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彩貴州 砥礪前行|綠色,貴安永恆不變的主旋律

原標題:綠色,貴安永恆不變的主旋律——寫在貴安新區迎接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之際(三)

高端產業園。 周元傑 攝

綠,是貴安新區發展的主旋律。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五大新發展理念,綠色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

承載著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和"建設五大新發展理念先行示範區"的重大使命,貴安新區圍繞構建高端化的城市業態、田園化的城市生態、特色化的城市文態、現代化的城市形態,朝著加快建成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幸福宜居、特色鮮明的國際化山水田園生態城市的目標前行。

道路綠了,荒山綠了,鄉村綠了,公園綠了,城市綠了……

現如今,生態綠已成為貴安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成為貴安對外招商的一張靚麗名片!

建設海綿城市 打造會呼吸的生態家園

“真奇怪,這個公園沒有積水,你看停車場的地面也很乾爽。

一場暴雨過後,貴安新區月亮湖公園竟看不到積水的現象,讓來自貴陽的林敏驚訝不已!

這一神奇現象,其實跟她腳下的透水磚有關。

環視月亮湖公園,地面上的透水鋪裝和步行道兩邊植被掩蓋的地表溝渠,亦將生態、環保的理念灌注于建設之中,使道路會“呼吸”。

貴安新區規劃建設局海綿辦工作人員楊濤告訴記者,道路會吸水的秘訣就掩藏在地磚之中。

月亮湖生態公園是貴安新區的海綿城市試點專案之一,以月亮文化為特色重點打造的一個濕地公園,規劃面積7000多畝,總投資32.4億元,去年建成的一期工程既是一個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完整循環體系,也是一個綠意盎然、賞心悅目的景區。 對外開放後,週末和節假日總是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欣賞湖光美景、田園景致。

月亮湖公園是貴安新區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

作為全國唯一以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為定位的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遵循“生態優先、安全為重”的基本原則,嚴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只因一個共同的目標與信念:打造一個會“呼吸”的城市,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相協調。

貴安新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梁昌征表示,圍繞“打造全國海綿城市貴安樣本”目標,貴安新區提出“全域海綿”理念,也就意味著19.1平方公里的試點面積只是一個起點,1795平方公里的海綿系統規劃才是未來。

根據生態本底,貴安新區專門編制實施海綿城市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設計導則及27項管控制度,並與新區總規、控規、場地豎向、排水防澇、水系統、綠地系統等規劃實現‘多規合一’,為新區海綿城市的建設提供科學引領。

在種種舉措和行動的支撐下,貴安新區的海綿城市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

貴安新區海綿城市計畫總投資46.7億元,試點建設專案數為67個。 截至目前,貴安新區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共開工建設專案56個,其中已建成項目19個,待建項目1個,完成投資17.8億元。

小到一塊磚、一片草地,大到一條路、一個居民區、一個園區,在貴安新區,處處都體現著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處處都洋溢著濃濃的綠色發展氣息。

翻開貴安新區海綿城市的效果圖,一幅青山綠水宜居宜業的城市躍然紙上,不久後的貴州大地上將會崛起一座會呼吸的綠色之城,生態之城,幸福之城。

發展綠色產業 創造迴圈長久的綠色經濟

新區成立至今,在專案的引進上,始終秉承高標準的要求,對一切污染專案堅決說:“不”。

“嚴拒重污染企業落戶新區。 ”這是《貴安新區生態環境負面清單》制度的核心所在。

《貴安新區直管區生態環境負面清單制度》,從產業空間佈局約束、行業准入限制、環境容量管控和環境品質管控四方面提出了新區直管區生態環境准入要求,將環境影響評估作為招商引資的前置條件,做到“專案要引進,環保先把關”。

“通過生態環境負面清單的實施,切實提升貴安新區產業發展品質和水準,促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迴圈發展,為企業綠色轉型、低碳發展、迴圈發展提供市場導向。 ”貴安新區環保局綜合處負責人羅貴琴說。

新區設立以來,按照大資料引領的電子資訊、大健康醫藥、文化旅遊、高端裝備製造和現代服務業五大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發展方向,並以此制定了《貴安新區產業發展規劃(2013-2030)》,全面保障貴安新區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

《規劃》從發展的整體思路和理念出發,以大資料產業、綠色高端產業為龍頭,以資訊化引領,提質、提速發展,通過優化產業佈局和產業結構,集中優勢發展環境友好型、生態友好型產業。重點培育新一代電子資訊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新材料業、新醫藥健康產業。

在《規劃》的“指引”下,以大資料為引領的電子資訊產業快速起步,與貴陽一起獲批創建全國第一個大資料產業發展集聚區,建設起了全國第一批綠色資料中心,富士康第四代綠色產業園全國第一家獲美國LEED鉑金級認證。

新區成立至今,引進的重點專案包括高通伺服器晶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五龍電動汽車、上海華院資料、多肽口服液、貝格大資料、新能源汽車車樁網一體化、裸眼3D等,涉及高端裝備製造、電子資訊、新醫藥大健康等高新技術產業,一切皆以"綠色、環保"為關鍵字。

貴安新區引入的產業,也充分體現出了貴安新區注重培育和發展高端的、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產業",打造"綠色經濟",創造綠色價值。

貴安新區將堅定不移地堅持“美麗貴安拒絕污染”,科學設置准入門檻,在招商引資、產業培育、政策引導等方面下足功夫,使五大主導產業成為新區綠色發展的“五張名片”。

打造美麗鄉村 探索人居和諧的生態樣本

“鄉村和社區是城市的基本構成單元,鄉村發展好整個城市才能發展良好。”因此,貴安生態文明國際研究院副院長梁盛平認為,美麗鄉村建設對於一個城市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

貴安有著美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民族文化、優良的氣候等資源,對美麗鄉村建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013年7月,貴安新區啟動了“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新型美麗鄉村。

為全力打好“美麗鄉村建設攻堅戰”,《貴安新區村寨體系規劃》、《貴安新區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美麗鄉村規劃技術導則》、《貴安新區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及示例圖冊》、《修建性詳細規劃》、《貴安新區直管區美麗鄉村規劃總體研究》、《20個村寨規劃》、《美麗鄉村山塘設計方案》等一本本科學創新的規劃、方案,指引著貴安新區的美麗鄉村建設大步前行。

“美麗鄉村建設不只是單純意義上的修房子,房子建得再漂亮,沒有產業支撐,老百姓沒有長遠的發展,美麗鄉村建設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貴安新區統籌辦主任黃輝坦言。

為此,貴安新區根據各村寨的特色,將傳統文化、農業園區、文化觀摩園、生態農業、園林花卉、村寨景區、農家餐飲等旅遊文化產業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打造高效農業型村寨、旅遊精品型村寨、民俗體驗型村寨、科技創新型村寨等四型村寨,探索“美麗鄉村+N”的發展新路徑,力爭各個村寨形成獨特魅力,突出特色產業發展和地域文化保護,嚴禁千篇一律,千村一面,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的“一村一品”,形成統籌城鄉發展的多種途徑和模式。

三年來,貴安新區投資121.15億元,圍繞“全域美麗鄉村、全面小康社會、鄉愁田園城市”的創建方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結合村民需求和鄉村自然條件,注重集成傳統和時代創新,突出鄉村特點、民族特色、文化涵養、精神面貌等,建設山水田園村寨和民族特色村寨。

截至目前,貴安新區20個村寨的美麗鄉村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涉及打造生態旅遊、民族文化旅遊、鄉村旅遊、休閒農業和農家樂為主的旅遊項目,貴安特色的“美麗鄉村”樣本正在凸顯。

如今,髒亂差的現象已成為歷史,青山綠水成為貴安新區各個村寨的靚麗名片。 (高豔飛)

”貴安新區環保局綜合處負責人羅貴琴說。

新區設立以來,按照大資料引領的電子資訊、大健康醫藥、文化旅遊、高端裝備製造和現代服務業五大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發展方向,並以此制定了《貴安新區產業發展規劃(2013-2030)》,全面保障貴安新區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

《規劃》從發展的整體思路和理念出發,以大資料產業、綠色高端產業為龍頭,以資訊化引領,提質、提速發展,通過優化產業佈局和產業結構,集中優勢發展環境友好型、生態友好型產業。重點培育新一代電子資訊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新材料業、新醫藥健康產業。

在《規劃》的“指引”下,以大資料為引領的電子資訊產業快速起步,與貴陽一起獲批創建全國第一個大資料產業發展集聚區,建設起了全國第一批綠色資料中心,富士康第四代綠色產業園全國第一家獲美國LEED鉑金級認證。

新區成立至今,引進的重點專案包括高通伺服器晶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五龍電動汽車、上海華院資料、多肽口服液、貝格大資料、新能源汽車車樁網一體化、裸眼3D等,涉及高端裝備製造、電子資訊、新醫藥大健康等高新技術產業,一切皆以"綠色、環保"為關鍵字。

貴安新區引入的產業,也充分體現出了貴安新區注重培育和發展高端的、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產業",打造"綠色經濟",創造綠色價值。

貴安新區將堅定不移地堅持“美麗貴安拒絕污染”,科學設置准入門檻,在招商引資、產業培育、政策引導等方面下足功夫,使五大主導產業成為新區綠色發展的“五張名片”。

打造美麗鄉村 探索人居和諧的生態樣本

“鄉村和社區是城市的基本構成單元,鄉村發展好整個城市才能發展良好。”因此,貴安生態文明國際研究院副院長梁盛平認為,美麗鄉村建設對於一個城市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

貴安有著美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民族文化、優良的氣候等資源,對美麗鄉村建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013年7月,貴安新區啟動了“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新型美麗鄉村。

為全力打好“美麗鄉村建設攻堅戰”,《貴安新區村寨體系規劃》、《貴安新區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美麗鄉村規劃技術導則》、《貴安新區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及示例圖冊》、《修建性詳細規劃》、《貴安新區直管區美麗鄉村規劃總體研究》、《20個村寨規劃》、《美麗鄉村山塘設計方案》等一本本科學創新的規劃、方案,指引著貴安新區的美麗鄉村建設大步前行。

“美麗鄉村建設不只是單純意義上的修房子,房子建得再漂亮,沒有產業支撐,老百姓沒有長遠的發展,美麗鄉村建設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貴安新區統籌辦主任黃輝坦言。

為此,貴安新區根據各村寨的特色,將傳統文化、農業園區、文化觀摩園、生態農業、園林花卉、村寨景區、農家餐飲等旅遊文化產業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打造高效農業型村寨、旅遊精品型村寨、民俗體驗型村寨、科技創新型村寨等四型村寨,探索“美麗鄉村+N”的發展新路徑,力爭各個村寨形成獨特魅力,突出特色產業發展和地域文化保護,嚴禁千篇一律,千村一面,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的“一村一品”,形成統籌城鄉發展的多種途徑和模式。

三年來,貴安新區投資121.15億元,圍繞“全域美麗鄉村、全面小康社會、鄉愁田園城市”的創建方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結合村民需求和鄉村自然條件,注重集成傳統和時代創新,突出鄉村特點、民族特色、文化涵養、精神面貌等,建設山水田園村寨和民族特色村寨。

截至目前,貴安新區20個村寨的美麗鄉村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涉及打造生態旅遊、民族文化旅遊、鄉村旅遊、休閒農業和農家樂為主的旅遊項目,貴安特色的“美麗鄉村”樣本正在凸顯。

如今,髒亂差的現象已成為歷史,青山綠水成為貴安新區各個村寨的靚麗名片。 (高豔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