

不過,尤裡•米爾納說,放眼過去10年,互聯網企業上市並實現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公司有兩家,一個是阿裡巴巴,一個是Facebook。

“在過去的25年中,只有5家公司跨入千億美元市值門檻。因此從趨勢和簡單算術看,市場上是每5年會出現一家。”

目前全球有5家科技公司,分別是穀歌、Facebook、騰訊、亞馬遜和阿裡巴巴。尤裡•米爾納表示,“我可以證明這個事,每5年會出現一家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公司,我相信小米會是其中一家。”

DST投資有三大標準

尤裡•米爾納在全球範圍的投資如此成功,有何秘訣?尤裡•米爾納說,DST的投資標準主要有3個:1,看創始人和團隊背景;2,看所在領域的機會大小;3,看企業早期增長情況。

尤裡•米爾納有很強人脈經營,其深度連結被投創始人,組建全球互聯網大佬社交網路。尤裡•米爾納還創過業,投資佈局還非常全球化,只投資面向消費者的互聯網公司,非常專注。

DST也一直在實踐跟創業者靠近一點,再靠近一點。

據《福布斯》報導,在投資京東後,米爾納專程從北京飛了趟烏魯木齊,又一路開車顛簸到京東在當地一個配送網站,就為親眼看看這位京東創始人如何跟自己的一線員工進行互動。

當時,他和劉強東在一個靠近配送站的、只有五張桌子的蒼蠅館子共進了晚餐,接受快遞員一波一波的白酒致敬。尤裡•米爾納平日不喝酒,但為讓劉強東盡興,那晚喝下了不少白酒。

樂信CEO肖文傑曾對雷帝網創始人雷建平透露一個細節:2014年國慶日期間,尤裡•米爾納帶領團隊到樂信參觀,認真看分期樂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流程,每一個使用者的展示中心。

肖文傑說,尤裡•米爾納不在呆在辦公室,而是詢問每個員工,用戶寫的評價都要翻譯給他聽,每個資料代表什麼,分期樂的風控裡照片代表什麼,尤裡•米爾納也問得非常詳細。

等到肖文傑給DST開出融資價格區間時,尤裡•米爾納已對分期樂整個項目有充分預判,直接將分期樂開到最頂估值,且是花五分鐘做出領投分期樂的決定。

不過,當雷帝網現場問尤裡•米爾納遠在美國,為何能對中國的專案投資如此成功時,他的回答非常謙虛:“Just a little lucky(只是有一點小幸運)。”

區塊鏈市場創新與泡沫並存

最近區塊鏈和比特幣在全球市場爆火,比如,曾經一度被認為已經落寞的柯達(KODK)也進入到區塊鏈領域,與Wenn Digital公司共同發佈數位貨幣 “柯達幣”,股價立刻大漲。

“柯達幣”是一種加密貨幣,為數碼攝影者創建一個平臺,助力攝影師和代理機構在圖像版權管理上有更多控制權。柯達還推出照片所有權管理平臺KODAKOne作為區塊鏈技術支援。

當前,BAT及迅雷、360、人人等眾多公司也對區塊鏈持續在佈局。尤裡•米爾納也很關注區塊鏈和比特幣市場,他認為,這一市場是創新與泡沫並存。

這讓尤裡•米爾納想起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2000年時,有很多公司有很好的創業想法,但很多公司並沒有活下來,沒看到今天。

而谷歌、亞馬遜都是誕生在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泡沫時期,不僅倖存下來,還活得非常好。

尤裡•米爾納也做出了自己的判斷,比特幣這一類公司可能不會消失,只會面臨調整。

當前,還發生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很多公司A輪的估值就很高,以前尤裡•米爾納還很少看到一家創業公司A輪估值就超過10億美元。

“但我們還是得習慣這種現象。”尤裡•米爾納將問題也拋給創新工廠CEO李開複,問李開複怎麼看待這些創業公司估值過高的問題。

李開複開玩笑說:“我們比較小氣,可能選擇放棄這個項目。”

為什麼高估值企業總集中在美國和中國

尤裡•米爾納表示,目前大量高估值互聯網公司都聚集在美國和中國,甚至只集中在幾個城市,如矽谷、北京、杭州和深圳,主要是由於中美目前是數位化超級大國,在這些地區形成了幾個網路效應:

一是天使投資的網路效應。在這些區域成功的大公司員工通過期權獲得了極大財富,同時將這些財富投資到朋友的創業項目,成為有力的天使投資人。

這是一個雞和蛋的關係,大公司提供了很多天使投資,天使投資又成就了很多大公司,同時帶來更多風險投資和後期的投資;

二是身邊的成功案例是很好的榜樣,當矽谷的年輕人發現路過的紮克伯格也不過是個普通人時經常會想,我也要向他一樣成功;

三是導師機制,在這些地區的創業者經常可以與成功的企業家交流,接受成功者的教導和經驗教訓的分享,形成了好的導師氛圍。

以上網路效應使得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在地理位置上往往都是相對集中的。

尤裡還提到互聯網市場的格局:

10年以前,5家企業的市值占整個互聯網企業總市值的70%,20家企業占總市值的20%,100多家企業占剩下的10%。

雖然現在企業變了,但這個比例格局在今天仍然沒變。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預計未來20年互聯網市場的頭部70%的市值仍將被5家企業佔據,但是20%的市值可能會被50家企業佔據。

這樣就有30家企業左右的空間給高增長的新企業。同時將有更多的企業,500-1000家占互聯網企業總市值的10%。

因此,相信在未來的20年中,將有更多互聯網獨角獸誕生。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其為頭條簽約作者,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