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小心!冬天有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再冷也不能這樣取暖

這天一冷, 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毯、……

各種取暖神器也都派上了用場,

不過, 使用的時候要千萬注意

低溫燙傷

前幾天, 浙江一名18個月大的男孩被熱水袋燙出多個大水泡

隔著圖片, 小編都能感受到這錐心的疼!!!

其實, 不光是寶寶,

被取暖設備燙傷的情況還有不少↓↓↓

據醫生統計, 低溫燙傷在冬季高發, 約占冬季燙傷的三分之一!

什麼是低溫燙傷

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而造成的燙傷。

接觸70℃的溫度持續一分鐘, 皮膚可能就會被燙傷;而當皮膚接觸近60℃的溫度持續五分鐘以上時, 也有可能造成燙傷, 這種燙傷就叫做"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創面疼痛感不十分明顯, 僅在皮膚上出現紅腫、水皰、脫皮或者發白的現象, 面積往往也不大,

雖然表面看上去不太嚴重, 但創面深, 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深部組織壞死。 如果處理不當, 可能發生潰爛, 長時間難以癒合。

嬰幼兒、青少年、老年人、糖尿病人、脈管炎患者、中風後遺症患者等都是低溫燙傷的高發人群。 另外, 晚上睡覺不易蘇醒和感覺遲鈍的人,

可能燙傷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才會發現, 也要當心低溫燙傷。

如何預防低溫燙傷

小編為您整理幾點實用小常識, 教您安全、有效的取暖

1、橡膠材料的傳統熱水袋

不可灌開水, 也不要將水裝得太滿, 倒至熱水袋的2/3就行, 將剩餘的空氣擠掉,

沒有空氣便於熱量傳導, 發揮供熱作用。 熱水袋外面最好用布包裹隔熱, 使熱水袋不直接接觸皮膚。 如果用熱水袋暖被窩, 入睡前最好取出。

2、暖寶寶

“暖寶寶”的最高發熱溫度能達到65℃, 直接使用在皮膚上5分鐘內即可造成低溫燙傷。 所以使用時要注意:不能直接貼在皮膚上, 使用時最好每隔1小時自己檢查一下皮膚, 若發現有紅斑或其他不適, 請立即停止使用。 如果身上已經貼了“暖寶寶”, 千萬不要再使用取暖器等設備, 以免局部溫度過高燙傷皮膚。

這些人一定不能貼暖寶寶:

孕婦:如果貼的部位正對著子宮,很可能導致子宮收縮,致使胎兒畸形、早產。

嬰兒:嬰兒皮膚很嫩,活動量少,防止低溫燙傷。

糖尿病和血液迴圈障礙者,皮膚熱敏感度低者:這類人的皮膚敏感性較差,對疼、癢的反應較慢,此更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在使用時要注意。

3、電暖寶(包括固體式電熱餅、充電式熱水袋等)

在電暖寶通電前,要確定插座乾燥,充電時,先將插頭插入貯水式電暖寶插口,再接通電源,離人要有2米以上的距離,切忌將電暖寶抱在懷中充電,以防觸電。袋狀電暖寶在充電過程中,若袋身明顯脹起,說明袋體內有剩餘空氣,應先切斷電源再拔下袋身插頭,取下注水口處的排氣塞,把袋內空氣排淨。嚴禁針刺、重壓,以防液體漏出,造成漏電。

4、電熱毯

睡前一兩小時打開電熱毯,睡覺時關掉電源,不要整晚開著電熱毯睡覺。電熱毯應平整地鋪在床上,不要折疊使用。不要直接接觸電熱毯,中間應隔一條床單或毛毯、薄棉褥等,防止電熱絲來回揉搓受損。 注意安全使用年限。按照相關標準,建議5年之內換一次新的電熱毯,超出使用年限,電熱毯的電熱線保護絕緣層可能老化、開裂,其絕緣性能會下降,容易出現安全隱患。

5、取暖器

取暖器要離身體至少1米,並經常變換取暖器的位置,長時間、單一部位烘烤可能導致低溫燙傷。不要在電暖器上覆蓋物品,遠離燃燒物,背面離牆保持20釐米以上距離,離傢俱、窗簾等易燃物品的距離應更大一點,以免發生火災。

一旦燙傷,最好這樣做

低溫燙傷的表現是皮膚出現紅腫、水皰、脫皮或者發白的現象,面積往往不大。對於這種中小面積燙傷,正確處理方式是立即用自來水沖淋創面或將創面浸入冷水中(15~20 ℃),或用冷水浸濕的毛巾、紗墊等敷於創面。

冷療的時間通常為30分鐘至數小時。冷療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水皰皮,避免皰皮撕脫造成創面裸露、加深、感染。

不要在創面上塗抹草藥、藥膏、紫藥水、紅藥水、醬油、沙拉油、牙膏等,此類物品可能會造成傷口細菌感染、加重燒傷深度,也會影響醫生對傷情的判斷。

按照上述正確的急救方法處理好創面後,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取暖,一定要避免低溫燙傷!

這些人一定不能貼暖寶寶:

孕婦:如果貼的部位正對著子宮,很可能導致子宮收縮,致使胎兒畸形、早產。

嬰兒:嬰兒皮膚很嫩,活動量少,防止低溫燙傷。

糖尿病和血液迴圈障礙者,皮膚熱敏感度低者:這類人的皮膚敏感性較差,對疼、癢的反應較慢,此更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在使用時要注意。

3、電暖寶(包括固體式電熱餅、充電式熱水袋等)

在電暖寶通電前,要確定插座乾燥,充電時,先將插頭插入貯水式電暖寶插口,再接通電源,離人要有2米以上的距離,切忌將電暖寶抱在懷中充電,以防觸電。袋狀電暖寶在充電過程中,若袋身明顯脹起,說明袋體內有剩餘空氣,應先切斷電源再拔下袋身插頭,取下注水口處的排氣塞,把袋內空氣排淨。嚴禁針刺、重壓,以防液體漏出,造成漏電。

4、電熱毯

睡前一兩小時打開電熱毯,睡覺時關掉電源,不要整晚開著電熱毯睡覺。電熱毯應平整地鋪在床上,不要折疊使用。不要直接接觸電熱毯,中間應隔一條床單或毛毯、薄棉褥等,防止電熱絲來回揉搓受損。 注意安全使用年限。按照相關標準,建議5年之內換一次新的電熱毯,超出使用年限,電熱毯的電熱線保護絕緣層可能老化、開裂,其絕緣性能會下降,容易出現安全隱患。

5、取暖器

取暖器要離身體至少1米,並經常變換取暖器的位置,長時間、單一部位烘烤可能導致低溫燙傷。不要在電暖器上覆蓋物品,遠離燃燒物,背面離牆保持20釐米以上距離,離傢俱、窗簾等易燃物品的距離應更大一點,以免發生火災。

一旦燙傷,最好這樣做

低溫燙傷的表現是皮膚出現紅腫、水皰、脫皮或者發白的現象,面積往往不大。對於這種中小面積燙傷,正確處理方式是立即用自來水沖淋創面或將創面浸入冷水中(15~20 ℃),或用冷水浸濕的毛巾、紗墊等敷於創面。

冷療的時間通常為30分鐘至數小時。冷療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水皰皮,避免皰皮撕脫造成創面裸露、加深、感染。

不要在創面上塗抹草藥、藥膏、紫藥水、紅藥水、醬油、沙拉油、牙膏等,此類物品可能會造成傷口細菌感染、加重燒傷深度,也會影響醫生對傷情的判斷。

按照上述正確的急救方法處理好創面後,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取暖,一定要避免低溫燙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