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注|微功率短距離無線設備該守什麼規矩:李進良建言要注重三個有利於

2017年12月13日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網上公開發佈了《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 在行業中引起了眾多人的關注,

發表了各種各樣的意見, 這是好的現象。

2005年無線電管理局發佈了信部無[2005]423號《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設備的技術要求》, 時隔12年又發佈《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 在這麼長的時間跨度裡, 我國公眾移動通信已經從“2G跟隨”、“3G突破”、“4G同步”的迅速跨越, 即將進入“5G領先”的時代, 由公眾移動通信的突飛猛進, 帶動了整個無線電通信的飛躍, 在微功率短距離領域同樣有了長足進步, 為了提高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利用效率, 對12年前所制定的技術要求, 完全有必要進行修訂, 以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頻譜需求。 我相信國家無線電管理局在發佈此檔以前一定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 依據所掌握的情況, 才修改2005年檔。

我同時也相信國家無線電管理局認識到微功率頻譜涉及到全國方方面面, 我國幅員如此廣闊, 行業這麼眾多, 調查研究不可能周密無瑕, 因此, 才利用網路的普及性, 給出了一個月的徵求意見時間。 我作為從事一輩子的無線電老兵對無線電技術與無線電管理有不少親身的體驗, 我由衷贊成這樣的施政舉措, 為了能順利地圓滿地完成這次修訂, 提出個人的一些意見, 作為愚者千慮, 供相關方面參考:

一、對於全國已經應用或準備應用微功率頻譜的單位來說:

我國2016年11月11日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 條例第十四條規定使用無線電頻率應當取得許可, 但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規定的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使用的頻率除外。

也就是說使用微功率發射頻率無需取得許可, 但為了加強無線電管理, 維護空中電波秩序, 有效開發、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 保證各種無線電業務的正常進行, 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是必須監管的。 因此, 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的製造企業、使用部門、科研機構都要實事求是地上報這12年來應用微功率頻段的具體情況:制定了什麼技術方案與標準規範、研究了什麼自主創新成果與專利、開發生產了什麼產品與數量、產生了什麼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出現過什麼問題與困難等等盡可能詳細地呈報;同時也要對這次修訂稿提出自己的希望與意見, 以便主管部門全面掌握實際具體情況。

二、對於微功率頻譜的主管部門來說:

要傾聽來自各方面的意見, 不僅是相關單位的正式呈報檔, 也要流覽網上發表的意見, 那怕是尖銳的批評, 兼聽則明, 偏聽則暗, 不要擔心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只要按照國家無線電管理條例的下列總則精神處理, 就能迎刃而解。

1.應有利於提高頻譜資源利用率

總則要求“提高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利用效率。 ”

對於這項要求, 我深切體會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一直是非常重視的。 例如3G研發時代, 我國提出TD-SCDMA自主創新3G標準, 在頻譜效率方面具有下列技術優勢:

第一, 採用TDD技術, 只需1.6MHz頻寬;而FDD的cdma2000需要1.25×2 MHz頻寬, WCDMA需要5×2MHz;其話音訊譜利用率比WCDMA高達2.5倍, 資料頻譜利用率甚至超過3倍 ;且無須成對頻段,

便於運營商獲取。

第二, 採用TDMA技術, 適合傳輸下行資料速率高於上行的非對稱互聯網業務。 從而在公眾移動通信領域探尋了一條新航線。

4G按照雙工方式可分為基於WCDMA的FDD-LTE和基於TD的TDD-LTE兩種;由於歷史的慣性, FDD分配的頻譜占69.3%;TDD僅占30.7%。 為此, 我曾撰文呼籲, 就得到了國家無委的大力支持, 2012年我國劃分了D頻段2500-2690Hz, 有190MHz頻寬, 這樣合計增加到345 MHz, 基本與FDD持平。 正是國家無線電管理局認識到TDD可提高無線電頻譜資源利用效率的優越性, 分配了足夠的TDD頻段, 使得我國4G可以沿著這條新航線迅猛發展, 截至2017年11月我國4G用戶數近10億戶, 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4G網路。

對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主管部門完全可以按此總則處理, 看其技術體制標準能不能提高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利用效率, 有沒有對其他應用造成嚴重的干擾,來決定是否要加以支持、限制,甚至取締。建議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相關規範,給SRD和ISM頻段的應用留下發揮空間。鼓勵支援企業採用高增益通道編碼、擴頻、OFDM調製、功率調控、通道估計、優化網路結構等先進技術,藉以提升頻率使用效率、增加通信容量、降低發射功率譜密度,從而減少對其它通信系統的干擾。

2.應有利於推動創新技術應用

相反,推行自主創新的TD技術,促成了從“系統技術突破”到“產業群體突破”,形成了從核心網設備到接入網設備、從晶片到商用終端、儀器儀錶等整個產業鏈,使市場佔有率超過80%,幾年累計即可高達15000億元,從而大大提高了我國資訊通信產業的水準。湧現了一批國際馳名的中國企業,華為欣欣向榮超越了老牌霸主愛立信,因此,可以說TD開懇了電子資訊產業豐收的處女地。

同樣對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主管部門完全可以按此總則處理,看其技術體制標準有沒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要不要給國外交巨額的專利費,是否依靠人家的晶片,來決定是否要允許採用。

3.應有利於推動行業應用

總則要求 “貫徹科學管理、保護資源、保障安全、促進發展的方針”

例如隨著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和人們對能源使用管理要求的不斷提高,社區計量(水、電、氣、熱)遠端抄收及管理的技術應用在近幾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湧現出了一批利用各類通訊技術,涉及各個計量領域的各種產品及技術方案。特別在電網領域制訂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得到了大面積推廣應用,不僅終結了人工上門抄表的落後局面,提高了用電網路的智慧化和可靠性,節約了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實現了停電事件及時上報、電能品質即時監測、遠端電費控制、網上查詢和繳納電費等服務,極大地方便了廣大群眾,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這不僅僅是一項涉及到所有人的民生工程,也是關乎國家經濟調控、國家安全的一項大事。因此,主管部門對這類微功率頻率技術要求,就要有力地支撐這些行業的應用,以促進其發展。

4.應有利於降低損失、減少阻力,推行新規

頻率類似土地一樣都是國家寶貴的有限資源,由於科學技術進步,某一頻段(土地)的使用價值提高了,為了有效地利用這一頻段(土地)必須改變原有通信設備的頻段(土地)或技術要求轉讓給新組建的通信系統(房地產)使用,才有可能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理需用頻率(土地)人必須對原有頻率(土地)人給予補償和安置,也就是籌建新通信系統的單位必須首先籌措一筆經費對原有設備進行改頻或用其它設備予以替代或在經濟上予以補償才有可能讓出原用頻段(土地)以作新用。

例如上世紀90年代為發展GSM數字蜂窩,國家無委給中國聯通分配了909-915 MHz計6 MHz頻寬,因無中心系統早已使用903-905MHz,中國電信只能分配905-909 MHz計4 MHz頻寬。中國電信為達到中國聯通的網路規模,必須增加1/3的基站,1/3的投資。為此我提出《為發展數位蜂窩網提前對903-905MHz無中心網設備實施改頻的建議》,國家無委採納建議,由中國電信出資約一千萬元,組織無中心系統使用單位與委託改頻單位,採取改頻、替換、補償等措施,花了約一年時間將全國的無中心設備全部搬遷到915-917 MHz,使得中國電信提前10年獲得903-905 MHz,計2 MHz頻寬,可節約設備投資與增加業務收入合計約500億元。

此次對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要求的修改可能對某些使用單位有利從而促使大量應用,對另一些使用單位不利從而導致縮減應用甚至停用,建議參照過去行之有效的案例,結合今天的具體情況合情合理處置,儘量降低損失,化解矛盾,減少阻力,有利新規的貫徹執行。

我期望對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要求好好利用這次徵求意見的機會,全國相關單位與主管部門齊心協力,按無線電管理條例的精神科學論證、分析利弊、慎重處理就會獲得圓滿的結果。

有沒有對其他應用造成嚴重的干擾,來決定是否要加以支持、限制,甚至取締。建議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相關規範,給SRD和ISM頻段的應用留下發揮空間。鼓勵支援企業採用高增益通道編碼、擴頻、OFDM調製、功率調控、通道估計、優化網路結構等先進技術,藉以提升頻率使用效率、增加通信容量、降低發射功率譜密度,從而減少對其它通信系統的干擾。

2.應有利於推動創新技術應用

相反,推行自主創新的TD技術,促成了從“系統技術突破”到“產業群體突破”,形成了從核心網設備到接入網設備、從晶片到商用終端、儀器儀錶等整個產業鏈,使市場佔有率超過80%,幾年累計即可高達15000億元,從而大大提高了我國資訊通信產業的水準。湧現了一批國際馳名的中國企業,華為欣欣向榮超越了老牌霸主愛立信,因此,可以說TD開懇了電子資訊產業豐收的處女地。

同樣對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主管部門完全可以按此總則處理,看其技術體制標準有沒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要不要給國外交巨額的專利費,是否依靠人家的晶片,來決定是否要允許採用。

3.應有利於推動行業應用

總則要求 “貫徹科學管理、保護資源、保障安全、促進發展的方針”

例如隨著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和人們對能源使用管理要求的不斷提高,社區計量(水、電、氣、熱)遠端抄收及管理的技術應用在近幾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湧現出了一批利用各類通訊技術,涉及各個計量領域的各種產品及技術方案。特別在電網領域制訂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得到了大面積推廣應用,不僅終結了人工上門抄表的落後局面,提高了用電網路的智慧化和可靠性,節約了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實現了停電事件及時上報、電能品質即時監測、遠端電費控制、網上查詢和繳納電費等服務,極大地方便了廣大群眾,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這不僅僅是一項涉及到所有人的民生工程,也是關乎國家經濟調控、國家安全的一項大事。因此,主管部門對這類微功率頻率技術要求,就要有力地支撐這些行業的應用,以促進其發展。

4.應有利於降低損失、減少阻力,推行新規

頻率類似土地一樣都是國家寶貴的有限資源,由於科學技術進步,某一頻段(土地)的使用價值提高了,為了有效地利用這一頻段(土地)必須改變原有通信設備的頻段(土地)或技術要求轉讓給新組建的通信系統(房地產)使用,才有可能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理需用頻率(土地)人必須對原有頻率(土地)人給予補償和安置,也就是籌建新通信系統的單位必須首先籌措一筆經費對原有設備進行改頻或用其它設備予以替代或在經濟上予以補償才有可能讓出原用頻段(土地)以作新用。

例如上世紀90年代為發展GSM數字蜂窩,國家無委給中國聯通分配了909-915 MHz計6 MHz頻寬,因無中心系統早已使用903-905MHz,中國電信只能分配905-909 MHz計4 MHz頻寬。中國電信為達到中國聯通的網路規模,必須增加1/3的基站,1/3的投資。為此我提出《為發展數位蜂窩網提前對903-905MHz無中心網設備實施改頻的建議》,國家無委採納建議,由中國電信出資約一千萬元,組織無中心系統使用單位與委託改頻單位,採取改頻、替換、補償等措施,花了約一年時間將全國的無中心設備全部搬遷到915-917 MHz,使得中國電信提前10年獲得903-905 MHz,計2 MHz頻寬,可節約設備投資與增加業務收入合計約500億元。

此次對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要求的修改可能對某些使用單位有利從而促使大量應用,對另一些使用單位不利從而導致縮減應用甚至停用,建議參照過去行之有效的案例,結合今天的具體情況合情合理處置,儘量降低損失,化解矛盾,減少阻力,有利新規的貫徹執行。

我期望對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要求好好利用這次徵求意見的機會,全國相關單位與主管部門齊心協力,按無線電管理條例的精神科學論證、分析利弊、慎重處理就會獲得圓滿的結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