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和外國朋友聊騷的正確姿勢

很多留學生們發現, 其實自己英語閱讀能力並不差, 但是為什麼跟老外發短信的時候總是看不懂呢?其實, 你們只是不知道這些縮寫罷了。

話說我認識一個國外留學的理工男, 面對滿屏的LMAO, YOLO, WTF, LOL, 理工男困惑了, 他問, 莫非這是老外用的字母表情, 像TAT, TUT這種?

無知的人類……

和我們說然並卵、喜大普奔、火鉗劉明、不約而同一樣, 歪果仁也有一套自己的網路語言縮寫系統。 如果你以為歪果仁隨便把首字母扯出來就當詞兒用,

那估計《牛津英語詞典》要一口老血吐在螢幕上了。 既然高大上的《牛津英語詞典》都收了它們, 沒點典故豈不是拉低了整條街的智商?

於是, 深扒了一遍那些年老外愛不釋手的網路縮寫的前世今生……

LOL

"laughing out loud" 紅紅火火恍恍惚惚(你懂的……)

“LOL”最早是書信用語, 意思是“lots of love”或“lots of luck”。 關於是誰將它引入網路的, 有兩種觀點。 第一個認領者是韋恩•皮爾森, 他說:20世紀80年代, 我就在網上聊天室用這個詞和基友聊天了! 詞典編篡學家、網路語言歷史學家本•齊默表示不服。 考據黨講求的是證據, 他認為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 使用LOL的是一個叫FidoNews的網站發佈的一則新聞通訊。 1989年5月FidoNews刊登的這篇文章的節選↓↓↓

LMAO

"laughing my ass off" 笑死寶寶了

早在互聯網普及之前, 一些小年輕就開始用laughing my ass off了。 塞林格的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中就用到過它,男豬腳形容他看過的一部電影:“It ends up with everybody at this long dinner table laughing their asses off because the great Dane comes in with a bunch of puppies.”(最後,大家坐在長桌邊狂笑不止,因為一隻大丹狗領著一群小狗崽進來了。)

1989年,LMTO,即laughing my tush off(笑掉狗牙)就在網路上流傳了。

一年之後,在網游《龍與地下城》中,它的2.0版——LMAO橫空出世。

ROFL

"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 笑炸裂了

ROFL和它的變形式ROTFL和ROTF也是出現在1989年前後,當時在網路新聞討論群組上,一個昵稱叫“Chuq”的人笑炸裂了,因為有人竟然不知道“RTFM”(read the f***ing manual)是什麼意思。汗,原來歪果仁笑點這麼不高……

WTF

"what the f***?" 什麼鬼?

還是上面那個叫本•齊默的專家,他在網路新聞討論群組上一篇名為《閒扯淡》的文章裡找到了最早使用WTF的證據。

網名叫Jay Fields的網友寫道:“Upon booting I received a message saying ‘PLEASE INSERT WORD MASTER’. I asked myself, ‘W.T.F.’?”(我啟動程式的時候收到一條消息,上面寫著“請插入單詞大師”。我當時問自己這是什麼鬼?)現在這個詞兒就像病毒一樣,傳播得到處都是~

YOLO

"you only live once" 人生只有一次

YOLO的現代版縮寫源自加拿大說唱歌手德雷克的歌曲《The Motto》。但其實倫家是出身書香門第。 18世紀,德國作家歌德在悲劇《克拉維戈》用過類似的表達,翻譯成英文是:“one lives but once in the world”。1855年,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作了一首華爾滋舞曲《Man lebt nur einmal!》英文就是《You only live once!》2012年,YOLO還入選了《牛津英語詞典》的年度熱詞,不過最終惜敗給了GIF。

OMG

"oh my God" 我勒個去

相傳在1917年,75歲高齡的英國第一海軍大臣約翰•阿巴斯諾特•費舍爾,給邱吉爾寫了封信,信的結尾寫道:“I hear that a new order of Knighthood is on the tapis -- O.M.G. (Oh! My! God!) -- Shower it on the Admiralty!”(我聽說政府目前正在審議新的騎士身份——O.M.G.(哦!我的上帝!)——就讓它從我們的海軍司令部產生吧!)費舍爾寫給邱吉爾的信↓↓↓

一個世紀以前的人就已經在用OMG了,而它在網上流行卻是1994年之後的事兒。

FML

"f*** my life" 悲催的人生

2005年FML就被網路詞典Urban Dictionary收錄。而它踏入主流還要歸功於賈德•阿帕圖導演的喜劇《太壞了》。 2009年有一個叫FMy Life的博客粗線了,大家可以在上面吐槽自己的生活,不過所有的內容都要以“Today, …”開頭,“FML”結尾。比如下面這樣↓↓↓

FTW

"for the win" 棒棒噠

FTW能家喻戶曉全靠當年的熱門遊戲真人秀《好萊塢廣場》。而它的誕生還要追溯到21世紀初,網路角色扮演遊戲《卡米洛的黑暗時代》的玩家在論壇上說了句“Norway FTW!”

RTFM

"read the f***ing manual" 問度娘!

這句話通常用在回復那些只要查閱檔就可以解決,拿出來提問只是浪費別人時間的問題。

這個說起來不帶好氣的詞兒最早出現在二戰士兵中,老兵用它來回答新兵問的一些不走心的問題。

TL;DR

"too long; didn’t read" 太長不看。其實除了形容文章太長不想看,它還有一個意思,在某些特別長的文章後面,作者會附上該文的精簡版總結,免得那些懶得看的人留言說tl;dr。

互聯網的寵兒絕對不是那些長篇大論的文章。2002年左右,TL;DR出現在喜劇論壇 Something Awful 上,之後傳播到其他論壇。2003年Urban Dictionary上出現了它的詞條, 2007年,TL;DR甚至還擁有了自己的維琪百科主頁!

不過,以上十個縮寫僅是基礎,想要縱橫歪果仁的網路世界,還得備著些。不然,跟外國騷年們網聊,不會這些英文你根本聊不下去。

一些小年輕就開始用laughing my ass off了。 塞林格的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中就用到過它,男豬腳形容他看過的一部電影:“It ends up with everybody at this long dinner table laughing their asses off because the great Dane comes in with a bunch of puppies.”(最後,大家坐在長桌邊狂笑不止,因為一隻大丹狗領著一群小狗崽進來了。)

1989年,LMTO,即laughing my tush off(笑掉狗牙)就在網路上流傳了。

一年之後,在網游《龍與地下城》中,它的2.0版——LMAO橫空出世。

ROFL

"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 笑炸裂了

ROFL和它的變形式ROTFL和ROTF也是出現在1989年前後,當時在網路新聞討論群組上,一個昵稱叫“Chuq”的人笑炸裂了,因為有人竟然不知道“RTFM”(read the f***ing manual)是什麼意思。汗,原來歪果仁笑點這麼不高……

WTF

"what the f***?" 什麼鬼?

還是上面那個叫本•齊默的專家,他在網路新聞討論群組上一篇名為《閒扯淡》的文章裡找到了最早使用WTF的證據。

網名叫Jay Fields的網友寫道:“Upon booting I received a message saying ‘PLEASE INSERT WORD MASTER’. I asked myself, ‘W.T.F.’?”(我啟動程式的時候收到一條消息,上面寫著“請插入單詞大師”。我當時問自己這是什麼鬼?)現在這個詞兒就像病毒一樣,傳播得到處都是~

YOLO

"you only live once" 人生只有一次

YOLO的現代版縮寫源自加拿大說唱歌手德雷克的歌曲《The Motto》。但其實倫家是出身書香門第。 18世紀,德國作家歌德在悲劇《克拉維戈》用過類似的表達,翻譯成英文是:“one lives but once in the world”。1855年,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作了一首華爾滋舞曲《Man lebt nur einmal!》英文就是《You only live once!》2012年,YOLO還入選了《牛津英語詞典》的年度熱詞,不過最終惜敗給了GIF。

OMG

"oh my God" 我勒個去

相傳在1917年,75歲高齡的英國第一海軍大臣約翰•阿巴斯諾特•費舍爾,給邱吉爾寫了封信,信的結尾寫道:“I hear that a new order of Knighthood is on the tapis -- O.M.G. (Oh! My! God!) -- Shower it on the Admiralty!”(我聽說政府目前正在審議新的騎士身份——O.M.G.(哦!我的上帝!)——就讓它從我們的海軍司令部產生吧!)費舍爾寫給邱吉爾的信↓↓↓

一個世紀以前的人就已經在用OMG了,而它在網上流行卻是1994年之後的事兒。

FML

"f*** my life" 悲催的人生

2005年FML就被網路詞典Urban Dictionary收錄。而它踏入主流還要歸功於賈德•阿帕圖導演的喜劇《太壞了》。 2009年有一個叫FMy Life的博客粗線了,大家可以在上面吐槽自己的生活,不過所有的內容都要以“Today, …”開頭,“FML”結尾。比如下面這樣↓↓↓

FTW

"for the win" 棒棒噠

FTW能家喻戶曉全靠當年的熱門遊戲真人秀《好萊塢廣場》。而它的誕生還要追溯到21世紀初,網路角色扮演遊戲《卡米洛的黑暗時代》的玩家在論壇上說了句“Norway FTW!”

RTFM

"read the f***ing manual" 問度娘!

這句話通常用在回復那些只要查閱檔就可以解決,拿出來提問只是浪費別人時間的問題。

這個說起來不帶好氣的詞兒最早出現在二戰士兵中,老兵用它來回答新兵問的一些不走心的問題。

TL;DR

"too long; didn’t read" 太長不看。其實除了形容文章太長不想看,它還有一個意思,在某些特別長的文章後面,作者會附上該文的精簡版總結,免得那些懶得看的人留言說tl;dr。

互聯網的寵兒絕對不是那些長篇大論的文章。2002年左右,TL;DR出現在喜劇論壇 Something Awful 上,之後傳播到其他論壇。2003年Urban Dictionary上出現了它的詞條, 2007年,TL;DR甚至還擁有了自己的維琪百科主頁!

不過,以上十個縮寫僅是基礎,想要縱橫歪果仁的網路世界,還得備著些。不然,跟外國騷年們網聊,不會這些英文你根本聊不下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